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粉”新观众,京剧普及才刚开始

2017-05-23信息快讯网

 

“圈粉”新观众,京剧普及才刚开始-信息快讯网

在上周六播出的电视综艺节目《跨界歌王》中,作为评论员的王珮瑜(左)不忘普及京剧,与演员于毅互动演唱一段《贵妃醉酒》。(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黄启哲

看戏先说戏,这是京剧坤生王珮瑜在演传统戏时给自己立下的规矩。眼看6月“余脉相传———王珮瑜传统骨子老戏展演”门票早早售罄,她也没破了这个例。日前,她在天蟾逸夫舞台为即将演出的 《四郎探母》 和《兴汉图》 开讲———不是为了演出的推广宣传,而是要让来看戏的观众了解自己买票看的是什么戏,戏的历史是怎样的,有哪些值得欣赏品味的片段。这是王珮瑜对京剧的仪式感和使命感,也是当传统艺术以时尚有趣的面目走进年轻观众之后,京剧人尝试对“下一步怎么办”的一种回答。

圈粉:观众是靠亲力亲为的一场场公益讲座“攒”出来的

这不到半年间,被戏迷昵称为“鱼老板”的王珮瑜火出了戏曲圈,成了跨界“网红”:《奇葩大会》《朗读者》《跨界歌王》,接二连三在综艺节目亮相;在线音乐平台上,几首演出主题歌上线让她多了“华语女歌手”的标签;知识分享平台,她憋着一口气,要讲100堂京剧课;以她为素材的表情包更是一茬又一茬;就连时尚杂志也为她拍“大片”……

和许多演艺偶像一样,王珮瑜有了自己的粉丝群。这些年轻人和老戏迷不一样,抱着“别人家爱豆有的,我们鱼老板一样要有”的心情,他们在群里商量着购买灯牌、统一的头饰,聊天爱用王珮瑜的表情包沟通。弄得粉丝群的管理员哭笑不得,温馨提示他们,在剧场演出时间,一定不要亮灯牌、佩戴头饰,以免影响其他观众。

昔日遭遇年轻人“冷落”的传统戏曲人,一下子与流行偶像一样受到追捧,这让很多同行羡慕不已,纷纷向王珮瑜请教“如何迈出关键一步”。结果她自己却懵懵懂懂,好像机会是自然而然出现的。

再一琢磨,还真应了那句“绝知此事要躬行”。搜索引擎输入她的名字就会发现,北京、南京、深圳、成都……全国各地都有她公益推广京剧的消息。数量可观的观众群可不只是电视、网络的几次“露脸”就能轻松获得的,而是多年来,一场场公益讲座“攒”出来的。

与其求解引爆话题的“关键一步”,不如在练好本事之后,走出剧场,放下身段,不为卖票、不为人气,为京剧免费吆喝,扎进人群中寻找潜在的观众。

说戏:为头一遭看京剧的人捋一捋

为了4月那一场 《文图会》,宗余派的王珮瑜专门学了汪派代表作 《张松献地图》。有几段难度颇高的唱腔她现场完成得不错,台下竟没听得几声叫好,反倒是在谢幕时观众鼓掌、“我爱你”不断。事后一想,大概是新观众习惯了当代剧场的礼仪习惯,还不懂京剧里的叫好。她打趣:“接下里要写一篇文章好好普及普及‘叫好文化’!”

这一次说戏的互动环节也印证这一点。王珮瑜邀请观众上台跟她学一组身段,说是请10位却最终跳上台来了16人。一问,发现七八成是在4月 《文图会》 刚刚第一次看京戏的新观众。

要巩固住这样一批新观众,普及京剧的基本知识显得尤其重要。哪怕是京剧最为人所熟知的 《四郎探母》,也要从历史源流、精彩唱段、名家版本意义等基本元素讲开去。

为什么 《四郎探母》 久演不衰? 王珮瑜为其总结了几个原因:首先是该剧反对战争呼唤和平的主题最能引发广泛共鸣,以两个家族的命运揭示两个民族的变迁,以小见大;其次是它行当齐全,生、旦、净、丑都得到很好地展示;再者该剧自有记载的道光年间演出至今,从“祖师爷”余三胜的“初始版本”,到鼎盛期梅兰芳、马连良、谭富英、周信芳四大名角儿的“豪华版”,《四郎探母》 的舞台演绎可谓流派纷呈。

普及了“硬知识”,她也不忘讲点趣闻。《坐宫》 里“站立宫门叫小番”一段,是京剧有名的高难度唱段,“番”字能不能唱上去,考验表演者的唱功和现场发挥,就连不少名家也有唱破音的时候。所以,有老生名家一次唱“叫小番”,唱到高音处,一阵摔摔打打引开观众视线,而乐队也跟着吹拉弹唱一番,把高音给糊弄了过去;还有人专门为了听这一段“叫小番”看戏,没想到一连好几天观众掌声太热烈,愣是没听出来表演者的高音到底是上去还是没上去。

只讲这些“技术流”还不够贴近年轻人的兴趣点,最引人的还是戏里的情感。“谁说京剧只重技术不讲情感? 那是他看得不够细,不够明白!”在王珮瑜眼里,杨延辉 《坐宫》 一折甫一登场,就叹着气唱道:“金井锁梧桐,长叹空随一阵风”,而铁镜公主的登场则是“芍药开牡丹放花红一片,艳阳天春光好百鸟声喧”。前者被困异乡思念亲人的愁闷,与后者家庭圆满,生活优渥的明朗幸福形成强烈对比,人物性格情感一句见分明。

为了网络上100堂干货满满的京剧课,王珮瑜每晚必备课、录音,已持续半年多。有观众在粉丝群感慨赞赏王珮瑜:“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年轻人开始听传统老戏了。”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