外资企业的难点痛点就是解决问题的重点

2017-05-05信息快讯网

超过60岁的外企首席科学家为什么不能成为中国的引进人才?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 (上海) 公司曾经向上海提议放宽对引进人才的年龄限制。不久前出台的 《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 (简称“33条”) 积极回应企业诉求。美安康执行总裁斯榕在昨天举行的“33条”专题座谈会上感慨:“‘33条’表达了上海对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和参与科创中心建设的支持,也显示出上海更高的开放度。”

把外资企业关注的难点、痛点作为进一步扩大开放、解决问题的重点,这正是“33条”的最大亮点。

政策更透明 市场更开放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大中华区重点客户主管合伙人唐荣基是一位“外资通”。他记得,20多年前外资在沪申办项目,需按鼓励、限制、禁止等门类报批,这让很多外企摸不着头脑。现在,有了“负面清单”,加上最新出台的“33条”,政策更透明了,上海的吸引力因此大大提升。

他认为,上海要进一步扩大开放,首先要了解外资企业的不同需求。已进入上海的外企,更关心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并购重组;尚未进入上海的外企,关心的是准入“门槛”。“与大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打交道,关键在于同总部的沟通,上海在国际上一些重要城市建立投资促进中心的做法就很好。”

上海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拥有一万多家外企会员,会长刘锦屏说,上海始终对标国际化准则,强调按国际惯例办事,这构成了上海的优势———开放的姿态和良好的综合环境。“33条”的出台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上海鼓励外资扩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投资,也鼓励外资参与传统产业改造,上海实体经济升级需要外资参与———这给外资吃了一颗“定心丸”。

创新环境好人才更集聚

“33条”体现出上海对人才的高度重视。诺华 (中国) 生物医药研究公司首席运营官蔡克文说,这些重视人才、支持人才流动的政策将促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据了解,诺华的十大研发机构有八个在上海,目前仅诺华在张江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研发园区投资总额已超过10亿美元,“因为上海的创新环境真的好。”

家乐福中国区副总裁吕中立刚到上海三个星期,却已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他说,上海不仅政策透明,基础设施好,而且人才多———各种人才都能找到。欧盟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上海已成为欧洲最好的投资目的地;家乐福深耕中国市场20多年,已在上海建立31家大卖场,员工超过一万人。现在,家乐福中国的供应链中心在上海,便利店、电商、培训中心也都集中在上海。“我们不仅已把中国总部设在上海,而且正酝酿在上海设立区域总部。”

政府服务变环境更友善

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兰珍珍说,中国的税制改革———包括关税降低、消费税减免、广告费单独列支,都给企业带来很大好处,但最让人感受深刻的还是政府服务方式的转变。市商务委前几年试行向外资企业定向服务的“重点企业首问联络员”制度,这次被正式纳入“33条”。兰珍珍说,每次企业遇到麻烦、碰到难题,都可直接向“首问联络员”咨询,他们会不厌其烦地释疑解惑———政府良好的服务机制最体现上海优良的营商生态,这必然会帮助更多外资企业在上海可持续发展。

美安康质量技术检测公司是最早进入上海自贸区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上海服务业进一步开放的成果。作为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他们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对国内生产前20位的食品制造巨头产品进行检查和风险管控。公司执行总裁斯榕说:“我们大量引进专业人才和检测技术,‘33条’为我们进一步发展开了‘绿灯’。”目前,美安康正加速研究,希望通过检测和分析对中药功效和中国食品的质量进行定性,推动中国食品和中药走向世界,也期望能有更多国内基金来对接合作。

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参加昨天的专题座谈会表示:“33条”的核心在于“一、二、五、三”。即“一个基本路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二个率先”:着眼于率先建立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率先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五个环境建设”:营造更加开放的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投资环境、更加便利化的贸易环境、更加完善的法制环境、更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更加宽松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外商投资企业营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三大保障体系”:以引资、引技、引智为重点的投资促进体系,亲商、安商、留商、富商的服务体系,以及外商投资权益的保障机制。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