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恩气候大会呼吁发达国家尽快落实《巴黎协定》
11月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次缔约方大会在德国波恩开幕。随着大会逐渐走向尾声,关于各项议题的讨论也愈发激烈。15日,本次气候大会迎来高层演讲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均来到大会现场并发表了演讲。
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15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到目前为止,本次气候大会希望达到的预期目标“基本上已经实现”。除资金问题外,其他议题均开始结题,“结果和方向都符合发展中国家要求”。
会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围绕2020年前气候行动问题也展开了激烈的交锋。13日,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在内的“基础四国”举行了部长级会议,再次就《巴黎协定》后续谈判、强化2020年前行动、敦促发达国家兑现扩大气候资金规模的承诺等方面交换了意见,并发表了“基础四国”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联合声明,呼吁发达国家尽快兑现2020年减排目标和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承诺。
解振华认为,分歧的解决在于首先各方应正确理解落实《巴黎协定》;其次是建立政治互信,相向而行,通过合作实现共赢;再次是处理好气候行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协调发展。
相比较发展中国家在此次大会中活跃而又负责任的表现,发达国家的表态多少让人有些失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讲话中提出警告,各国继续投资、开发化石能源的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他希望市场做出调整,远离这些会产生不良效应的能源。德国总理默克尔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回应,她充分表达了对于气候变暖给全球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担忧,同时谈到德国目前煤炭使用量依然处于高位。尽管如此,她认为保证人们能够继续用得起能源和保证能源供应安全也同样重要。默克尔的这番表态让环保组织以及正在和基民盟进行组阁谈判的绿党感到失望。在目前激烈的德国政府组阁谈判中,环保和气候变化问题是各方争论不下的焦点,绿党主张快速减少煤电的使用并且为废除内燃机汽车设立明确的时间表;而基民盟和自民党则强调,无论是减少煤电还是废除内燃机汽车都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因此牺牲经济和就业岗位。
除此之外,默克尔在上一次大选中,为了迎合国内的“反核情绪”,宣布德国将逐步关闭所有核电站。由于本国核电的缺失,德国不得不继续使用煤电,并进口大量天然气,同时还向法国直接进口核电。
作为世界著名的核电大国,法国百分之七十的电力来源于核能。因此相比较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表态则振奋人心得多,他表示法国将在2021年前告别煤炭。
此外,由于美国宣布退出 《巴黎协定》,给人类控制气候变化的前景抹上了一层阴影。目前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则体现在美国不再给予联合国气候专家小组资金支持,该工作小组每年发布基于数千名学者研究的科学报告,而这些报告是气候会议的根基。马克龙呼吁欧洲能接替美国的角色,并保证自2018年起,联合国气候专家小组不会缺一分钱,一定能正常运作。
本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原本应在斐济举办,但由于斐济受本国国内设施的影响,没有办法举行如此大规模的多边会议。最终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秘书处所在地的波恩承接了这项任务。波恩原本就是一个小型城市,此次气候变化大会是德国有史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多边外交活动,波恩乃至其所在的北威州的接待能力都受到严峻考验,酒店房价出现飙升。
(本报柏林11月16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