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球,全运会就像硬币的两面

2017-08-21信息快讯网

 

对于网球,全运会就像硬币的两面-信息快讯网

上海选手吴迪庆祝自己夺得第十三届全运会网球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他在该项目上的三连冠。视觉中国

四年一届的全运会网球比赛于上周落下帷幕。结束后,球员们卸下守护地方队荣誉的压力,背上行囊远赴异国参赛,等待他们的是更为残酷的职业赛场。然而,关于全运会与职业网球矛盾的争论依然无法平息。

没有积分、没有奖金,无法提升球员在国际网坛的世界排名,有关职业球员是否应参加全运会的争论,每四年一次集中爆发。然而,正如连夺三届全运男单冠军的吴迪所言,“全运会就像硬币的两面。”全运会看似与职业网球格格不入,其实是一批中国球员梦想起飞的舞台,更是中国网球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面暴露中国网球软肋的放大镜

四年前的辽宁全运会,组委会因担心球迷不遵守礼仪而拒绝观众,引发了舆论对中国网球观赛礼仪的激烈讨论。当时,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竞赛部部长张东文对此的解释是:“网球被称为‘运动场上的交响乐’,对观众的要求很高。我们大多数观众对于网球的观赛礼仪还不太懂,比赛时间很长,观众也不太适应。”

虽然这一次在天津,组委会不再“关门谢客”,但中国网球的观赛礼仪依然原地踏步。比赛时,裁判不断提醒观众“请不要随意走动”,“球员发球时请保持安静”,比赛甚至因此多次中断。场边的志愿者也无法拦住一意孤行的观众,这令他们头疼不已。据一名志愿者回忆,“我和他们说换边时才能进场,他们却反驳,‘你应该让我早点看到比赛’。”

相比四年前空空荡荡的网球场,本届全运会男单与女单决赛超过50%的上座率已有了显著进步,而这依然难掩全运会网球赛事不受关注的事实。男双决赛后,夺冠选手张择进入新闻发布会时看到寥寥数位记者脱口而出:“这就可以走了吗?”看似一句玩笑的背后,是全运会网球比赛关注度过低的窘境。

不断出现的争议判罚则是全运会网球比赛场内最大的焦点。女子单打第二轮,张帅对裁判大吼的画面令其饱受“没有素养、脾气暴躁”的批评。事实上,张帅发出一记完美的内角Ace(发球直接得分),却被主裁认定出界。在上海组合吴迪/张之臻参加的男双决赛中,裁判的争议判罚让他们错失赛点最终憾失冠军。对于这一关键分的判罚,吴迪的教练大卫·桑吉奈提赛后质疑道,“我实在无法理解这一判罚。”而本次全运会也没有设置本可更正人为错误的“鹰眼”系统,虽然这一系统早已为各大主要职业赛所接受,成本也在可控范围内。

场边是不少观众完全不懂观赛礼仪所折射出的网球群众基础薄弱,场上体现出的是在全国最高级别比赛中依然存在球场硬件条件与裁判业务水平的不足,全运会网球比赛就像一面放大镜,将中国网球的顽疾又一次放大了。

一拆为二的赛事是“福利”也是折磨

今年全运会将于8月27日在天津举行开幕式,而被职业球员视为最重要赛事之一的美国网球公开赛的比赛时间则在8月28日到9月10日。为避免与大满贯赛事撞车,在中国网管中心协调下,全运会网球团体赛提前至6月12日至16日举行,而单项赛则安排在8月10日至19日。相比乒乓球、羽毛球等相近项目,能在全运会中将团体和单项赛事分阶段举行,是国家体育总局给予网球的“特殊待遇”。

团体和单项赛分两个阶段举行,至少从理论上而言,减少了全运会对球员体能分配及职业赛赛程安排的影响。然而,与职业网球的矛盾并非简单的赛程调整就能调和。在法网与温网之间进行团体赛,在温网与美网之间进行单项赛,看似球员能同时兼顾全运会与职业大满贯,事实上却让中国最好的网球选手们不得不在两个多月时间内往返奔波于欧洲、中国与美洲之间,并在红土、硬地、草地这截然不同的场地上不断切换。最终,球员饱受舟车劳顿之苦,也无法在两边发挥出最好状态。

刚在全运会单打赛上经历五天九赛的吴迪,马不停蹄地启程参加美网,教练大卫·桑吉奈提似乎无法理解职业化程度如此高的网球在全运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他看来,参加职业巡回赛永远是球员的首要任务,“全运会是吴迪今年最主要的任务,但并不是我的主要任务。”

在吴迪们和职业教练眼里,全运会的身份确实天差地别。本届全运会吸引了国内所有顶尖网球选手参加。张帅输掉女单决赛后泪洒赛场与新闻发布会,郑赛赛在女双决赛中落败后同样遗憾落泪,张择在男双比赛逆转取胜后与公茂鑫倒地庆祝,这些小细节都从侧面说明了全运会在他们心中的分量。多位球员在采访中提到的“回报”,也许是他们倾力参加全运会的最好答案。球员们希望以在全运会上夺得好成绩的方式,回馈曾经帮助他们成长的地方队。他们所获得的成绩能为自己所在的地方队带来更多的资金投入,这是网球在体制内的成长基础,而几乎中国所有的职业网球选手都成长于这一体制。

回报的是个人成长的唯一途径

“全运会非常重要,我们需要这枚金牌,这是我们四年中最核心的目标。”今年实现全运会男单三连冠的吴迪深知全运会对自己的意义,因为他的职业生涯正始于全运会金牌。

吴迪将2009年首夺全运会单打金牌称为自己网球生涯的“转折点”。在这之前,吴迪没有参加成年职业大赛的机会,而2009年全运会夺冠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开始有了外教、有了赞助,逐渐获得前往世界各地参赛的机会和资本……只有持续参加高水平比赛,球员才能积累更多经验。而高水平赛事分布在世界各地,仅仅差旅费一项,就会令初涉职业网坛的球员们头疼不已,更不用说聘请优秀外教、组建团队等各种花销。对于成年后面临是否要转职业的网球新人们而言,获得地方体育部门的支持与资助几乎成为成长的唯一途径,否则,他们没有机会更没有资本参与这场“烧钱游戏”。“这条路让我自己走,我也走不出来。”吴迪如此直言。

据悉,为鼓励各地进行网球职业化探索,国内目前已取消成年组专业网球比赛,每年只设有数站18岁以下的青少年赛事。没有比赛平台,没有交流渠道,国内的市场也并不成熟,全运会目前依然是各地在体制内开展网球的唯一理由。若失去全运会这一杠杆,就意味着各地体育系统将缩小对项目的投入,中国网球很可能面临更艰难的窘境。本届全运会上大放异彩的浙江小将吴易昺的妈妈就曾透露,队里只有在全运会期间才拉到过赞助,她直言,“浙江队培养吴易昺,我们为浙江参加全运会,这是必须的回报。没有浙江队,吴易昺就没有地方练球。”

这就是所有高手们在参加全运会时所提及的“回报”的逻辑线。诚然,不少中国网球业内人士也认可全运会和职业网球属性相悖的观点,甚至有人认为,全运会的特殊性令不少队伍将“思路放在‘内斗’上,而非放在与世界的竞争上”。但在中国网球职业化程度远远无法达到欧美水平的当下,将网球完全抽离出全运体系并不现实,至少在看得见的短期内很难实现。

■本报记者 吴雨伦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