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少”的孩子更不应该被忽视
“你家孩子真是乖巧,从来也不见他(她)淘气,你可真是省了不少心呐!”
“是啊,从小就性格内向,不吵不闹,安安静静的,从来没让我操过心!”
因为自己没“摊”上淘气的子女而欣慰高兴?因为邻里亲戚的夸赞而骄傲自豪?确实,因为遗传基因、家庭环境、后天影响的不同,孩子不同的性格会呈现出外在差异性,一般我们习惯用“外向”、“内向”这样的词语描述孩子的性格,虽然外向性格有外向性格的好,内向性格有内向性格的棒,但因为传统观念所致,本土的爸爸妈妈通常都喜欢听话、安静的孩子,因此听话安静的孩子较少被大人批评,受到的赞誉、肯定也相对多。但我要提醒家长,对安静孩子的关注万万不能掉以轻心,越是内向的孩子,分支思维越活跃,不爱和家长沟通,有的内向孩子非常有主见,这种自我意识总是被埋藏在心里不能释放出来,他们当中也有一些孩子想法很不成熟,失去了自我意识,全部都是父母做主,一旦遇到事情就不知所措。这些内向孩子所拥有的特征,常常被他们平静如水的性格举动所掩盖。
所有育儿专家都在强调与儿童沟通的重要性,而与内向孩子的有效沟通更是重中之重。表面来看,安静内向的孩子仿佛不需要人过多的关注,但试想谁不想被别人重视呢?尤其对于心理话无处排解的安静孩子。越是安静不动声色的孩子,他们眼中囊括的事物也就越多,因为在自己被所有人忽视的时候,他们会在房间的角落里,沙发上静静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事——大人脸上的表情、说话的口吻、父母之间关系是否融洽等等,这些被观察吸纳的事物通过大脑记忆储存在孩子脑中,虽然他们的思维处理能力还不像成人那么健全,但初步的总结会给他们一个基本的暗示——“妈妈在生气,我还是少惹她为妙”、“爸爸妈妈吵架,爸爸胜利了,妈妈害怕爸爸。”
他们总结的这些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对孩子自己的判断而言却是唯一的。一旦孩子的判断力发生偏差,就会使他们主观想法也发生偏离,最后以令人费解的行为表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亲子间的有效沟通那么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父母能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及时纠正他们错误的价值观,就能防止孩子行为进一步的偏差,做到防患于未然。
活泼外向的孩子很少需要父母针对性的引导,他们的性格决定着他们能轻易说出自己的想说的话,许多“童言童趣”也是这些活泼开朗孩子的杰作,而内向的孩子也因为性格的原因,“述说心理”的这个重要阶段被自己不知不觉删去。很多妈妈问我,怎么才能让内向的孩子吐露心声呢?在我们儿童自由绘画乐园中,接收了很多内向的孩子,通过自由绘画训练和心理解读,使这些内向孩子开始学会表达和表现自己了。孩子们常常在画室中一边创作一边用语言描述画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景,甚至还有故事情节,其实这就是他们正在述说自己的内心,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果父母还以孩子安静、不说话为傲,鼓励孩子发展不爱说话的性格,从不与他们沟通交流,那内向导致的错误思想就不能得到家长及时更正,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心理缺陷,后悔莫及。所以“家有静孩”的家长不妨让孩子进行自由绘画,因为绘画本身这个行为动作就可以帮助孩子发散内心情绪,表达内心想法,如此循序渐进地加强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行为出发点,不但能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还对亲子间加深亲密关系益处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