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部校园原创进入最后角逐

2017-05-19信息快讯网

第14届上海大学生话剧节(以下简称“大话节”)正进行到激烈的决赛阶段。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沪上13所高校的15部长剧、短剧作品进入最后的角逐。

■本报记者 童薇菁

第14届上海大学生话剧节(以下简称“大话节”)正进行到激烈的决赛阶段。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沪上13所高校的15部长剧、短剧作品进入最后的角逐。

“大话节的日日夜夜,都是最动人的回忆。”伊玚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飞那儿”剧团现任社长,在成立的十多年里,“飞那儿”多次在上海大学生话剧节、全国大学生话剧节中摘得奖项。今年“飞那儿”申报参赛的两部作品,长剧《书中人》、短剧《乱炖莎士比亚》全部成功杀进决赛。

在大话节不断扩大辐射面的同时,高校演剧作品的质量也在不断成长。越来越多的剧社意识到,要想在大话节的舞台上获得更多关注,必须发出自己独到的声音。大话节制作人邓君蕾告诉记者,入围今年决赛的15部作品各具特色,原创作品11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角色、对人生境遇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与思考。

一年一度的上海大学生话剧节诞生于2004年,鼓励学生“以话剧演绎青春,用专注赢得关注”。每一届大话节从启动到闭幕历时半年之久,是一次校园演剧实力集中展示的机会,也是一场戏剧爱好者的嘉年华。10多年来,有超过600部校园剧社的作品亮相大话节,演出人数近万人,参与团体覆盖了上海30余所著名高校的40余个戏剧艺术类社团。

今年大话节依旧热度不减,启动后收到了来自全市25个高校的31个剧社的报名,经过初赛评委的评选,9部长剧、6部短剧脱颖而出进入最终决赛。

此次入围的短剧《乱炖莎士比亚》是“飞那儿”话剧团的原创作品,初版演出曾亮相去年乌镇戏剧节的嘉年华,一年多来,多场演出的经验让他们得以不断改进这个作品,最终形成这个“剧场版”。去年适逢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飞那儿”们跃跃欲试,想要创作一部颠覆式的作品,打破人们对莎翁的刻板印象,为此他们利用了整个学期的时间研读莎士比亚的剧作、文献,从中抽离出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片段。

除比赛外,本届大话节还包含国内大学生话剧节戏剧交流演出、“土壤·青苗写作计划”“剧开心”大学生戏剧夏令营、大学生戏剧论坛、优秀剧目巡演等,为大学生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戏剧延伸活动。组委会还特邀曾经参加过大话节的学生,创作了关于莎士比亚的环境戏剧片段和朗诵节目《一时·一世》。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