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个会“呼吸”的阅读世界

2017-09-23信息快讯网

2016年,丽水书城荣获全国书业“十佳大书城”称号,今年5月,又荣膺全国“最美新华书店”称号。“新华书店,不应该只是向读者提供‘图书商品’,而应该像一个咖啡馆、一个茶室、或者是一个心与心的交流中心,所以我们把书店营造成读书人温馨的家,让大家能安静地坐下来享受阅读。”丽水市新华书店总经理苏健告诉记者。

 

以书为媒汇聚多种文化业态

 

丽水书城开始改造是在2015年底,完成于2016年2月。“6000平方米的卖场,8.5万种图书,书城依然坚持图书主业,以书为媒,汇集精品超市、时尚茶咖、手工作坊、棋院、教育培训等多种文化业态。”苏健介绍,新书城褪去了老卖场厚重的商业气息,蜕变成了一个阅读体验齐备、文化艺术交融和服务功能完善的会“呼吸”的城市第三生活空间。书店的大门口,有一株300多岁的石榴树,见证了书店旧貌换新颜的历程。

 

在这里,一步一风景,一景一陶然,绿植拥着图书,书香环绕读者。养生馆、休闲馆、人文馆……馆与馆之间彼此连接,相互独立。优美的环境深受市民喜爱,人流量带动销量,令丽水书城图书销量连续两年逆势上扬。苏健介绍,书城完成改造开业当月,客单量同比上升56.5%,纯零售码洋同比上升30.5%,图书销售册数同比上升26.8%。2017年1-6月,书城完成销售3989万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幅达33%。

 

从“卖商品”到“卖文化”再到“做文化”

 

“随着网上电子商务的冲击,书店人流逐年减少、客单量下降,销售下滑,谋变、转型升级刻不容缓。”苏健介绍,丽水书城的蜕变不是简单的“店堂装修”,而是从原有的“商品本位”向“读者本位”转变,从“图书超市模式”向“阅读文化空间模式”转变。

 

“长期以来,新华书店扮演着向读者提供图书的卖场身份,单一‘卖商品’,缺少文化元素。后来,各书店陆续加入的与‘书’相关的多元业态元素也只是进入‘卖文化’阶段。”苏健表示,因此,需要在书城里植入个性化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让书城从“卖文化”提升到“做文化”。“此次,书城转型升级的核心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搭空间、整业态、重体验,完成‘商品本位’向‘读者本位’转变。”苏健介绍,升级改造后的丽水书城加强与群众的互动,创办“小书豆故事会”、开展公益讲座活动、举办茶道文化展示、樊登读书会、本土作家读者见面会……2016年,丽水书城共组织全民阅读推广活动60余场,5400余人参与,在推动地方全民阅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真正实现书店从“卖文化”到“做文化”的转变。

 

“书店与读者的关系应该是鱼水关系,相互依存。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优美的环境,让读者能够舒适、安静地去阅读,尽情享受浓郁书香的氛围。”苏健说。(本报丽水9月22日专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