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坤:援藏征途,登顶人生新高度

2017-07-14信息快讯网

 

侯坤:援藏征途,登顶人生新高度-信息快讯网

侯坤(左)在为患者索朗次仁做手术中。(上海援藏医疗队供图)

说起侯坤,在第八批援藏干部专家队伍中是小有名气的。进藏前,这位“80后”是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兼医务科副科长、普外科主治医师。

在许多人的眼中,“援藏”“援疆”是“艰苦”的同义词。而侯坤却在短短的三四年内,先后扛起了这两项艰苦的任务。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侯坤执行援疆任务,任莎车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一年半的时间内指导并参与完成了280余台手术,平均2天就要上一次手术台,几乎全是当地无法独立完成的大手术。去年6月,他踏上了3年援藏的征途,担任江孜县卫生局副局长、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江孜县人民医院院长、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对口援建江孜县人民医院“组团式”医疗队队长。

妙手仁心解病患于危急

6月下旬的一个下午。4时许,一位重症休克患者被紧急送进急诊科。此时,刚完成两台择期手术的侯坤立刻赶来进行初步会诊和评估。

考虑休克症状严重,病人随时有生命危险,侯坤决定即刻完善相关检查进行急诊手术。下午6时,他带领外科其他三名医生开始手术。患者索朗次仁,江孜县达孜乡人,5天前因肝包囊虫病复发破裂导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病情加重,感染性休克,徘徊在生与死之间。经剖腹探查发现患者多发肝包虫囊肿伴破裂,虫卵进入胆总管,引起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腹腔积液。在克服无法输血的难题后,手术中进行肝左叶大部切除、包虫囊病灶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引流。历经四个小时,侯坤在“辫子吸氧”的支撑下顺利完成手术。

江孜隶属西藏日喀则市,地处西藏南部、日喀则市东部,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侯坤说,一台复杂的手术至少要2小时以上,为了避免因缺氧而导致体力透支,援藏医生会和病人一同吸氧。吸氧管的一端插在鼻孔里,外面再戴上手术口罩。长长的管子绕过耳朵,贴着背部,再从手术衣里穿出来,连上氧气接口。他们称这个叫“辫子吸氧”。

作为自治区首家县级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江孜县人民医院近年来在包虫病诊治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今年自治区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中承担重任,在“组团式”医疗援藏的帮助下,今年成功成为包虫病定点诊疗医院。

生命接力 两院精诚合作

5月下旬的一个晚上,22时14分,侯坤接到了亚东援藏干部于浩的电话。于浩是亚东卫生局副局长、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他来电说,有一名藏族产妇产后大出血,正在紧急转院赶赴江孜。转院途中,随车医生突发胸闷不适,紧急求救江孜县人民医院。

侯坤与县人民医院的管理团队立即安排内科医生、妇产科医生、急诊科护士紧急到位。10分钟后,江孜县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向亚东方向火速赶去,约45分钟后两辆车子在江孜、亚东两县之间的康马县交接。侯坤院长和扎西次仁副院长此时也赶到医院急诊科,部署好抢救设施,等待患者到来。23时40分,两辆救护车到达医院急诊科。江孜县人民医院抢救团队即刻对患者实施抢救。经过抗休克、止血等紧急抢救后,患者逐渐平稳,血压恢复至90/54mmHg,心率降至105次/分,精神逐渐好转。另外一组内科医生对突发疾病的随车医生也进行了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稳定。大家长舒了一口气。跨越100多公里、历时1个多小时的生命接力赛顺利完成。

江孜县人民医院在日喀则东部地区医疗急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江孜和亚东两医院均为上海援藏对口帮扶单位,通过此次援藏兄弟单位间的精诚合作,进一步弘扬了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不忘初心、建功高原的精神。

因地制宜努力填补空白

4月下旬,江孜县人民医院对一名下肢皮肤部分坏死,软组织条件较差的患者进行了微压氧治疗。微压氧治疗类似于高压氧治疗,能解决轻度和中度急性高原反应、一氧化碳中毒以及急性末梢循环障碍症。

这位患者一个月前因“外伤致全身多处骨折”入院,由于其左下肢为挤压伤,皮肤本身条件较差,又于4月 18日接受了“左侧踝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植皮术”。考虑到患者切口皮缘血循欠佳,术后发生坏死可能较大,侯坤和援藏医疗队队员孙杰会诊商议后建议,使用微压氧治疗;在队员张家鑫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了为期4天的治疗,患者左足踝伤口有较明显的好转。

提及这例微压氧治疗,不能不说说侯坤进藏后上海援藏医疗队奉献给江孜的两大礼物:氧疗中心和微生物实验室。

来到这座历史名城后,侯坤经常看到一些国内外游客访问江孜,一些急性高原病也常常困扰着医院。“事实上,来自各个渠道援建的医疗设施并不少,因为没有人会用,很多都闲置了。”江孜县人民医院已经有微压软体舱、常压饱和吸氧装置等设备,侯坤说:“需要进行一个智能连接,更好地发挥设备的效能。”第一批“组团式”医疗队里的樊聪慧和刘怡两位医师出身急诊科室,对高压氧仓非常了解,于是他们重新组织设备培训人员,开发出一个因地制宜的“氧疗中心”,于去年11月下旬正式对外服务。微压氧治疗正是该中心一项特色治疗项目。

因地制宜外,还要填补空白。在侯坤主导下,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选派微生物专家房华到江孜县人民医院工作。根据医院需求,房华就医院检验科布局不合理、业务开展薄弱、设备不先进等方面进行一一整改,同时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带动当地医务人员,培养出了4名合格的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微生物项目开展了18项。目前日喀则地区首家规范化微生物实验室 (符合国家二级生物安全要求) 已建成并正常运作。

一年来,侯坤在江孜县人民医院积极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包虫病等疾病。他带教的一名普外科医生旦增欧珠已经能够独立开展腹腔镜手术,目前已开展150多例,普外科腹腔镜手术占比70%以上。江孜“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一年来共完成手术162例,三级以上手术145例。侯坤说,援疆、援藏是他登顶人生的天路;这难得的经历,是他人生的宝贵财富。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