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见过红军,这位画家后来参加了列宁格勒保卫战

2018-01-19信息快讯网

儿时见过红军,这位画家后来参加了列宁格勒保卫战-信息快讯网

《红军来了》 (1961)

苏联时期的许多优秀美术作品,对于中国现当代油画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其中“莫伊谢延科”这个名字,随着20世纪50至60年代中国本土画家的成长,在他们的心路历程中早已积淀为一种珍贵的文化记忆,演化一种发乎内心的情感寄托——莫伊谢延科的《红军来了》《甜樱桃》《同志们》《胜利》《通讯兵》等一批耳熟能详的军事题材佳作,曾为那个时代的无数美术爱好者、工作者们争相关注、临摹。

19日,这批经典之作跨越半世纪,从俄罗斯来到上海,与中国观众相聚在刘海粟美术馆的“国立俄罗斯博物馆典藏——莫伊谢延科作品展”。

儿时见过红军,这位画家后来参加了列宁格勒保卫战-信息快讯网

《自卫军》 (1959)

莫伊谢延科以富有表现力的现实主义画家著称,其作品尤以军事题材闻名。上世纪70年代后,他和梅尔尼科夫、阿尼库什被并称为“列宾三巨头”。莫伊谢延科1916年生于白俄罗斯,1936年考入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后留校任教。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他作为民兵参加了列宁格勒保卫战,不久,转入第三轻骑兵团。战争期间,他目睹人民的悲欢离合,饱尝集中营的恐怖,也享受到最后胜利的喜悦。这些经历都给莫伊谢延科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红军来了》是莫伊谢延科的成名作与代表作。这幅作品描绘的是莫伊谢延科童年的感受:一些逐匪的红军骑兵夜间突然开进一个小村,骑兵飞驰,就象电影镜头那样,人和马都在快速地流动,对面一家农舍的窗内亮了灯,一个连衣服也未穿好的小伙子从屋里跑出来,惊喜地出来迎接。近景是木栅的一侧,构图自然独特。速写一般的色彩笔触,亮处用白色,其余是朱红、蓝色,光线与空间感显得很不稳定。红军骑兵形象坚定有力,英勇豪迈。 

儿时见过红军,这位画家后来参加了列宁格勒保卫战-信息快讯网

《甜樱桃》 (1969)

记者在展览现场留意到,莫伊谢延科的经典作品大多顶天立地,画中洋溢着狂飙忽起的笔触、磅礴动感的气势、豪迈阳刚的风格、浪漫象征的表现。站在这些画作前,仿若接受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洗礼。

这些作品让人们看到炉火纯青的技法与思想心灵浑然一体,犹如一曲曲色彩的交响诗和高亢的进行曲。画面上,人民在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中表露出的信心、勇敢、激情与豪迈感人至深,他们在用流血和牺牲换来胜利与和平,建立卓越的功勋。莫伊谢延科曾这样说:“真正的艺术家应当始终体察时代的痛苦和欢乐,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时代,对待自己和同时代的人,这也就是表现了画家的自我。”

儿时见过红军,这位画家后来参加了列宁格勒保卫战-信息快讯网

《甜樱桃》 (1967)

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李超看来,莫伊谢延科的军事题材作品,演绎重大主题,彰显保家卫国的主调旋律,无形中承担起国家记忆,而被赋予崇高光环,升华至艺术史诗般的华章。这种主题性的精神力量,幻化出艺术家艺术创作多样的激情,在真实与联想之间,凝练出现实主义的历史叙事体格。他认为莫伊谢延科的艺术应予今天我们的艺术创作以启示,“葆有民族情结、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致力于历史性绘画当代转型的思考与践行,与时代繁荣与国家建设同步共生。”

展览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刘海粟美术馆、全山石艺术中心、宁波美术馆主办。展至1月30日。

作者:范昕

编辑制作: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展方供图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