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何时该介入孩子的行为呢?

2017-08-03信息快讯网

家长何时该介入孩子的行为呢?-信息快讯网

孩子们吵架了,我要介入吗?

—— 自由与限制的界线

孩子人格尚未成熟,需要父母的引导与教导。

但我们也用不着凡事管教,适度放手给孩子自由,除了给他们练习的机会,也让我们多些时间可以当孩子的朋友,拉近与孩子的关系。

当孩子们争吵时,父母该扮演何种角色?

朋友带着孩子来我家做客,泽泽与花宝拉着新朋友到房间里玩,房间里笑闹声不断。

“还给我,这个玩具是我的!”

“积木是我先拿到的。”

“现在是换我,要排队啊。”

我朋友很紧张地一直往房间张望,不时跑去房间门口观看,很担心自己的孩子做了不好的事情。偶尔,泽泽或

花宝还会跑来跟我告状:

“他没有问我就拿我的东西。”

“我跟她讲话,她都不理我。”

我只是笑着响应他们:

“那你去跟他说,请把东西还给我。”

“跟妹妹说,请你回答我。”

就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了。

一旁的朋友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我:“他们自己可以解决吗?”

我耸了耸肩回答:“当然可以,如果他们真的没办法处理会再来找我,到时再跟他们说也不迟。”

此时,一个响彻云霄的哭声打断了我与朋友的谈话,只听到花宝哭喊:“哇—— 哥哥打我。”

我立刻走上前了解,暂停双方的行为,直到我处理完为止。

我回到客厅,朋友再次好奇地问我:“你不是都让他们自己解决吗?那为什么刚刚又介入处理呢?”

我说:“因为他们碰到线了。”

朋友满脸疑惑地问道:“什么线?”

我回答:“是否要介入孩子的线,也是当孩子的爸妈或朋友这两种角色的切换界线。”

父母必须在“爸妈”与“朋友”两种角色间切换

作为孩子的爸妈,当孩子不小心犯错,我们会指正;当孩子没注意,我们会提醒;当孩子故意犯错,我们会严厉以对。同时,我们也希望当孩子的朋友,当孩子有心事时,愿意跟我们分享;当孩子难过时,愿意跟我们诉苦;当孩子跟同学发生事情时,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知道。

在孩子面前,若爸妈的角色过于严厉,我们会担心孩子跟我们有距离感,长大后不愿意与我们分享内心的想法;但是如果朋友的角色太过于放松,又担忧孩子没大没小,听不进我们的教导。“爸妈”与“朋友”这两种角色的切换,考验着父母的智慧。

爸妈的角色,是管教、引导与判断是非对错,带点阶级也带点命令。朋友的角色,则是倾听、分享与平等,不说教也不采取高压强迫。父母要与孩子一起讨论出这条界线的定义——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我是你的爸妈,什么时候,我是你的朋友的界线。

爸妈何时该介入孩子的行为呢?

父母要清楚地定义界线,当孩子在自身的健康与安全、对他人的影响与权益上,一旦碰到那条界线,我们的角色就要立即切换成孩子的爸妈,对孩子进行管教。当孩子未触及这条线前,我们的角色则是孩子的朋友,给予他们自由。随着孩子长大越来越懂事,这条界线再逐渐放宽,直

到孩子完全不需要我们的教导,只需要我们的支持与陪伴时,就让这条界线消失,成为孩子真正的朋友吧。

对我而言,孩子之间的相处,只要有安全上的疑虑,像是打人、咬人或拿玩具砸人等,就是碰到了界线,我会立刻用爸妈的严厉去教导孩子。“我知道你好生气,但再怎么生气都不能打人或是拿玩具砸人,你这样做对方会好痛的!”让孩子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感受,同时也了解做出这些事情的后果。

如果没有安全上的疑虑,孩子们只是斗嘴、吵架或告状等,我会以朋友的角色去关心,但不会介入当仲裁者。

“好,我知道了。”

“是呀,原来是这样啊。”

“我好高兴你告诉我。”

给予孩子正向的响应,让孩子知道我们接收到他的想法了。如此即可,无须介入,相信孩子可以自己处理与解决。

拿捏好“爸妈”或是“朋友”的角色比重

虽然许多爸妈都宣称要与孩子当朋友,凡事都会听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以孩子的想法为主,但是,年纪小的孩子个性尚未成熟,依然需要爸妈的引导与教导。尊重孩子是对的,但许多事情的最后决定权还是要在爸妈手中。

特别是当孩子年幼时,很多事情都仍在学习,最需要的就是父母在旁指导,此时,扮演“爸妈的角色”时间就会多一些。等孩子渐渐长大,再逐渐放宽界线,多用“朋友的角色”陪在孩子身边,陪伴他们长大。

泽爸教养经

当孩子长大了,在学校与朋友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渐渐地,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高涨,会不断地向爸妈要求更多的自主权,而我们多半会采用朋友的角色陪伴在孩子身边。但一定要谨记着,爸妈不应借着“与孩子做朋友”来探听孩子的秘密,不要当个会想要左右孩子思想的“假朋友”,而是要当个“相信孩子”“支持孩子”以及“赏识孩子”的真朋友!

名表维修套路为何能屡屡得逞?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
别让孩子“赢”了这场游戏,却错过这个世界
孩子公共场合无理取闹,90%的家长都会这样做
这7个习惯,父母请一定要“逼”孩子养成!
原来爸妈也可以在家教孩子画画启蒙,就这么简单!
你以为暑假多给孩子报几个辅导班就能“反超”了?真正的反超秘籍在这里…… | 特别关注
妈妈的身高对孩子的身高影响大吗
希望孩子的近视度数“慢点走”
孩子的坏行为是惯出来的吗?
最伤孩子的几句话排行榜,看看有你常说的吗?
科普讲解如何融入更多“孩子的口味”
有这5种表现的孩子,会是高情商
上海高招本科普通批次录取结束 新政扩大选择范围
让孩子多学这些“没用”的东西,在将来最实用
熊孩子11楼窗台"飞檐走壁" 父母看视频面色惨白
伤孩子最深的7种爸爸 你家那位中枪没?
小学作业难住清华教授 看孩子们如何花式完成
孩子不爱看文字书怎么办?
这些孩子的发型,理发师看见了都想哭!
这些教育孩子的好地方 家长千万别错过!
过敏性疾病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一天6个多小时"泡"培训班 谁抢走了孩子的暑假?
家长常干的这些事儿,正一步步毁掉孩子的专注力!
决不能容忍这种戏谑历史苦难的行为
想听歌没版权?腾讯阿里联手互换百万曲库 版权局介入要求全面授权广泛传播音乐作品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