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脸庞都是故事,每个村庄都是历史
寒冷的日子里,看法国出品的纪录片《脸庞,村庄》,内心有一种几乎难以言表的喜悦,并让很多思绪一下子涌入脑海。
影片让我在寒冬里看到了法国夏日田野柔和的光线、被狂风吹乱的向日葵、海边那一抹永不褪色的灰,充满笑意的各式眼睛,以及那些能长期保留或也会转瞬消失的大照片。但更为让我赞叹的是,我看到了一个老年人和一个年轻人敞开的心怀,听到了他们相互之间有声和无声的对话。他们真的是用内心的诗歌和画面酿成了一部极其出色的影片,当然影片也不乏他们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一老一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对普通人的无比尊重,使这部优美的纪录片成为过去一年中世界电影的一颗珍珠。
影片中的老年人就是法国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拍这部影片时,瓦尔达已经是88岁了,她虽然两眼已经朦胧,双腿也没有当年的力度,可她完全还保留着珍贵的童趣并不断产生创作的新意。她这次遇到了一个长得非常像电影大师戈达尔的年轻人,他就是永远戴着墨镜的街头艺术家JR。他们俩决定开着JR的拍照的小货车,寻找那些普通劳动者,把这些人的打印出来的巨幅照片贴在房子和其他的地方,同时也记录这些人对照片的反应,特别是他们的态度和表情。
他们开着车随意地往法国北部出发,不断地寻找他们想拍照的对象。在一个小镇上他们发现了一个在咖啡店打工的普通女子,当她的照片挂在很多人要经过的街头墙上时,市民惊呆了,欢愉了,这位女子的孩子们也感到从未有过的自豪。当他们发现了一个从没有完工的度假村时,他们把附近的居民都找来,把他们的照片贴在那些还能用的墙上,使这个废墟变得生气勃勃。他们要做的就是要把日常的脸庞放大,并放到很多人都可以看到的地方,而他们的目的,正像片中一位劳动者所说:“艺术能让人感到神奇!”
当然,如果只是一味地寻找可以拍摄的对象,只是把巨幅照片贴放在合适的地方,这部电影很可能就只是一个技术活。但这两位编导的出众之处,是他们的拍摄过程成为了相互之间从陌生到熟悉,甚至亲密的过程,正是因为这点,他们能以不同的视角和思考作为影片的支撑点,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呈现共同的想法,使这部影片成功地成为记录回忆和经验的试验和证据。
影片最让我难忘的是三个场景。海边的那一幕是向故人致敬的作品。瓦尔达曾是个摄影家,年轻的时候有一个叫盖的年轻人常当她的模特,她给他拍过许多照片,盖后来也成为摄影家,只是已经去世。瓦尔达和JR在一段很荒凉的海岸边看到了当年德军留下的一个碉堡。他们决定把盖过去的一张照片贴在上面。因为碉堡离海很近,他们只能在退潮的时候完成这个作品。盖的照片温馨安静,用瓦尔达的话来说就是像个摇篮中的孩子。第二天涨潮的时候,照片完全被水冲走了,但对这两位艺术家来说,这并不是什么令人痛苦的事情,他们深知自己也如消失的照片,也是海风中的尘埃,也会转瞬消失。也因为他们已经用新照片记录了盖,还有他们自己,他们完成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摄影艺术的致敬。
码头的一幕也非常令人赞叹。JR认识在码头上工作的许多男人,他一开始是想把他认识的人的照片贴在那些集装箱上。可瓦尔达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要用这些码头工人妻子的照片。JR觉得这个想法非常精彩。他们先是采访了三位妻子,发现她们自身也是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拍下了她们的照片,把照片贴在巨大的集装箱上,而且还让她们三个人坐在敞开的集装箱上,谈一下自己的感想。这三个女人都非常理解自己的丈夫,也为他们的工作感到自豪。坐在集装箱上她们共同的感受则是非常奇妙,又极其自由。对瓦尔达来说,女人从来就是图腾,她同JR用这些巨幅的女人照片和她们极其放松和舒服的姿态向世人宣布了这点。
最后一个场景出现在一辆运货的火车上,这是JR的创意,他拍下了瓦尔达的脚趾和眼睛,并把巨大的照片贴在火车上。他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让瓦尔达多看一些外面的世界,也就是让她的脚步跟上自己已经无法继续追随的世界。这一幕之所以令人感动,是因为这样的想象力已经超越了他们个人,成为引起他人想象力的手段,所有看到照片的人一定也会想起自己和他人的眼睛和脚趾,会在自己的联想中创作出新的画面。
这一纪录片中有许多向过去的电影人致敬的场面,而且有着像故事片那样的悬念,这一悬念也与电影大师戈达尔有关。影片的结尾,瓦尔达带着已经成为亲密伙伴的JR去瑞士看望戈达尔。本来是一个美好的约定,却被戈达尔捉弄了一番,当然他的用意也不一般:不见了吧,还是个人继续个人的创作吧! 也许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有点失望的瓦达尔和JR坐在湖边,瓦达尔回忆起当年和丈夫及朋友在这里的场景。这时JR终于摘下了眼镜,让瓦达尔看到自己的眼睛,这肯定不是为了安慰她,而是传递了无法描述的爱意。瓦达尔谢谢他,而JR的回答则是:我看到了你的眼睛是那么的清澈。在瓦尔达的提议下,这两对清澈的眼睛望着那清澈的湖水,而我的眼睛突然也涌出清澈的泪水。是啊,每个脸庞都是一个故事,而每个村庄都是一段历史,无论是悲喜还是离合,记录下的故事和历史就会成为永恒。谢谢这两位出色的艺术家!(作者为知名剧作家、翻译家)
编辑制作:卫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