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创业的黄金时代,“互联网+”的浪潮汹涌来袭,风投公司遍地开花。有人戏称,中国每分钟诞生八家公司,但有调查显示“90后”学生创业失败率却高达95%。
的确,创业是一条不错的实现梦想之路,但它远没有想象中容易。“90后”大学生不仅人生经验不够,在资源、人脉、资金、行业经验、对商业模式的认知上还有所欠缺。
“90后”学生创业的话题这几年被广泛提及,然而创业这件事却不是光凭一腔热情就够了。
上海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强烈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Google杯”第十九届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决赛顺利落幕。学生参赛热情高涨,共23个院系、131个团队、700多人报名参加。
在东华大学,2016年才投入使用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尚创汇”一年中已受理项目申请53个、企业申请41个。如今入驻企业38家,在孵企业28家。
随着上海加快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上海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屡创新高。据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16—35岁的青年创业者群体一直稳定维持在12%左右。在上海,青年群体可说已成为创业的主力军,而其中高校学生是最具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的人群。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团委副书记、创业学院院长助理姜伟说:“现在的孩子们家境殷实,有精力、有勇气,在职业选择上他们更愿意听从内心、坚持自我、兴趣为上,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
创业项目应与专业知识结合
记者调查发现,高校学生的创业项目中,失败率较高的项目多与学生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创业项目定位于简单、流行、有一定创意的小型餐饮店或礼品店。没有专业技术含量的项目,门槛虽低,但竞争更激烈,学生创业者很容易失败。
上海东华镜月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市科技创业导师李俊说,鼓励大学生创业,不是简单地做点小买卖赚钱。“学生以专业见长,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能得到长远发展。”
在以服装与设计专业见长的东华大学,学生们在选择创业时往往会倾向于文化创意类。在该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中,目前在孵28家学生企业中,文化创意类企业近70%。
而在本届 上海交通大学“Google杯”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计划类金奖的项目是出自农业与生物学院的《“农宝”车载自热式生物质热解制油装置》。项目负责人、农业与生物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董祝君说,“农宝”致力于寻求一种与农户共赢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新模式:通过热解技术,将农废就地转化为高附加值生物燃油和生物炭。“创业项目与专业知识密切结合,让我们有了更好的抓手,做起来也更加容易。”董祝君说。
高校助力学生创业
创业是一件厚积薄发的事情,即使获得融资的“90后”海归也有不少在创业浪潮中败下阵来,更不用说没有经验、资金与人脉的普通大学生。上海高校纷纷成立创业学院、孵化基地助力学生开展创业。
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为在校创业大学生和创业校友提供全程创业指导服务,通过开展导师一对一咨询面谈、创业政策宣讲、培训讲座、创业者沙龙等形式为学生答疑解惑。
由同济大学团委运营的同济创业谷在学生中“名气很响”,创业谷通过打造“互动性的能力提升平台”“开放型的种子培育平台”“陪伴式的导师辅导平台”“多元化的梦想放飞平台”等,促进学校学科链与社会产业链有序对接,逐步形成课堂教育与实践的联动发展。
东华大学“尚创汇”同时运营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东华大学分基金会,基金规模为1200万元。截至2017年12月,分基金会累计资助49个项目,资助总金额920万元。
有了名师加持、高校护航,学生企业成功孵化几率大大增加。上海复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创业孵化部主任桂老师告诉记者,创业遇到困难时,学生不应盲目改变方向,要多学习和请教有经验的创业者,善于反思过往的经验教训。“作为指导老师,我们一直坚持‘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理性创业’,在学生阶段可以是积极尝试创业,体验创业经历,积累创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