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记忆里消逝的大自鸣钟 一起回到1926年

2018-02-12信息快讯网

 

老上海有句骂人的口头禅“钟桑”,但很多人不晓得这个词语的由来,那今天就要追根溯源,带领大家回到1926年。

1926年公共租界老勃生路(今长寿路)、小沙渡路(今西康路)交叉口的道路中央,建起一座钟塔,人们称它为大自鸣钟,这就是上海滩远近闻名的“大自鸣钟”的由来。修建这座钟不是为了方便报时,而是为纪念已故的川村利兵卫,就是他枪杀纱厂工人顾正红的日本人,为表彰其为租界的税收做出的贡献。

   川村利兵卫因此被老上海人戏称为“钟桑”,桑在日语中是先生的尊称,“钟桑”这个词表面上看不到任何的贬义,但一语双关,在中文里“钟”通“终”,也暗含送终的意思。之后随着淞沪抗战的爆发,“钟桑”成为日本鬼子的代名词,特指畜生,遂成为上海话里的顶级骂人话了。

上海记忆里消逝的大自鸣钟 一起回到1926年-信息快讯网

大自鸣钟老照片

上海记忆里消逝的大自鸣钟 一起回到1926年-信息快讯网

遗址位置

“大自鸣钟”当时在沪西地区属于第一高层,站在塔顶遥望苏州河,所有日本内外棉的纱厂一览无余,均在视野之内。钟塔高14米,平面成方形,顶层四面均嵌有钟面的大时钟,每隔一刻钟,即“叮咚”报时。以前,中国的工人当中,几乎没有工人家中有财力会拥有钟,更不可能拥有表,这只“大自鸣钟”就时刻提醒工人上班时间。久而久之,大自鸣钟也就成了这一带的地名。

上海记忆里消逝的大自鸣钟 一起回到1926年-信息快讯网

上海记忆里消逝的大自鸣钟 一起回到1926年-信息快讯网

解放后内外棉按原序号改名为“国营上海纺织×厂”,如原“内外棉第一厂”就是“国棉一厂”1958年这座纪念日本经济侵略的“功碑”被拆除,但“大自鸣钟”名称仍被沿用。从“大自鸣钟”开始,长寿路地块逐渐成为普陀区,甚至全市有名的商业和住宅区,后来,再成为了现在大家都熟悉的“长寿路商圈”。

当时沪西居民上街购物都到“大自鸣钟”去。至解放前夕,大自鸣钟附近共有400多家商店,其中不乏恒大布店、聚兴园酒菜馆、四如春面馆、老宝凤银楼、仁厚堂国药号(后为民康中药店)、福源盛米号(后为普陀区第六粮店)、同大昌百货店(后为同大昌文化用品商店)、沪西浴华池、正泰五金店(后为上海市第六五金商店)等知名品牌商家。

在网络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大自鸣钟”成了文艺青年淘宝的天堂。从欧洲各种音乐厂牌的CD到黑胶唱片,再到各国艺术片、禁片、地下电影的DVD,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些二手电子品的交易铺,实则却涌动了各种“活色生香”的文艺流。后来,“大自鸣钟”被缩略成了四个字母:“DZMZ”——这个网络暗语,在沪上网友中间心照不宣,它也是一个符号,一个文化符号。"去董家渡买布料,去大自鸣钟淘片子;到文庙淘旧书,到铜川路吃海鲜"。

上海记忆里消逝的大自鸣钟 一起回到1926年-信息快讯网

今非昔比,很多建筑都被改造了,但是存在于两代人记忆中的“大自鸣钟”,也许会尘封在历史档案中,但它作为一个历史上的商圈符号,会永久被铭刻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