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透露十件民生实事———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2017-10-22信息快讯网

十九大报告透露十件民生实事———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如何针对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补齐民生短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十九大报告透露的民生新举措,引发代表和百姓关注。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十九大报告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近几年,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的速度超过了GDP增长速度,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持续扩大。“扩中”是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的关键,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要切实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夯实“扩中”的经济基础。要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职业岗位结构调整优化为重要依托,以人力资源素质结构的改善提升为重要途径,以相关收入财产分配制度完善为直接手段,多管齐下,带动越来越多的低收入群体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工程师巨晓林代表表示,对农民工群体就业问题的关注,体现了促进共同富裕的指向。目前,农民工对就业的关注焦点不仅仅要“找工作”,还有如何在城市扎根,享有更好的教育、医疗条件,甚至一些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工走上了创业之路。

 

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十九大报告提出,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说,实行全国统筹以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余缺、分散风险。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基金统筹、制度规范、管理健全,技术规范的统一。

 

全面取消以药养医

 

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湖北洪湖渔场医生谢爱娥代表说,现在,她所在的渔场600多名渔民都已全部参加新农合,加上基本药物的普及,基层医生收入不再依靠卖药了。过去基层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正在改变。

 

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十九大报告提出,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等专家认为,十九大报告对城乡新增劳动力教育问题的关注,体现党中央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的决心。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需要补上短板、抓住重点,这也表明要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让更多人享受更优质的教育。

 

确保2020年贫困人口和地区脱真贫、真脱贫

 

十九大报告提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代表说,一个地区的贫困除了自然条件、社会因素制约外,还和当地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有关。脱贫不能停留在指标上,满足于“摘帽子”,更要防止“假脱贫”和“数字脱贫”,激发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向更加美好生活的动力。

 

着力解决空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

 

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包括“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解决环保问题需要持之以恒。”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代表表示,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严惩重罚”等措施,让老百姓深切感受到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的决心和希望。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认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从供应体系、保障体系、租赁市场三个方面对住房制度进行了完整的表述,使“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实现路径。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舌尖上的安全直接关系13亿多人的民生。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一直关注食品安全的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代表说,确保食品安全,一方面要严管,制定最严格的标准,强化最严厉的监管,启动最严格的问责,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生产的源头把控,尽最大可能降低污染。

 

健全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的关爱服务体系

 

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代表说,这些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加快,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明显增多,他们致富、创业、甚至自我保护的能力比较弱。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关爱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等特殊群体,应加大投入,确保他们基本生活得到照料、公共服务得到保障,实现“幼有所育”“弱有所扶”。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沪大力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将布局5个加氢站
上海闵行:抓住“核心和灵魂”发展“踏实而稳妥”
网民分享“五年发展·点滴印记”唱响中国科技创新好声音
诺贝尔基金会提高奖金 授予获奖者740万元人民币
十六字城市精神为上海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锻造巡视监督利剑 探索自我净化路径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工作综述
解决民生是为政的根本
改善民生状况是最大的政绩
韩正应勇殷一璀吴志明和各界代表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并参观龙华烈士纪念馆尹弘主持仪式
贯彻中央精神体现上海特色 加强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十九大报告的意见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把人民所期所想所盼带到会上 出席党的十九大的代表陆续抵京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中共十九大报告的意见
敲黑板!十九大报告的四个重要判断
十九大报告:习近平直抵人心的这19句话
日媒关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国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习近平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十九大报告透露的十件民生实事
盛会特稿 | 新气象新作为,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决胜全面小康 开启新的征程 | 程向民代表:聚焦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集成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放大“四个强劲”成效
促进经济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十九大代表热议生态文明建设
人民日报微视频《中国的红色梦想》
人民大会堂的“十九大时光”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上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
代表心声 |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已经愈发深入党心民心
为了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党的十九大看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十九大时光 | 民生美景令人憧憬美好生活召唤奋斗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上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
汇聚民心,护航发展:国际社会热评中国共产党 近年来执政能力建设
为实现伟大强军梦勇立潮头一往无前:驻沪部队广大官兵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
习近平: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一一上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
党的十九大新闻发言人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 有关方面负责人解读十九大报告
沪浦东民生路实施全线封闭 辟通规划道路分流
养老保险何时全国统筹?人社部回应四大民生热点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