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倾听·笔会精选丨金晓东:汉棠盆 掌中珍
深秋时节,日丽风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先生,举办了生平第一次紫砂精品个人展览,并将自制留存的一批紫砂花盆结集《汉棠盆》出版。
《观自在——徐汉棠紫砂大展》在宜兴新建的博物馆展出首日,我出席了开幕式,当跨进足有两千平方米的展厅,就觉得置身紫砂艺术的珍宝馆。三百七十余件展品琳琅满目,精妙绝伦。
八十六岁的徐汉棠是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的第一位入室弟子,在技艺上得其真传。他制作的紫砂茗壶,无论是传统器型,还是创新形制,风格洗练精巧,端庄秀丽,饮誉海内外。展厅中陈列的他的代表作有石瓢壶、虚扁壶、龙宫宝灯壶、菱花提梁壶、碧海明珠壶、古兽窥今壶、岁寒三友壶、灵芝供春壶、四方冰纹壶等等,满眼砂壶名器,欣赏后令人叫绝。
左:三足青铜鼎盆 右:晋砖盆 徐汉棠制
令人感到惊喜的是,二百来件“汉棠盆”这次也首次面世展出。这些紫砂花盆,大则十厘米,小至二厘米,以小型、微型居多。大者可手握,掌上能把玩;小者置指尖,近眼可观赏。如用它们制作成迷你盆景,即可获“掌中诗画、指尖园艺”之效果。
遍览汉棠盆,约有一百来种款式。砂盆器型之繁多,用泥色彩之广泛,制作工艺之博精,无不蕴含着大师抟砂成金的作品意蕴和审美取向。以形制来看,如百卉含英,各显奇姿;以泥色来看,也是多彩纷呈,美不胜收。
驻足馆内,细赏徐汉棠精湛的紫砂盆,是一种高雅隽逸的艺术享受。大师凭借他超群的制陶功底,将中国传统紫砂技艺浓缩在寸天厘地的微型紫砂盆之中,其特定的艺术语汇和非凡的表现手法,足以使陶艺界叹为观止。
请看,两件带开片的紫砂盆十分别致:一件为《红泥三足石瓢盆》,身绘白线开片;另一件为 《紫泥四方签筒盆》,直壁修长的盆体上也布满白纹开片。这是徐汉棠巧妙地将宋代官窑瓷的天然冰裂纹移用到紫砂盆上为装饰,使之呈现一种远古自然的残缺美,为砂盆注入了浓郁的宋瓷韵味。
另两件竹型紫砂盆分外有趣:一件系《墨绿泥方竹盆》,直口直明足,在近底足的竹节处雕有两杆细枝和几片竹叶;另一件则是《紫泥横卧竹根盆》,近根一端五段竹节紧密相连,前一竹段斜口向下,近竹节处也雕有嫩枝和竹叶,中间整节竹段上开一椭圆形盆口,又以两小段细竹枝横垫做盆足。徐汉棠运用奇妙的仿生构思,随形施艺,巧雕细琢,妙趣横生。
更引人注目的是橱中那件《双色鼓钉盆》。该作品用上等大红袍泥料做成,紫泥回纹口,腹部缀以白瓷鼓钉,项肩塑紫泥两辅首,各衔段泥贴环。盆色油光红亮,娇艳醒目,似渗漫喜庆瑞祥之气。小小一盆集三种泥料和四种装饰形式于一身,弥足珍贵。
再看那件《紫泥铺砂方斗盆》,形如一只倒置的四方升斗,口小底大,面铺粗砂金黄似桂花,熠熠生辉。斗身四棱及底周均呈小圆角线,底面四角为兜角浅足。盆壁浑厚,整体器型稳重大度。
制作难度较高的应数那件《紫泥菱花蒲包口三足盆》,它形如菱花,属筋瓤货。盆体充盈饱满,十二条凹形筋线,优美挺括,繁而不乱。盆的蒲包口极具功力,同样呈菱花状,和盆身对应契合。盆以三足支撑,花盆泥料细腻如玉,包浆凝厚莹润,实为异常难得之陶艺上品。
最具看点的是这件《铺砂青灰泥三足洗形盆》,该盆略收腰,口微漂,口沿较宽呈凹带状,器身中下部饰凸线腰带,与底足凸线相呼应,三足塑仿青铜器回形夔龙纹,做工精细,整件器具静雅隽永,富蕴书卷气。此盆用料为铺砂紫泥,在烧制过程中发生窑变,又经后期悉心保养,外盆面渐变成极其漂亮的青灰梨皮纹理,细小的段泥颗粒,匀撒其间,熠熠闪烁,妙不可言,真是“天赐而成”。此盆仅做单只,为孤品,是大师自认为最得意之作。
陈列室里可圈可点的紫砂盆精品还有不少,譬如《紫泥晋砖长方盆》:砖形盆侧壁镌“太康四年柯君作砖”八字篆文,盆形简洁古朴,具有浓厚的金石气韵。《段泥牛首杯形盆》:泥色土黄,牛头部光素不雕,仅口饰回纹,形象生动逼真。《紫泥随形梅桩盆》:信手捏塑而成,老桩新枝,梅开数朵,朴拙有古意。《青铜鼎式盆》:用段泥制成,仿青铜三足鼎,平口,足尖一圈回纹,盆身刻一周带状饕餮纹,显得古雅华美。《长方如意回纹盆》:料用红泥,长方平唇口,外沿刻回纹,束颈,圆肩,腰部微隆急收,底部如意云足秀美显眼。
耄耋之年的徐汉棠眉发银白,精神矍铄,他在陈列馆里告诉我,这些小型、微型紫砂盆是他在1967年至1977年,用了整整十年时间,精心创制而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沪上的微型盆景已然流行。它以植物、山石为主要素材,以凝练、浓缩、夸张的手法,在限制的极小空间里形象地表现了盆栽之美,做到“寸木有情,片石有致”,淋漓尽致地抒发了独特的艺术情趣。由于当时上海居民的住房都不宽敞,家中不宜放置大型盆栽,于是微型盆景应运而生。
大师记忆犹新:当年,因制作盆景“一盆二景三几架”的需求,上海盆景协会到宜兴紫砂厂订制一批由徐汉棠设计的小型紫砂花盆,从此徐汉棠开始为该协会的几位微型盆景制作者做起袖珍花盆。当年,徐汉棠为他们制盆,纯然是出于兴趣和友情。一是他本人喜爱盆栽,以盆会友可以交流盆景制作经验,二是他打算拓展自己的陶艺领域,不仅仅局限于制壶。所以徐汉棠对此相当投入,做了很多紫砂盆,全部送给他们,未曾收取一分钱。上海盆景协会的几位朋友也回赠一些日常用品。那时大家月薪较低,民风纯朴,双方合作比较愉快。据后来几位得盆者统计,徐汉棠共为他们制盆近三百只,品种有二百五十种之多。
一般人认为,制作微型紫砂盆省料又省工,应该比较容易。其实并非如此,一只小盆的形制、结构、比例和大盆毫无差别。在施以线条、花纹、雕塑等手法时,由于形体微小,其制作难度往往超过同样造型的大盆。所谓体小形不变,观小件而能见大器之神貌,这才是制盆高手的绝艺本领。徐汉棠在多年的制盆过程中,充分吸取前人的制盆艺技,加以自己的创新理念,熟练地运用变幻无穷的制盆技能,创制出了匠心独运、百态争奇的花盆佳品。
几年过后,“汉棠盆”不但在上海声名鹊起,在国内也盛誉远扬,至后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广州交易会) 上,“汉棠盆”更是成了我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紫砂客商竞相争购的抢手货。
紫砂花盆为种植树木花卉之容器,它源于宋代,盛于明清,延及民国至如今。紫砂花盆,古朴典雅,透气渗水性能俱佳,深受人们青睐,用砂盆种花木制盆景蔚为风尚。世间有需求,制盆名家高手也就辈出不穷。然而,历代紫砂花盆的形体一般都较大,造型和纹饰等大多沿袭前代,变化不多。当今的紫砂盆也基本继承传统风格,具有创意的委实不多。这也恰恰反衬了“汉棠盆”,无论在形制、泥色、装饰、创新等诸方面,尤其在器物微小造型上确实是超越先贤,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先生誉之为“前无古人,未见来者”。
徐汉棠为人一贯低调,诚实勤恳,惜言如金,一辈子就默默地做着静水深流的紫砂陶艺一件事。他年复一年含辛茹苦地创制、积累着自己的紫砂作品,终于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他还一丝不苟地将它们分门归类,建立了它们的“档案”。大师对自己的作品珍爱有加,视如生命。前些年,在商品经济大潮席卷紫砂行业的情况下,面对不断膨胀的物欲喧嚣,他以内心的淡定和从容,将自己倾注了大半生心血和创造力的结晶———二百件紫砂盆和一百把紫砂壶,完好又系列化地保存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体现了大师对一生钟爱的陶艺事业的坚守,也是对艺术的尊崇。
说到徐汉棠钟爱自己的紫砂作品,在这里还得讲一个整批“汉棠盆”从台湾回归徐门的故事。2002年底,我接到徐汉棠长子徐达明的电话,他告诉我台湾茗壶收藏家江庆书先生手里一批“汉棠盆”有意转让,家父很想回收这些旧作,问题是徐家没法直接与江先生联系,另则卖主开价不低。正好江先生和我还算熟悉。我与江先生通话后,确定这批紫砂盆正是上海盆景协会那几个人的旧藏,并摸清这批“汉棠盆”的确切数量是138件。谈及出让形式和售价,江庆书坚持要整体转让,并说价格不能再降低。紧接着,我多次与江先生通电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儒雅善良的江先生终于同意降低约三成半的价格相让。2003年农历正月初十,对于徐汉棠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江庆书带了一整箱“汉棠盆”专程从台北来到宜兴,最终把它们交到汉棠大师及次子徐维明手上。徐汉棠在清点接收这一件件亲手创制的作品时,其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事后,汉棠大师告诉我:“当这批紫砂盆回归到我的家里,就好像与离别近半个世纪的儿女意外重逢,真是欣喜若狂,热泪盈眶!”
徐汉棠的袖珍紫砂花盆之所以精妙卓绝,完全植根于他对民族文化的忠诚恪守,也得益于他对紫砂艺术的实践感悟和精研妙用。这些存世量相对不是很多而且不能复制的紫砂盆作品,越来越显示出夺目的闪光点,其价值早已超出它的实用范畴,成为人们一致公认的艺术珍品和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追逐目标。
紫砂汉棠盆,寸厘掌上珍。徐大师这些形小式微、巧夺天工的紫砂花盆,永远是盆艺界说不尽的美好话题,也是宜兴紫砂艺苑里一簇绚丽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