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垃圾堆变身都市百草园 上海建21个都市农园

2017-08-28信息快讯网

原标题:小区垃圾堆变身都市百草园

“一座城市,如果城里人可以品尝到自己栽植的果蔬香草,如果郊野乡村沟渠河塘处处可见萤火虫,那么不需要那么多的数据指标,她一定也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同济大学景观设计学者刘悦来有着这样一个城市梦想。他从2014年开始发动社区居民参与设计、建造和维护社区花园,让城市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人与自然的互动。他还有个更大的目标,希望在2040年时,在上海建设2040个“都市农园”。

500元让垃圾堆“变身”

在刘悦来居住的小区,有一块长期废弃的地方。高大的香樟树挡死了光线,尽管物业每年都撒草籽,却一棵也没种活。随意停车碾压,乱丢垃圾,慢慢的这块地变成了垃圾堆,居民们都躲着走。和花花草草打了20多年交道的刘悦来决定改造这块废地。他先是竖起牌子提醒不要乱停车,又从网上买来耐阴植物的种子。去年国庆节,他撒下了二月兰种子,又栽了几株大吴风草,随后挂了个牌子,留下联系方式,欢迎其他居民和他一起建造个迷你花园。越来越多花草爱好者加入了。“居民们用废弃的木棍和电线建起了围栏,用树枝搭了条小径,孩子们特别喜欢踩在上面的感觉。”有人带来了月季花、网纹花、仙人掌,有人带来了玩具,将小花园装饰得越发美丽。现在,物业把另一块100多平方米的土地交给他们布置,刘悦来把花园命名为“苔藓花园”,成了小区居民共建共享的一块绿色公共空间。

2014年,刘悦来发起了由20多位景观设计师和农业专家组成的“四叶草堂”。“人离不开地,做自然教导要让这个处所的居民能够长期自主视察、劳作,参与并维护。”团队在社区中发展让老人和小孩都能参与的营造活动,以工作坊形式把一个工程拆分成很多个自然教育活动,建立属于居民自己的社区花园。刘悦来说,他希望更多的城市居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与自然互动的乐趣。

目前建成21个都市农园

“四叶草堂”成立后参与了中成智谷改造项目。此处曾是淞沪铁路支线,因长期无人看管一度成为垃圾堆放处。随着中成智谷创意园区的开发,这块荒地必须有一个解决方案。刘悦来他们在铁道边种下了蚕豆、油菜、蓝莓、桑葚、枇杷、丝瓜等,园区里草坪割下的草就铺在地里,作为肥料,使得这些作物长势很旺。一到春天,就可以看到铁道沿线有大片金黄的油菜花。花开之后,大人们带着孩子来收菜籽,分拣枝干、收集菜籽,之后送去郊区榨油。在绿地上有几间集装箱改建的自然教室,社区组织、社区居民都可以免费申请使用。一道与旁边小区隔开的水泥墙,则成了孩子们涂鸦绘画的地方。

杨浦区四平路街道鞍山四村第三小区中心广场旁边的草坪绿化,一到冬季,小草枯萎后就变成了一片泥地。刘悦来团队和街道、居委一起策划,打造出“百草园”种植各种香草菜蔬,还设有狗大便和蚯蚓堆肥塔。

刘悦来告诉记者,,位于杨浦、徐汇、静安、浦东、虹口、宝山等区,其中有七八个位于居民小区内,有的分布在学校、公园、创意园区等。改造所需要的种子、花苗、培土等硬件多由街道提供资金支持。

心中有个2040梦想

这些不动用公共基金、不用物业打理也不让居委会操心的“都市农园”,关键在于居民共建共享,主动参与其中,成为社区自治的一部分。刘悦来有个大目标,就是希望到2040年在上海建成2040个“都市农园”。“今年我们已和浦东、普陀等区三个街道合作,每个街道会有20-30个社区有意向参与”。“不仅在园区、街区、小区等地方,在屋顶、商场都可以建设,这样在自己家身边就可以享受到大自然和绿色。”

刘悦来说,希望更多居民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城市和社区的主人,参与社区建设。“当居民把社区,哪怕是租住的地方,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爱护,这样的城市才是最有魅力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