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台剧目34场演出将亮相沪上
“春华秋实———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展演(上海)”将用两个月时间,集中展示近年全国各地舞台上的佳作。图为舞剧《青衣》剧照。(主办方供图)
本报讯 (记者黄启哲)“春华秋实———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展演”于9月在上海和北京两地相继举行。此次来沪的17台剧目将在两个月内,登台上海美琪大戏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逸夫舞台、艺海剧院等8个剧场演出34场,涉及舞剧、音乐剧、地方戏等多种舞台艺术类型,集中展示国家艺术基金成立以来的资助成果。据悉,展演将于今日正式开票。
“春华秋实———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展演 (上海)”,是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上海对外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办。国家艺术基金自2013年成立以来,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其资助下,全国文艺院团创作了大量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贴近生活、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此次来沪参加展演的17台剧目,都是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下,新近创作或精心打磨的,所涉类型丰富、题材广泛。其中,以不同艺术形式讴歌时代精神和革命精神的主旋律佳作是一大亮点。比如由陆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演出的跨界融合作品 《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综合运用合唱、重唱、领唱、对唱和戏剧讲述等艺术样式,观照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辽宁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 《八女投江》 凭借唯美芭蕾演绎壮烈的革命故事,获得第十五届文华大奖。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 《董必武》,从董必武革命生涯中截取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展开故事。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也不在少数。湖南省湘剧院的湘剧 《月亮粑粑》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山村教师秦雅云坚守贫困山村30年的动人故事。而四川省川剧院研究院的川剧 《尘埃落定》、张家港锡剧艺术中心的锡剧 《三三》 则分别改编自同名小说,以戏曲形态呈现。在传承与打磨方面,有着“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美誉的昆剧 《十五贯》,此次将集结三地五代昆曲人同台,芗剧 《保婴记》 则已精心打磨超过十年。
各地剧团都十分重视来沪演出。对于一些过去鲜少走出本地的地方剧种来说,来沪“闯码头”还带着推广剧种的使命而来。听说此次展演主办方有意安排艺术教育普及意义的系列活动,不少剧团都是主动申请。如本次展演活动将在演出前介绍剧目看点的“五分钟演前导赏”,和演出结束后与观众直面交流的“演后谈”,将成为“基本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