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一轮红月亮,地上“路边天文”正热闹

2018-02-01信息快讯网

天上一轮红月亮,地上“路边天文”正热闹-信息快讯网

▲ 申城夜空中的红月亮。

红月亮、蓝月亮、超级月亮“喜相逢”的消息早已刷爆了朋友圈,也撩拨起市民的好奇心———应该到哪里去看月亮、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下雪天是否还能见到红月亮……这么多问题该找谁解答?

答案就在你跨出家门的小区里、在随意闲逛的商场里;也在手机里、在电台广播里。上海市天文学会会员告诉记者,昨夜几乎所有上海天文社团都在路边架起天文望远镜,向路过的行人介绍天文学知识。每当重大天文现象发生时,有一群人总是“在现场”。

再冷也打消不了人们赏月的热情

红月亮、蓝月亮和超级月亮同时出现,这种天文上的巧合已经有150多年未发生过了。

昨天18时,北京天文馆率先传来好消息,云散了,已经能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夜空。19时48分,月亮左下方缺了一块,传说中的“天狗食月”开始了。随着缺口逐渐变大,20时51分,月全食阶段终于到来,此时的月亮并没有一片漆黑,而是泛出古铜色光芒;21时29分,进入食甚阶段,这是此次月全食最黑暗的时刻;22时07分,月全食阶段结束,月亮的下方开始出现光亮。

所谓红月亮就是月全食。上海天文馆建设指挥部展示教育主管施韡表示,由于红光波长比较长,受到地球大气散射的影响较小,它可以被大气折射到地影中的月亮上,从而呈现出一个红月亮。月全食并不十分常见,上一次我国境内的月全食发生在2015年4月4日,全过程都能看到的月全食还要追溯到2011年12月10日。幸运的是,下一次月全食不必等待太久,今年7月28日就可看到。

蓝月亮也不是指月亮呈蓝色,而是指是一个公历月中的第二个满月,由于难得一见,难和蓝读音又相近,因此成了“蓝”月亮。超级月亮倒是十分普遍,月亮运行到近地点附近,看上去个头就会大一些。

天上一轮红月亮,地上“路边天文”正热闹-信息快讯网

▲ 申城夜空中的红月亮。

尽管晚上的室外气温逼近0℃,也阻挡不了人们观看这百年一遇奇景的好奇心。据悉,20时左右,上海临港地区的云层稍稍散去,月亮率先露脸,21时05分,上海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月食,21时30分左右,许多地方陆续传来市民拍摄的红月亮照片。

“路边天文”传递科学的理性

两天前,天文直播圈的“老面孔”、上海天文台科学传播室高级主管汤海明已经在朋友圈发起36小时倒计时。直播月全食,汤海明有两套设备:一台高精度的专业天文望远镜和一台广角摄像机,前者能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月球上的环形山等细节,而后者能将月亮升降的轨迹囊括在一个画面中。

昨天18时刚过,同济大学天文学会副会长朱昌德就将一架天文望远镜摆在了校园路边。他说,月全食是最常见的天文现象之一,在天文爱好者眼里不算稀奇,真正会对月全食惊讶的是路人,这也使他成为“路边天文”坚定的执行者。

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秘书长郭纲正也在小区里带领30多个孩子和30多位家长一起看月食,他还准备了“什么是月食”“古人怎样描写月食”等16个问题。

“路边天文”更大的意义在于帮助你解读景色背后的理性知识。所以尽管月亮女神不“露脸”,上海电台科普节目主持人旭岽和施韡仍然可以在节目畅谈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是如何从月食推断地球是圆的;人们又是如何通过地球在太空中形成的影子,得出地影和月球直径大小之比为2.5:1,从而进一步可以推测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理性的光芒可以冲破云层,穿越古今。

“宇宙虽然浩瀚无边,但又是有理性的,所以天文现象才这样让人着迷。”旭岽说,这也是“路边天文”想要传达给市民的。

编辑:朱颖婕

摄影:汤海明 袁婧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