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菜”模式撬动环保正能量

2017-05-27信息快讯网

 

“偷菜”模式撬动环保正能量-信息快讯网

从虚拟到真实、从有趣到改变,互联网公益给人最大的感受是“玩法”越来越新颖。图为探望者在查看梭梭树的生长情况。

上海白领蒋佩佩如今每天早上扒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抢能量”。“抢能量”的小伙伴很多,最疯狂的时候,她设定了早上7点的闹钟,“抢完能量”后再睡个回笼觉。

能量是什么?来自何方?它来自每一个用户在网上的低碳环保足迹。这些看不见的小小低碳行为,以“虚拟能量”的方式灌溉着一棵名为梭梭树的沙漠植被,等到聚满17900点能量,在遥远的阿拉善地区,就有一棵真实的梭梭树被种下……这个公益项目叫做“蚂蚁森林”。从虚拟到真实,“互联网+公益”的正确打开方式,是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有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

三分之一上海人用手机“种”树

地处华东沿海的大城市上海和地处内蒙古最西端的阿拉善地区,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答案是种树。三分之一的上海人正通过手机“种”树的虚拟方式,真实地为阿拉善地区栽下成片的梭梭树。

去年8月,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上线一款环保公益产品“蚂蚁森林”,鼓励用户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一棵虚拟树的能量被收集以后,支付宝就联合阿拉善SEE基金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记者从蚂蚁金服方面获悉,截至今年1月,已有2亿人参与这场种树活动,每天节省碳排超过2500吨,目前已在阿拉善种成真树超过111万棵。仅在上海,参与的用户数就超过750万,相当于三分之一的上海人参与了手机“种”树。

这一充满互联网方式的公益行为深受年轻用户的喜爱。数据显示,在上海,“蚂蚁森林”的用户中“80后”“90后”接近80%。不少用户告诉记者,“蚂蚁森林”成了自己每天早上起床的动力,有人说“习惯走路去上班,反而看见了更多的风景”。

通过“蚂蚁森林”,上海人就这样为千里之外的荒漠做出了贡献:梭梭树看起来并不高大,但一棵成年梭梭能固定10平方米荒漠,能有效遏制荒漠化趋势,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社会公益“跨界”互联网经济

如果你曾经玩过“开心农场”,那么对于“蚂蚁森林”的玩法不会陌生。只要开通了“蚂蚁森林”,绿色能量会通过各种低碳的方式被计算出来,经过一天的酝酿,就可以像露水般被采集。

与“开心农场”不同的是,这些能量本身都是真实的,就是个人“碳账户”的具象呈现。记者了解到,蚂蚁金服与北京环境交易所合作,共同开发了计算相应减排量的方法学,计算出网购火车票、行走、ETC缴费、绿色办公、电子发票等活动对应的减排量,并换算成“蚂蚁森林”的“绿色能量”,用于供养一棵虚拟的树。等到虚拟树长大后,蚂蚁金服和公益合作伙伴就会以用户的名义种下一棵真树。

从虚拟到真实、从有趣到改变,互联网公益进入下半场之后,给人最大的感受是“玩法”越来越新颖。对于用户而言,公益不仅仅是一成不变的捐款捐物,还可以是捐步或者捐低碳。在社会公益和互联网经济的跨界合作中,公益场景得到最大化的拓展,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手做公益,表达善意和社会责任感。

2亿人种树背后是新公益生态

今年3月12日,偏僻的阿拉善地区迎来了八位梭梭树的探望者代表。

在宝贝出生的那天,来自福建的蒋先生在手机里养成了他的第一棵梭梭树,这棵树和宝宝同一天生日,非常有意义。在荒漠里,蒋先生带着宝宝的照片与种下的梭梭树拍了个合影,他说,“希望有一天能带着宝宝一起来看看这些小树苗。”

在阿拉善,蒋先生看到了梭梭树的守护者。68岁的潘志虹,负责种植管护“蚂蚁森林”梭梭2号林的3696亩土地。过去40多年,他们一家人一直生活在这片草场,看着这里因为载畜量过多而变得伤痕累累,却毫无办法。去年,阿拉善SEE基金会一亿棵梭梭树项目进驻他所在的嘎查,有了政府的种植补贴和SEE的管护补贴,潘志虹就不用担心资金的事,安安心心地守护家园,实现恢复草场的心愿。

潘志虹并不知道,他守护的这3696亩土地,背后都是一个个真实用户的真实碳足迹。蒋先生也不知道,原来虚拟种树的背后,还有如此庞大的实体公益支撑。两个生命轨迹几乎不可能交汇的人,被线上线下两条纽带所连接。在线上,蚂蚁金服作为平台入口,吸引着数亿的用户参与环保事业;在线下,合作方阿拉善SEE基金会承载着实体梭梭树的养成计划。公益竟然以这种松散却有序的方式,把线上与线下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从99公益日的677万人捐款到2亿人“种树”,背后改变不仅是数字的攀升,新的公益生态正在形成。据透露,SEE计划用10年时间种植1亿棵梭梭,恢复200万亩以梭梭为主体的荒漠植被,截至去年底已完成50.7万亩。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