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打算”“短安排”,目标奔向小康

2017-06-03信息快讯网

【天下】“长打算”“短安排”,目标奔向小康-信息快讯网

 

【天下】“长打算”“短安排”,目标奔向小康-信息快讯网

 

骆驼湾村新貌。敦伟涛摄

 

【天下】“长打算”“短安排”,目标奔向小康-信息快讯网

 

唐荣斌老人的老屋成了骆驼湾村的“一号院”。本报驻京记者陆正明摄

 

【天下】“长打算”“短安排”,目标奔向小康-信息快讯网

 

唐宗秀把习总书记和她拉家常的照片放在家中最醒目处。李秀芹摄

 

 

报驻京记者 郭超豪

 

从北京南行再往西约300公里,便是河北省保定市西部的阜平县。

 

阜平光荣。这里是太行深山区,也是革命老区,1931年建立了北方第一个红色县政权——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1937年,聂荣臻元帅率领115师不到3000人,以阜平为中心创建了我党我军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不足9万的阜平养活了9万多人的抗 日部队和工作人员,2万多人参军,5000多名子弟兵牺牲。聂帅生前曾深情地说:“我带兵打仗20年,有11年是在阜平度过的,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阜平贫困。自1994年起,阜平就被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得到重点帮扶,但直到“十二五”期末,这里仍有近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阜平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对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指示。2013年,阜平被确定为“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进入了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进军的新阶段。

 

盘活土地资源荒坡变成“金矿”

 

耕地少山场多,是阜平长期摘不掉贫困帽子的重要因素。向荒坡要耕地,盘活土地资源,成为阜平在这一轮扶贫攻坚中走出的新路。

 

阜平人在利用荒山上想过不少办法,曾成立合作社养牛养羊种果树,但效果不佳,有的还赔了本钱。但这次开发荒坡与以往大不相同:推土机上山,将自然山坡修整成梯田,再用大卡车运来成吨泥土,把坡地改造成适合耕作的土地。按照国家标准,整治后的土地田面宽度一般不小于6米,单块面积不低于0.5亩,水电路、水保工程一并配套。

 

大道村离县城只有7公里,耕地只有665亩,荒山却多达4800亩。村里把3700亩荒地流转给一家企业,计划开发2300亩耕地。2016年,已有500亩荒地整治完成种上了梨树。村民可按每亩地前四年每年800元、以后每年600元的标准收取租金,还可以通过到土地整治工地和梨园打工挣工资,3年后果树进入丰产期参与果园的利润分红。

 

荒地开发给农民带来实惠,对阜平县提升基础建设水平、改善民生保障更是意义重大。县委书记郝国赤说,脱贫需要激活沉睡的资源要素。2015年,国土资源部为阜平量身定做支持政策,同意将当地坡度25度以下的历史遗留损毁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开发整理成园地,验收后用于占补平衡,在省域内有偿流转。县里计划到2018年完成52万亩荒山整治,预计新增耕地20万亩左右,相当于在耕地上再造一个阜平。这些新增耕地指标用于流转,有望带来200亿元收入,对年财政收入只有3亿多元的阜平,这就是一座金山。

 

迄今,阜平已有2万亩耕地验收,新增耕地指标流转后实现收入30亿元。这些钱全部用于发展扶贫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以住房为核心的群众生活条件是阜平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阜平2015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就地城镇化、就地改造提升、对居住条件恶劣的村庄搬迁整合,提高居住水平。但成本高、资金不足成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掣肘。耕地指标流转解决了这一难题。

 

即将整体迁入单元楼的楼房村党支部书记李喜红说,全村200多农户分散居住在9个自然村,交通不便,产业不易发展,生活条件恶劣。“十二五”期间县里曾设想将全村整体搬迁,但一算投资,谁也拿不出这笔钱。

 

去年起,阜平在楼房村开展了村庄整合搬迁增减挂钩试点。144户居民将迁入集中建设的九栋单元楼,小区幼儿园、卫生所、养老院配套齐全。第一期的两栋楼已经盖好,“七一”时,将有三个自然村56户村民搬进新房。

 

楼房村原散居村庄建设用地总面积197.2亩,新社区只占地36.9亩,搬迁后可新增耕地109亩多。通过流转指标,收益近8000万元,建设新家的8500万元投资基本有了着落,楼房村民也能真正住进楼房。目前,阜平县33个搬迁整合点已有26个开工建设,年底可望全部交付使用。

 

创新金融机制打通“最后一公里”

 

村民齐国存既无地,也无固定收入。他希望通过养羊脱贫致富,但羊肉价格波动太大,做不下去了。2015年,他考察市场后准备养驴。买一头驴要3500元,老齐计划养10头,但东拼西凑,只借到2万元。经过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的帮助,他向农行申请5万元“金穗脱贫贷”。只等了五天,贷款就到位了,老齐买了10头大驴。这一专为农户脱贫的贷款,银行只收一年4.35%的基准利息,阜平县政府和农户各承担一半。5万元贷款,老齐使用一年只需付一千多元利息。

 

10头驴养了半年,每头挣了一千元,老齐尝到了甜头。2016年3月,他又申请30万元“金穗小康贷”,把养殖规模扩大到100头驴。当年9月,老齐卖了80头出栏的商品驴,盖起了新房。现在,他带动了6家养驴户,建了微信群分享养殖经验,共谋销售渠道,准备成立养驴协会。

 

老齐能方便快速地得到贷款,得益于农业银行推出的“金穗脱贫贷”“金穗小康贷”两款支持农民脱贫致富的创新产品,也得益于阜平县为打通金融扶贫“最后一公里”进行的多种尝试。县金融办主任杜金利说,精准扶贫就是要像病人看病那样,不同病人有不同处方,才能扶到点上。以往金融机构给客户放贷,网点、人力都有限,要了解农户情况、审核贷款,信息不明,成本很高。2014年,阜平县成立了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县金融服务中心,主任由县金融办主任兼任,各乡镇依托财政所成立金融工作部,村设金融工作站,村支书或村长担任站长,按照“村推荐、乡初审、县惠农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联合审查”的流程为农户贷款提供服务。杜金利说:“这套依托农村三级组织建立起的金融服务网络,是阜平县首创,解决了金融机构了解农户信息的难题。谁家困难、谁家需要贷款、谁家有条件发展产业,村里人最清楚。银行放款有目标,执行有监督,大大减轻了金融机构负担,缩短了流程。”

 

与贫困斗了几十年,有的农户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好不容易脱了贫,但一次自然灾害或价格波动,很容易再陷入困境。现有的农业保险仅包含玉米、奶牛、能繁母猪和育肥猪等政策性产品,并且只保灾害,不保市场。这些年,阜平县鼓励农户养羊养驴、种大枣、种食用菌,但不少农户心里没底,一怕种不好养不好,二怕市场波动卖不动,辛辛苦苦干一年,不但没挣钱还欠上一笔债。

 

2015年,阜平县与保险公司合作,针对农户推出了成本损失险,出险按照实际成本赔付95%。农户承担保费的40%,由政府补贴60%。收入的保费由保险公司和政府保险专户按5:5的比例分成,理赔支出也各自承担一半。保险品种从初期的大枣、核桃、肉牛、肉羊等17个品种,覆盖到了香菇、肉驴、养蜂、皮毛动物、果品、杂粮、中草药等。

 

王林口乡寺口村的养殖户段占贵养了650只肉羊,2016年收购价格波动,肉羊每斤只能卖6.8元,他出栏的330只羊,不但没利润,还搭进去6万多元本钱。好在他上了成本险,保险公司经过审核,赔付了5.9万元。

 

这600多只羊的6万多元保费,老段只掏24453元,县财政资金补贴3万多元。他盘算着今后多养些羊,市场不好或遇到灾害,有保险托底,基本能保住本钱,年景好了,就能多挣些钱。

 

到2016年底,全县13个乡镇已有近6万户农户参加了这项保险,1.8万户获得了赔偿。阜平县的这一尝试获得了2015年全国农业保险创新奖。

 

为解除金融机构向农户发放贷款的后顾之忧,2014年阜平县成立了惠农担保公司,实有资金2.1亿元,相关金融机构以1:5的比例向农户提供贷款,并由财政贴息。目前全县累计发放了9.9亿元贷款,6.5亿多元直接贷给了7300多家农户,其中贫困户4200多户。以2亿多元风险担保资金和每年300多万元的贴息,使全县农户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企业获得了近10亿元的资金,杜金利说,这是政府以小投入撬动了金融机构的大资金。

 

扶贫与发展双赢“短安排”初见成效

 

在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实施路径上,阜平的思路是“长打算、短安排、强基础、创机制”。其中,“短安排”就是着眼脱贫,短期内解决好群众增收、社会保障和生活环境改善问题。手工业因投入少、见效快、劳动力吸纳能力强,成为“短安排”中的重要内容。

 

高利鹏是从全国著名箱包生产加工基地白沟到阜平县挂职的干部,担任县长助理兼县手工业办公室主任,负责推进全县手工业发展。

 

来到阜平一年多,高利鹏觉得这里发展手工业确实有优势,企业到这儿能实现扶贫与发展双赢。阜平农业条件差,工业基础弱,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男人外出打工。村里有许多留守妇女和老人,他们勤劳能干,非常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但农忙一过就只能闲在家里。白沟的箱包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设备投入少,就业门槛低,非常适合到阜平发展。

 

经过他牵线搭桥,70多家白沟、容城企业来到阜平,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又有了更多小企业到阜平县投资建厂或与当地农民合作办厂,从白沟等地运来箱包、服装等手工业半成品材料,加工成为成品后回收销售。

 

听了高利鹏介绍,从白沟来阜平办厂的王德宏说,这里政策好、优惠多,人力成本低,一般工人工资1500元,熟练工2400元,“真是来对了”。

 

目前阜平家庭手工行业涉及服装、玩具、箱包、编织袋等种类,10人以上的加工点250多个,吸纳了1.3万人就业。今年阜平计划进一步提升手工业水平,集中建设100家左右的手工业加工厂,覆盖180个行政村,并力争手工业加工点发展到400个,提供4万个就业岗位。

 

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展电商开拓市场

 

“阜禮”是阜平县政府刚刚发布的区域公共品牌。今后,阜平县出产的食用菌、大枣、仙桃、富硒西瓜、葡萄、养生茶等近百种产品,将以“阜禮”为名在京东电商平台上销售。这是阜平借助互联网,助推当地农产品销售的最新尝试。

 

阜平县将电商业务发展作为农产品外销的“金钥匙”。县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京东商城等国内知名电商对接合作,成立了全省首家县级电子商务体验馆,还建成了京东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为了把“互联网+”的红利分享到每家每户,阜平县将电商人才和电商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去年在全县16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里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覆盖的贫困人口达18000户、38000余人。县里还制订了《阜平县农村电子商务奖励扶持办法》,对全县参与发展电商业务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奖励。目前,全县农村电商服务网点209家,淘宝网店627家、微店发展到2470家。

 

在阜平县电商产业园,有一位特殊的“老板”——来自阜平县槐树庄的谷广林。由于身患骨癌,谷广林在25岁那年就不得不截去了一条腿。

 

谷广林告诉记者,自己以前生活十分拮据。由于无法下地劳动,他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160元的农村低保和105元的残疾人补贴。前几年,他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养了一头公猪和几头母猪繁殖小猪崽,一度收入不错,但几年前的市场剧烈波动,他好不容易挣的钱都赔了进去。

 

2015年,两家网络电商平台进驻阜平县,并建起电商产业园,为希望从事电商的村民提供培训。谷广林毫不犹豫报了名。现在他已经是槐树庄村“一村一店”的负责人,通过为乡亲们提供网上代卖代买和代交电费、话费等服务,每月能多几百元收入。他希望自家网店能慢慢积攒人气,把村里更多的农产品卖出去。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