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旧里老宅变身百姓“梦想之家”

2017-11-19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 (记者 史博臻)老房有喜的故事再续新篇。记者从市房屋管理局获悉,上海将把房屋使用功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健全、安全存在隐患、群众要求迫切的各类旧住房纳入“留改拆”工作范围。根据市政府印发《上海市住房发展“十三五”规划》,按照“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原则,上海有序推进旧区改造和旧住房修缮改造,预计五年内实施约5000万平方米,完成中心城区240万平方米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目前市住建委、市房管局正会同市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推进政策。

正在推进的春阳里改造项目是今年以来全市首个城市更新改造试点,年内将完成第一轮改造,是“留改拆”迈向实质性进展的积极尝试。改造后,原有石库门历史风貌将得到完整保留,居民房屋实现厨卫独用功能,大幅提升房屋安全性能和居住舒适度。

位于东余杭路211弄的春阳里有着80多年历史,去年被列为上海市风貌保护街坊。春阳里总建筑面积约3.26万平方米,有1181户居民。受硬件条件限制,居民们仍过着厨房合用、马桶相伴的日常生活,再加上房屋老化,引发结构不稳、消防隐患等诸多问题。为了让春阳里早日“返老还童”,虹口区启动春阳里风貌保护街坊更新改造项目,委托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主任建筑师邢朱华设计团队统筹方案设计,并于今年上半年实施改建工程。邢朱华团队对23栋建筑进行逐一调查,折算成居住面积后发现,这里最大房间67平方米、最小房间不过2.2平方米,还存在40多种结构混搭。为此,改造设计基本实现“一户一方案”,力求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做到每家每户厨卫独用。

为了保护整体风貌,必须拆除里弄内的违法搭建,但同时又要实现独立厨卫。如何把握这“一增一减”?邢朱华以春阳里试点项目2-24号为例介绍,通过整合楼梯间与公用空间,平均分配面积并划分入户。经改造后,户均得益面积达3.5平方米以上,而厨卫平均面积在5平方米左右———每一户居民用最多1.5平方米的居室面积,换得户内独用的厨卫功能。

上海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城市建设一直在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谋求城市长远发展。城市更新,就是上海探索的一种“留改拆”模式。市房屋管理局副局长冷玉英表示,上海城市发展的新形势,决定了城市更新是上海未来发展转向内涵增长的必然选择;在后续的城市更新推进工作中,将把房屋使用功能不完善等各类旧住房纳入“留改拆”工作范围,着力把握旧区改造发展阶段的新特征。

“着眼于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更加突出历史风貌保护和城市文脉传承,更加突出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更加突出精细管理和稳妥实施,更加突出居民自治和群众参与,重点完善房屋征收补偿机制,并同步制订相关配套文件,通过试点摸索、积累经验,稳步推进‘留改拆’各项工作。”冷玉英说,上海将在总结春阳里等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微更新、渐进式改造、迁而不拆等多种方式,让更多旧里老宅经由改造变成老百姓的梦想之家。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