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节水推广如何“水到渠成”

2017-06-04信息快讯网

春节后至今,作为一家水务管理企业的董事长,张维勇一直忙着和客户谈一个新事———合同节水。去年年中,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行合同节水管理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今年年初开始,本市水务系统等开始重点宣传推广合同节水。做了十年水务管理服务的张维勇嗅到其中的商机和发展空间,开始和6家中外企业接触,最初用水企业很犹豫,沟通了无数次,每份意向书都改了三四次,目前其中4家已有合作意向,合同正在走程序。

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作为全国36个“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以及联合国预测的21世纪饮用水缺乏的世界六大城市之一,合同节水对上海意味着什么?合同节水如何在申城“水到渠成”、全面落地?“破冰”之路还有多长?需要哪些配套?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企业对合同节水“懵懵懂懂”

所谓合同节水,是指节水服务企业与用水户签订合同,为用水户募集资本、集成先进技术,提供节水改造和管理等服务,以分享节水效益方式收回投资、获取收益的节水服务机制。

推行合同节水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而易见,可提高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推动绿色发展,但对节水服务企业而言,利润是绕不开的,“目前合同节水一大特点是经济效益不明显,相较于北方,上海的水价本身较低,节水服务企业盈利空间有限。”张维勇说。

另一方面,用水企业对合同节水也有些“懵懵懂懂”。之前,市水务局在金桥等地区的一项排摸调研发现,十几家单位中只有上述4家有意向采取合同节水方式,当时确定会采取该方式的企业只有一家。其实,用水单位和企业都有一定的节水意识,本市的节水型、节水示范企业和单位也不少,而且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但对于合同节水这个新模式了解得并不多。张维勇提到,几乎每家企业都会问他,“这个具体怎么操作”、“你们有政府的相关文件吗”等等。

除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合同节水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还体现在:降低人工成本,一年1-2名人力资源、数十万元可以节省;降低企业用水费用;降低企业的产销差水量(未计费水量、失窃水量、漏失水量、因水表精度误差损失的水量总和),及时堵漏,为企业做实时风险管理。张维勇说,“企业如果了解这些,应该会感兴趣。”

据了解,目前上海专门做合同节水的企业还很少,而这些企业也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客源太少。水务行业人士表示,合同节水在上海刚起步,各方都处于摸索阶段,“正在摸着石头过河。”

对节水行业是一次“洗牌”

在节水服务企业看来,合同节水的新模式也给了节水行业一次重新洗牌和走向持续发展的契机———逐步杜绝为争取客户而无序降价、粗制滥造节水器具等困扰行业的顽疾,能使节水行业真正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有专家分析,合同节水的模式要求参与企业不断革新技术、降低成本,并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继而挖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行业最大的门槛将是技术和资金,为此,寻求新的价值增长点、拓展新服务项目对节水企业来说将至关重要。”

张维勇的企业在和用水企业谈合同节水时,都是从用水信息化管理系统等项目入手,他表示,未来将开拓更多服务内容,“比如,在啤酒生产企业做节水服务,我们后期就可深度参与企业生产,做工艺节水,改善啤酒生产流程,提升节水效果,从中分享利润。”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车越认为,健康的合同节水模式会使节水服务企业和用水企业保持长期、良性的合作关系,“以前,双方可能是在具体项目上合作,比如设备和系统保修期一年,一旦过了,合作就终止了;完善的合同节水模式下,合作是长期的,有利于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健康发展。”

但这个“长期”的时间节点如何把握?在4份合作意向书中,张维勇的公司和用水企业签署的都是5年期限的节水服务,“这是企业和资本方都可承受的投资期限。”他透露,超过五六年还不盈利,企业就很难做了。市水务局供水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也认为,六年左右是个节点,节水企业需要尝到“甜头”,否则关系无法平衡,“超过六年仍不见效,双方企业都会倦怠”。

用好财税政策等“组合拳”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节水服务和用水企业实施合同节水不外乎三类模式:一是全部由节水服务企业投资运维,二是节水服务企业和用水企业一起投资,三是全部由用水企业投资节水系统的软硬件系统,由节水服务企业接管后期运维。

不像节电、节气那样会即刻产生经济回报,如果完全走市场化道路,前期的投资对于合同节水参与双方来说,都是一道较难逾越的门槛。如何切实提高双方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车越认为,由于现在上海水价相对便宜,让第三方企业从节约出的水费中获益非常困难,为弥补合同节水管理收益缺口,可以参照节能减排中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提供一些减免优惠政策,调动节水服务企业的积极性;也可将合同节水纳入节能减排资金支持范围,或单独设立补助资金,激励用水企业参与。

同济大学工商管理系主任叶明海教授则给出另一条思路,节水服务企业可通过分享节水效益来收回投资,其中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同节水的经济效益还不明显,但其社会效益较好,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税支持政策等“组合拳”补偿合同节水,完善节水技术、节水设备、计量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并结合节水技术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等,发展具有地方、行业特色的合同节水管理新模式。

市经信委节能与综合利用处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可以借鉴合同节能的方式,探索将合同节水的未来收益权作抵押向银行贷款建设节水设备,再用节水的效益还贷款。

多位专家呼吁,推广合同节水需要本市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携手从各个方面提供便利,以提高企业积极性,建设一批合同节水管理试点示范工程,建设节水型社会。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