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边课堂”助儿童病患找回久违快乐

2017-07-12信息快讯网

 

“枕边课堂”助儿童病患找回久违快乐-信息快讯网

酷暑时节,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市六医院为儿童病患开出“枕边课堂”,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病魔,找回久违的快乐。阎玮婷摄

本报讯 (首席记者唐闻佳) 医院不是只有可怕的检查、冰冷难吃的药水,也可以是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地方。昨天,记者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儿童病区发现,孩子们在志愿者陪伴下朗读绘本故事,并跟着夸张的故事情节手舞足蹈地表演起来。难以想象,他们是一群刚开过刀或大病初愈的孩子。这是市六医院创新志愿服务的一次探索,取名“枕边课堂”。

“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怪物到底长什么样?”“哈哈哈……”在市六医院儿童骨科病区,走廊上就能听到孩子的笑声。这是“枕边课堂”志愿者在为病童讲绘本故事,随着轻声细语的讲述,这些生病后就鲜少露出笑容的孩子仿佛找回了久违的快乐。

绘本仿佛具有一种魔力。病房里,正在输液的西西 (化名) 全神贯注地听着志愿者小罗讲述绘画故事 《怪物来了》。这是一个个由误解造成的有趣故事,就在简单质朴甚至是不断重复中,孩子对“自我”、对“别人的看法”有了新认知。“绘本的魔力就是让孩子忘情地投入到故事情节中。”小罗说,第一次给病童说故事还挺忐忑,结果孩子的热烈回应,让她的担心烟消云散。

住院的孩子们其实很孤单。目前,各大综合性三甲医院里,小患儿除住在儿科病区,在其他病区都与成人患者同住,比如骨肿瘤、肿瘤内科、断肢再植科等,与成人相比,住院孩子的心理情况更为特殊,不容忽视。

“当别的孩子在校学习时,他们在医院里忍受着化疗、放疗的痛苦;当别的孩子在公园玩耍时,他们拿着用过的药盒、针管拼成玩具。长期治疗会导致不少孩子即使战胜疾病,却在康复后、再回校园时出现适应性问题。”市六医院医务社工部副主任阎玮婷介绍,如何最大限度地帮助患儿顺利度过急诊、围手术期,做好学前适应,是推出“枕边课堂”这个项目的初衷。

据介绍,“枕边课堂”以半学习、半游戏方式展开,通过选择符合儿童认知水平的绘本等,在患儿遭遇病痛折磨时,以游戏、互动的方式分享感受,让孩子们热爱书本、热爱阅读、热爱生活,试图让孩子把暂时失去的课堂给找回来,也把快乐找回来。

市六医院今年针对儿童患者的“枕边课堂”服务将从7月延续至9月,并与临床科室共同努力,力争实现对近50张床位的小儿患者“每日全覆盖”“一对一”的服务。今后,“枕边课堂”服务还将会发展成为一项常年开展的公益项目。

“我们还特邀上海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的专家团队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希望通过专业的志愿者服务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学前适应能力。”阎玮婷告诉记者,“枕边课堂”项目开展时间不长,但已悄然改变了很多小患者的想法,他们不再认为生病后就什么都干不了,转而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认为即便在生病,也一样可以开心地生活、学习。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