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赛前体检为何难以普及

2017-11-20信息快讯网

■本报记者 谢笑添

近年来,国内的跑步浪潮愈发汹涌,仅仅昨日国内就有包括桂林国际马拉松、舟山群岛马拉松在内近20场大型赛事。只是,持续升温的跑步热亦时常夹杂着质疑声。一轮又一轮的社会反思不断强化着同一个观点,将马拉松猝死事件的频发归咎于跑步人口爆炸式扩张大背景下,参与者健身常识普及度提升的迟缓。该观点广泛传播过程中,外界对于跑步热逐渐形成固化的社会批判范式,进而导致某种并不公正的价值观扭曲———每当猝死悲剧消息传来,人道主义的缅怀外,舆论亦习惯于将遇难者的遭遇与“不自量力”的愚昧运动习惯联系起来。

不合适的人以并不合适的方式参与马拉松这项极限运动,这确实解释了部分悲剧发生的缘由,然而即便是在跑步文化兴盛的美国,猝死仍是困扰着从业者的难题。“即便是标榜零死亡率的东京马拉松,只要办下去同样难以避免悲剧,因为这就是概率问题”,作为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MSSM)唯一来自中国的运动医学专业医生,连续参与多届芝加哥马拉松医疗保障服务的毛海洪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指出,尽管马拉松赛事猝死事件的原因几乎尽数指向心源性疾病,但后者种类繁多、成因复杂,即便第一时间实施心肺复苏或AED除颤也未必能有效救治,更不该被粗暴而又直接地定性为不科学健身。而在筛选运动适宜人群的过程中,相关医学论证的匮乏也直接导致了如今在国内部分赛事试点的赛前体检制度无法在北美普及。

心源性疾病与身体指标的联系并不明了

相较于马拉松文化繁盛的美国,国内路跑文化根基尚浅,赛前体检报告的引入却走在了世界前列。如今,国内已有不少赛事将出具相关资质医院的体检报告作为参赛者报名时必须提供的文件,用意自然旨在排除部分不适合跑步的人群。然而,按照毛海洪的经验,同样的做法放在美国却会因为涉嫌歧视而引发巨大的社会争议,“在具备足够的医学论证证明究竟何种人群不适合跑马前,无论技术层面或是价值评判标准,都不允许一刀切的行为,否则就与性别、年龄等歧视无异。”

遗憾的是,就目前的运动医学研究成果来看,这一前提的实现并不乐观。根据毛海洪给出的数据,在美国近年来出现的心源性猝死案例中,仅有约半数具有心肌肥厚特征的遇难者可以通过扇超的手段事先检测,但成本之高昂无法推广于动辄数万人参赛的大型马拉松赛。曾在NFL联盟担任队医的毛海洪对此深有感触,“即便是在球员合同高达数百、数千万美元的NFL,将扇超作为选秀前新秀体检的常规项目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扇超在哪里做? 按照怎样的标准界定是否适合跑马? 都还没有答案。”在医学定性过程中,“标准”的建立最棘手也最需斟酌。NFL球队大多配备专职的运动心内科医生,原因就在于运动员与普通人的生理机能差异显著。即便只将标准的适用范围框定于非特邀跑者,亦有可能将身体条件异于常人的准专业选手排除在外。

除了生理机能的差异,毛海洪同时指出,部分人群存在着运动后心肌显著增强的现象,易造成类似心肌肥厚的症状,导致误诊。“心源性疾病成因复杂,可能由先天导致,也可能由于运动外力的作用。没有任何研究足以论证身体某一指标超过某个范围就会导致心源性疾病,也没有研究能证明通过扇超检测就一定可以免于心源性疾病的发作。”

换言之,即便是国内已引入体检报告制度的赛事,体检报告的合理性依然有待商榷,甚至大多流于形式。而在各赛事间竞争更为激烈的美国,考虑到这一制度的引入势必大幅提高参赛者的报名门槛及成本,若非难以预知的重大事件发生,就算是芝加哥、波士顿、纽约的大满贯级别赛事亦难有施行的动力。若要将此作为行业内普及的强制手段,则需要行业学术标杆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的强势牵头,但医学论证的缺失让一切暂时看上去并不可行。

管理手段提升医疗保障的服务效率

尽管“黄金四分钟“已成为全世界马拉松赛事医疗保障的指导性理论,但心源性疾病复杂的成因,决定了即便症状类似,对应的治疗手段也未必相同。这也就是为何在毛海洪看来,死亡率不该作为评判赛事医疗保障能力量化标准的原因。“马拉松医疗的原则与目的是,让每一位跑者在出现问题时得到最准确且及时的治疗,而死亡率很多时候只能作为参考,并不能真正代表一项赛事的医疗水平。”

死亡率之所以为外界所看重,除因其后果骇人听闻外,亦与如今马拉松赛事评判体系下,客观量化数据的缺失有关。无论外界在评判赛事组织、补给或是服务时,都难免掺杂过多主观因素,而死亡率至少从某一方面给予了赛事相对客观的评判论据。然而,这导致的另一大误区则是将死亡率与赛事的医疗保障直接划上等号。

“心脏猝死发生率在万分之几,万人级别的比赛通常这样的险情至多也就发生两三次。”毛海洪的言论并非否认防治心脏猝死极端情况的重要性,但从医疗工作者的角度出发,中暑、低钠、低钾、抽筋等症状才是马拉松赛事中最需频繁处理的情况,而这就牵涉到医疗资源的转移与分配问题。

低温冰桶、医疗担架、紧急按摩,这些在国内尚不普及到治疗手段,在运营马拉松赛事经验更丰富的美国其实早已成为主流。据毛海洪回忆,过去七年间,在芝加哥、纽约等美国成熟马拉松赛事中,医疗保障团队所采取的手段几乎没有过任何更新,而改变则是源自于管理的方式。

今年的芝加哥马拉松,毗邻起点区域处立起了硕大的帐篷作为指挥部,从医疗保障到志愿者团队指挥,每一个细分环节的负责人均汇聚于此。诚然,这一举措着实降低了管理团队的沟通成本,但高效调动资源才是根本目的,而这也直接提升了这一赛事的医疗保障层次。

指挥部运转的核心前提在于每一位跑者随身携带的计时芯片所具备的GPS定位功能,通过快速、准确地汇总跑者的定位信息,这套定位系统能在第一时间直观显示不同区域的跑者密度,方便决策团队即时把医疗资源向密度最高的区域转移。“若跑者进入医疗点治疗,相关负责人能在第一时间获悉其身份,必要时红十字会还将与其家人取得联系。”据毛海洪介绍,一旦伤者在医疗点停留逾30分钟就会闪烁红色警报,指挥中心则将派专人询问伤者,并依据其伤势进行后续治疗的判断,“赛道周边的医疗车作为配合,在美国这些救护车配备全套常用药品,可作为移动ICU(重症监护室) 使用。”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