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逢玉露高温且收官

2017-08-30信息快讯网

今年上海已出现24个超37℃酷暑日,居有记录以来第二位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一场弱冷空气已于昨天抵达上海,傍晚的风让人回忆起久违的凉意,似乎老天开了空调。虽然冷空气不算强,但足以让上海与高温绝缘。事实上,冷空气过后,暑热可能无力卷土重来。或许,高温日已经完成了收官。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句词讲的正是七夕。今年的七夕非常应景地有了“金风”(秋风)和“玉露”(秋露)。事实上,8月末的这场冷空气,在我国北方创造了不少纪录。昨天清晨,长春、沈阳的最低温度不足6℃,均是1951年以来的8月最低;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昨天最低气温跌破冰点,为-2.6℃,也创下当地8月气温最低纪录。

这股冷空气的前锋昨天白天已抵达上海。受其影响,本市北部、西南部等地区出现雷阵雨,雨水集中在崇明和松江。8时至16时,崇明站降水超过40毫米,松江五厍雨量超过110毫米。

根据昨晚最新发布的预报,本周剩余几天中,上海时有阵雨,云系较多,但降雨强度整体较弱。气温方面,最高也就是30℃,夜间则可能降到23℃———终于可以试着关空调入睡了。

这次上海与高温或许不仅是一场“小别离”,很有可能今年再无高温日。中国天气网昨天发布的40天中长期预报一直覆盖到国庆长假结束,这段时间里上海的最高气温甚至都无力触碰32℃。

因此,目前似乎能为今年上海的高温日提前作一个简单总结。今年,上海共出现24个超过37℃的酷暑日,排在18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二位,追平2013年,仅次于1934年的34天。其中,7月18日到7月28日是连续11个酷暑日,极端最高为7月21日的40.9℃,这两个指标均为有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

截至目前,今夏高温日总数为34个,与1934年的55天相差甚远,也远不及2013年的47天。而在145年的气象史上,上海至少有5年出现了40个高温日。

因此可以说,今年上海的高温日总数虽然排不进历史前列,但强度惊人,70%以上的高温日均达到37℃的酷暑标准。而之前两个公认的“极热年”———1934年和2013年,酷暑日比例分别为60%和50%左右。

其次,今年的高温主要在7月爆发,8月高温日为11个,似乎有些“后劲不足”。当然,这绝不是坏事。

目前来看,上海今夏最后一个高温日是前天的37.6℃,这也再次凸显出今年的暑热特点———要么不来高温,来了就基本上要发橙色预警。中长期天气预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9月后的上海并不能彻底排除遭遇高温的可能,只是概率已微乎其微。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