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师曾、潘天寿并称为“吴昌硕三大高足”的是谁

2018-01-26信息快讯网

与陈师曾、潘天寿并称为“吴昌硕三大高足”的是谁-信息快讯网

▲王个簃《洞庭丰产》(1958)

海派书画巨擘吴昌硕公认有三大高足,一是被白石老人视为伯乐的陈师曾(1876-1923),二是去年京杭两地爆款展览“民族翰骨”的主角潘天寿(1897-1971),三是王个簃(1897-1988)。今起至2月4日,王个簃书画精品暨文献展亮相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展览汇集王个簃各个时期的书画印精品100余件,以及丰富的文献资料,全面展示这位诗书画印尽得吴昌硕真传的艺术家风采,同时让人们得以窥见王个簃或许被忽视的随时代、心路而异的创作之“变”。

 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艺术“全才”

上海美专国画系主任、上海中国画院第一任副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头顶这些耀眼的光环,王个簃的国画、篆刻、书法作品很是引人关注。事实上,他的诗文亦颇具风味,时常与其书画印融于一身,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与陈师曾、潘天寿并称为“吴昌硕三大高足”的是谁-信息快讯网

▲王个簃《喷香米饭》(1963)

与陈师曾、潘天寿并称为“吴昌硕三大高足”的是谁-信息快讯网

▲王个簃《一枝枫叶红于秋》

且看这些他在画作中信笔题写的诗句:

题《蝌蚪》:闲来泼墨为蝌蚪,却忆儿时嬉水滨。画稿从来随处有,何必点划效前人。

题《山水》:石根盘细涧,路背见遥山……

题《桃花牡丹》:人道牡丹真富贵,谁知梅占百花魁……

王个簃更全面的诗文则被收录在两年前出版的《霜荼阁诗——王个簃诗稿全集》中。

王个簃学诗甚早,他用于诗的时间、功力不亚于画。早在中学毕业在南通一所小学任教期间,他就开始写诗了,还不时跟着国学大师徐益修到朋旧家吟诗雅集,在旁抄写,得益良多。27岁拜入吴昌硕门下之后,他更是苦心攻读古体诗、近体诗,累积起深厚的传统根基。美术史论家丁羲元这样评价王个簃的诗作:“早年之作,力追工绝,多有长歌古调之制,意在杜诗苏诗之间。中年篇章,则肆意而发,慷慨当歌,而诗律趋于工细深密。至晚年则又转入平淡自如,通俗入味,率意而成,出口皆诗,不求深而自有深味矣。”

85岁以后的艺术创作仍能面目为之一新

与陈师曾、潘天寿并称为“吴昌硕三大高足”的是谁-信息快讯网

▲王个簃《田园风味》(1958)

王个簃被视为极肖吴昌硕的一位弟子。诗书画印皆佳,绘画颇具金石之气,书法深得篆籀古意,这些用以形容吴昌硕的关键词,同样适用于王个簃。人们或许没有看到的是,王个簃的艺术面目始终随时代、随心路历程而变化。对于创作,他曾这样说道:“创作要有自己的强烈的主观意念,接受传统,又要丢掉传统,观察生活,又要丢掉生活。这个‘丢’字不是说从此不要传统不要生活了,而是从胸有成竹——生活中来——到胸无成竹,进入创作的忘我境界,神与物游,追求意境。”数十年来,他的艺术实践也恰恰印证着这样的轨迹。

与陈师曾、潘天寿并称为“吴昌硕三大高足”的是谁-信息快讯网

▲王个簃《芦荡红英》(1965)

新中国成立之后,王个簃曾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创作出不少富有生活气息的国画新作。如《蚕茧图》《勤俭持家》《雨花石》《油菜花》《三秋收获》《小米黄豆》《粮棉丰收》《元麦新蔬》《紫菜黄柚》等,都是笔墨紧随时代的代表。

与陈师曾、潘天寿并称为“吴昌硕三大高足”的是谁-信息快讯网

▲王个簃《长白初秋》组画

上世纪80年代,步入85岁高龄之后的王个簃作品面目为之一新。以情景入画,是王个簃晚年灵感所至。比如86岁时他曾创作过一组《九寨沟风光》,画九寨沟松鱼、竹鸟、杜鹃、山水等。这些风物景致其实都是当时王个簃在电视上所见的,但触景生画,他有感而发,大胆落笔,诗意之郁勃而形诸笔端,清一色的横构图,色彩明快浪漫,甚至颇有几分油画的感觉。又如《长白初秋》组画,构图均为方形,用色则明显吸纳了表现主义的手法,并将花卉放入山石全景中表现,让花鸟回归大自然怀抱,这样的彩墨交融出斑斓、强烈的视觉效果。

王个簃晚年时期,亦常有“声画”“心画”之偶得,神与物游,妙想悟得之境界。所谓“声画”,且看《泉声画影图》,这是他从鸟声中领悟出潺潺泉水即兴挥毫画出的,令观画之人似能听到泉水之声。所谓“心画”,且看《青海湖鸟岛》《飞翔天外》,画的都是想象之景,山林、霞光、群鸟组合有序。

编辑制作: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展方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