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听歌没版权?腾讯阿里联手互换百万曲库 版权局介入要求全面授权广泛传播音乐作品

2017-09-14信息快讯网

 

想听歌没版权?腾讯阿里联手互换百万曲库 版权局介入要求全面授权广泛传播音乐作品-信息快讯网

在经历歌曲下架、法院诉讼、公关战之后,9月12日,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之间的版权纷争终于有了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局——腾讯音乐和阿里音乐达成版权转授权合作,简单来说就是互换部分曲库。五月天、林宥嘉、田馥甄、李宗盛等一大批拉流量的知名歌手回归 QQ 音乐,虾米也终于迎来了BIGBANG 和周杰伦。在正式公布版权合作消息的前一天,QQ音乐就在微博上发了一张意味深长的图片。

 

想听歌没版权?腾讯阿里联手互换百万曲库 版权局介入要求全面授权广泛传播音乐作品-信息快讯网

对那些哪里资源多就用哪个app的普通用户来说,而今在版权储备上已经无敌的QQ音乐,真的很可能成为留在手机里的唯一一个音乐播放器。

这也符合美团CEO王兴此前宣扬过的“4321”理论——很多细分领域都会经历多进4,4进3,3进2的过程。在过去一年里,战场上最为活跃的是腾讯音乐(旗下有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阿里音乐(旗下有虾米音乐和已停止播放器服务,改名阿里星球的天天动听)和网易云音乐三家。此番腾讯、阿里达成战略合作,情怀多,版权少的网易云音乐算是彻底被逼到墙角。

这次资源互换可以说是把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下称“TME”)在版权上仅有的一些短板几乎全部补上。从目前各家的版权“版图”来看,TME所有的版权已经包括了环球音乐、华纳音乐、索尼音乐等国外厂牌,以及华谊兄弟、英皇娱乐、滚石音乐等国内厂商,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知名唱片发行公司。

至于阿里方面,和腾讯寻求合作,则意味着它们在在线音乐市场上得到了可以和其他玩家一战的筹码。

相比于在版权方面实力雄厚的TME以及用户黏性较高的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的差异性并不大,这也是它在近年发展一直不算顺利的原因。2016年10月,阿里宣布关闭天天动听;同年12月,阿里星球又宣布停止音乐服务。阿里内部对于音乐业务的地位始终莫衷一是。

不过这次合作似乎预示着改变正在发生。根据虎嗅的报道,阿里音乐在2016年10月低调重启“寻光计划”,并联合太合音乐,掉头争夺环球唱片的音乐版权;与TME互换版权库,也暗示着阿里再次将目光转回播放器业务。弹药已经拿到了,就看接下来仗要怎么打了。

在这次合作正式达成之后,最不高兴的也许就是网易了。

针对版权问题,腾讯和网易已经在上个月发生过纠纷。当时,由于版权问题,网易不得不下线了曲库内的部分歌曲,其中涉及的歌手包括五月天、林宥嘉等。对此,网易云音乐方面表示“正在竭尽全力,与腾讯音乐进行版权转授的洽谈。”

事实上,网易云音乐在市场推广、抓住用户方面确实有自己的一套独特方案,比如杭州地铁刷屏、包一架网易云音乐专机、将歌评印上农夫山泉包装等;而在网易云音乐内的评论专区内,文青用户抒发感慨的评论也随处可见。这些都在用户群体中引发了共鸣。

然而这并不足以弥补网易云音乐在版权上的缺陷。随着内地市场对于版权的重视程度越发提升,参与到这场竞争中的入场费也水涨船高。有报道称,目前竞购知名厂商版权的入场费已经达到了亿元美金级别;而在以往,这个数字只需要数千万美元。

相比于其它两家,网易云音乐在版权上的动作似乎稍微迟缓了些。在上半年,它们仅仅和日本最大的娱乐集团爱贝克思(avex)签署独家版权,版权歌曲数量在1000万。而在华语以及欧美音乐厂商方面,它们还没有太大建树。

版权事业推动下的中国音乐市场格局

跟视频网站的历程一样,过去两年,版权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中国音乐市场的格局。

 

 

想听歌没版权?腾讯阿里联手互换百万曲库 版权局介入要求全面授权广泛传播音乐作品-信息快讯网

中国数字音乐产值规模,数据来源《2017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发展报告》

两年前,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各家音乐平台短时间内一共下架了 220 万首的未经授权的音乐作品,史称“最严版权令”;在此之后,音乐平台瞄上了正版音乐这块大蛋糕,版权大战开始打响,小的公司抵挡不住这股浪潮,或消亡或被合并,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大公司都在通过收购合并,筑起护城河。2015年12月,百度音乐宣布与太合音乐集团合并,2016年7月,海洋音乐集团(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与腾讯旗下QQ音乐合并组成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各家主打的卖点都是版权多,曲库全,外加智能推荐系统。2013年4月才上线的网易云音乐,身为后来者,只好依靠与腾讯达成转授权协议来解决曲库问题。比起曲库数量多寡,网易云音乐更喜欢宣扬的是社区氛围,以及4年3个亿的用户累积。依靠这两点,网易云音乐在A轮融资中估值高达80亿元,逐渐有冲击腾讯音乐市场地位的趋势。

 

 

想听歌没版权?腾讯阿里联手互换百万曲库 版权局介入要求全面授权广泛传播音乐作品-信息快讯网

格局基本确定了,抢版权这件事情可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音乐版权通常来说是几年一签,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价格逐年增长。在付费模式并不明朗的时候,音乐业务对于BAT和网易来说都只是个补充。在某些报道中,网易云音乐在最初甚至是CEO丁磊出于个人兴趣才立项的。但当腾讯音乐长成估值100亿美元的独角兽、网易云音乐价值80亿元的时候,无论对哪家都说,版权都已经变成不得不攻下的山头。撑起估值的是盈利可能,音乐是流量入口,也是付费想象力。对盗版的打击,线上支付的便利性,由视频网站完成的付费习惯普及,以及音乐在人们生活中始终不可或缺的作用,都让音乐成为继视频网站之后又一场烧钱游戏。

今年5月,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获得环球音乐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代理版权,业内流传的花费高达3.5亿美元,腾讯就此成为大陆地区唯一与全球三大音乐集团达成合作的公司。各大音乐公司在签订代理版权的时候,往往会在协议中要求合作方将版权分销转授,唯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歌曲足够广的应用和流传,音乐公司才可以尽可能多地从版权中获取收益。目前腾讯的转授权名单里,既有网易云音乐、虾米、太合音乐(与百度音乐合并),也有唱吧、映客这样的平台。以高价签下独家代理之后,其余各家平台要想从腾讯这里获得转授权,价格可能都不会便宜。

全球流媒体音乐老大Spotify每年会把自己69%的收入用来支付音乐版权费,而在中国,这个比例看起来可能会只高不低。

这种局面并不符合市场实际的发展情况,中国音乐付费的道路刚刚起步,过高的版权费用其实是市场的阻碍。

版权费高涨导致国家喊话:切勿恶性竞争

但就在吃瓜群众感慨「心疼网易云音乐」的时候,事情急转直下,同一天,国家版权局发布了一则通告。

 

想听歌没版权?腾讯阿里联手互换百万曲库 版权局介入要求全面授权广泛传播音乐作品-信息快讯网

约谈的中心内容总结起来有两点,一是不得哄抬版权授权费用,二是不得抢夺独家版权,可谓直指目前在线音乐市场巨头争霸的问题所在,有人吐槽,怪不得上午腾讯音乐和阿里音乐宣布了版权合作。

尽管除了版权之争,音乐圈玩法毫无新意这一现象已经被吐槽过无数次,但作为最显而易见的能够决定用户去留的影响因素,围绕版权的战争似乎永远没有结束的一天。

这次国家版权局提到的不得哄抬版权授权费用的问题也并非空穴来风,今年5月,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宣布与环球音乐集团签订了中国大陆地区数字版权分销战略性合作协议。

有媒体报道称,当时,腾讯音乐、旗下拥有百度音乐的太合音乐、阿里音乐和网易云音乐都参加到了环球音乐版权的争夺中,授权费一路高涨,从最初的三四千万美元到了最激烈时的3.5亿美元现金加1亿美元股权,几乎是天文数字。

之前有音乐圈人士曾经表示,事实上在规范网络音乐正版化之前,唱片公司的版权基本上处于一个无人问津的境地,在版权正版化之后,价格才水涨船高。

这一现象和电视剧版权何其相似。经过长达十年左右的时间,电视剧版权已经从最初的十几万一集上涨到千万一集,导致版权成本成为各视频平台最大的负担,严重地拖延了在线视频盈利点的到来。

越演越烈的版权大战还没有停手的迹象,突破二千万一集、三千万一集也指日可待,显然国家版权局不希望在线音乐方也走这一路径,陷入恶性循环中。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