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老师如何当好孩子“登山时的拐杖”
■李郦
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学生最近正轰轰烈烈地研究着大文豪苏轼,大数据和思维导图令人“目瞪口呆”,惊叹之余,人们不免担忧:现在就做研究课题,对小学生是否是“放卫星”式的拔苗助长? 其实,只要老师和家长引导得当,小学生做课题可以大有作为。
小学生做课题未尝不可
首先,不要害怕让小学生做课题。《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在“课程理念”中强调:“语文课程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接受性、体验性、研究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其实,一提到课题,我们不要马上将之与“学术性”“专业性”等“高大上”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其实,国外小学生早就开始做课题了,孩子们通过师长的帮助,借助各种资源,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带着问题意识主动学习,勇敢探索着自己感兴趣的世界。而且,小学生的课题也不用在乎研究的结论有多正确高深,关键在于团队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
说到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知识不再是老师口中的标准答案,而是自己找到的“所罗门的宝藏”。对于孩子来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自己发现知识的真谛更值得喜悦的事呢?孩子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了,学习就真的成为了自己的事情。
我们也不要轻视小学生做课题的能力。有人说,《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 《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等课题,如果没有所谓的“清华爸爸”,区区小学生真能完成这么复杂的课题研究吗?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提到,孩子们从三年级开始就进行各种课题研究了,如“种子生长日记”“地铁雾霾影响”等,这些都是符合小学生观察能力和认知水平的探究活动,也是需要孩子们努力“跳一跳”才能够到的“更高的树枝上的苹果”。经过三年的训练和实践,相信他们做课题的能力一定比从来没有接触过此类实践活动的孩子强得多。
在“好玩”的课题中主动学习
网络上对小学生研究课题的质疑,主要是对研究形式的质疑:是否一定要用到“流行炫酷”的大数据? 是否一定要用到繁体古籍这样专业的研究文本? 孩子的课题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是成人学术研究流弊的映射,如果仅仅停留在技术操作层面,不能静下心来真正阅读文本、走近研究对象,那么不仅研究活动收不到效果,也会让孩子看低成年人的研究工作。
然而,清华附小学生的苏轼研究是有阶梯性的,在课题研究中,画一画研究对象的肖像、临摹一下研究对象的书法作品等都是很好的尝试。学校低年级学生从阅读作品入手,高年级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本身也是循序渐进的安排。
小学生的研究,说白了就是“玩中学”,因而课题研究应该更“接地气”、更“好玩”一点。笔者就对其中一个名为 《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的课题很感兴趣。“东坡肉”本来是被人嫌弃的售价低廉的肥肉,只因苏轼经济拮据,无奈“变废为宝”,结果成为一道名菜。《后杞菊赋》 里绕着城墙寻找食物的苏轼是如何在困窘中写出“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的洒脱句子,值得孩子们思考体会。当“小吃货”们遇上“大吃货”苏轼,看一个遭贬之人如何在困境中给自己“找乐子”,不仅能看到美景和美食,而且也能真切地体会到苏轼人格的伟大。以后遇到困难,只要想起苏轼的选择,孩子们的情绪也会高昂起来:没有什么是吃不能解决的,一顿不够就吃两顿!这样的课题做下来,既有知识的学习,又有情感的体验,就算研究内容不够学术,最起码又快乐又有人间烟火气。
当然,课题研究虽然好,但也不要强迫小学生做课题。课题必须从自己的想法和兴趣出发,这样课题研究才会有个性、有生命。清华附小“人人有课题”的要求,虽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实际上却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强扭的瓜不甜”。对那些暂时没有什么想法却要硬做课题的孩子来说,不妨让他们自选其它作业类型,比如写一篇与苏轼相遇的想象作文。也许在想象的过程中就会有乍现的灵感,成为开展课题研究的契机。
小学生课题需家校正确引导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提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生做课题也是为即将到来的初中阶段学习做准备。
窦桂梅校长强调广泛阅读,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眼界,这又与目前高中阶段正在倡导的“整本书阅读”的学习模式不谋而合。小学生做课题,正是对课堂的超越,对老师的超越。
小学生的独立研究,其实并不容易,也不完美。评论家要呵护这些可能诞生天才的“嫩苗”,家长和老师也要甘为人梯,做孩子的“拐杖”。但要注意的是,这根“拐杖”应是登山时的助力器,而不该是骨折时的代步工具。
师长们首先要教会孩子最重要的学术诚信和规范。不是自己的观点,一定要注明出处,剪刀加糨糊的“拿来主义”,在最开始就要坚决杜绝。路子正了之后,还要帮助孩子区分“真问题”和“假问题”,不做结论先行然后拼凑证据的假研究。师长也要帮助孩子去掉拿腔拿调的“学究气”,让他们说自己的童真趣语;更要引导孩子选取符合小学生认知能力的研究对象,而不是纠结于成人的研究视野。说到底,师长们要有一个“儿童本位”意识,让小学生做“真正”的小学生课题,而非成人课题的缩小版。
清华附小的孩子们为了做课题,逛书店、看展览、做采访、做调研,也尝试接触最前沿的学术资讯,如果师长们可以做到上述几点,谁说这样的小学生课题研究不是大有作为的呢?
(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