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灶打水、理发店烫头…老底子徐汇人有哪些“海派”年俗?

2018-03-02信息快讯网

 

近年来,上海的年味渐淡

逛街置办年货变成网购

年夜饭变成了下馆子吃一顿...

但是,老底子的上海人可不是这么过年的

吃年夜饭、闹元宵、剪头发…

上海人过年花头精也蛮透额

“上海过年的年俗,有着海纳百川的胸襟。”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孙琴安说。上海的年俗十分多元,既有中国各地年俗文化的交汇,又有中外年俗文化并存的影子。

以徐家汇老城区为例,徐镇老街和华山路商业街,就留存着几十年前徐家汇的年俗记忆:老街、老虎灶、老照相馆、老宅等,串联起一幅中西结合的海派年俗生动图景。

老虎灶打水、理发店烫头…老底子徐汇人有哪些“海派”年俗?-信息快讯网

昔日徐家汇全景,左上角的就是华山路

让我们穿越到过去的徐汇区

逛一逛老底子的华山路

找回些许年味

在孙琴安的记忆中,以前华山路两旁,分布着餐厅、理发店、杂货店、妇女用品商店…琳琅满目,涵盖了过去上海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过年时的华山路尤其热闹,车水马龙不可想象。

老虎灶打水、理发店烫头…老底子徐汇人有哪些“海派”年俗?-信息快讯网

昔日徐家汇人行桥

理发

每到过年,不管是时髦的理发店还是弄堂里的剃头店,都一样挤满了人。男人要理一个清爽的发型,女士则要烫个漂亮的头发。那时候,电影、海报里的明星都是烫头发的范本,女士为了漂亮要牺牲不少时间。

上海人将剪发叫做“剃头”,文明词儿称为“理发”,行家话说为“楸山头”。因为人人要理发,于是理发场所普遍设在街头弄口,称为人人需要的服务性行当。老上海的理发行业大致上可分为三类:一是理发店(不包括美容院在内),二是剃头摊,三为拎包上门。

老虎灶打水、理发店烫头…老底子徐汇人有哪些“海派”年俗?-信息快讯网

老上海理发

洗澡

烫完头,过年前还一定要洗澡,干干净净迎新年。过去家家户户没有浴缸,只能去澡堂里洗。华山路上就有一家男女浴室,每逢过年很是热闹。

浑堂是对老上海公共浴室的称谓。浑堂的水,一天一池子,所有的浴客来了都在这个池子里泡,这是延续将近100年的洗浴方式。

老虎灶打水、理发店烫头…老底子徐汇人有哪些“海派”年俗?-信息快讯网

老虎灶打水、理发店烫头…老底子徐汇人有哪些“海派”年俗?-信息快讯网

拍照

打扮漂亮后,还少不了去照相馆拍一张“全家欢”。孙琴安回忆,过去知青上山下乡时,家里经常凑不齐人,只有等到过年时全家团圆才能去照相,也因此,过去的全家福里,大家都穿着厚厚的冬衣。华山路上一共有三个照相馆,当时这条路的热闹也可见一斑。

合家欢,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全家福,一家人同时出现在一张照片里,其热融融的感觉,特别适合春节团圆的理念。

老虎灶打水、理发店烫头…老底子徐汇人有哪些“海派”年俗?-信息快讯网

年夜饭

关于年夜饭的回忆就更多了,以前大人要上班,在小菜场排队按分配买菜的都是小孩,抬头一看,周围都是同学,孩子们别提多兴奋了。买完菜回家,要炒菜、炖汤,煤球炉烧菜都来不及,怎么烧水呢?这时候,孩子们就会去老虎灶打开水,1分钱能打上2瓶。徐镇老街上就有好几家老虎灶,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店铺。

四喜烤麸、熏鱼、油爆虾、八宝饭、红烧鱼、春卷、蛋饺....上海人年夜饭没有这几道菜,就等于没有吃过年夜饭,每一道都带有新年的好彩头。

老虎灶打水、理发店烫头…老底子徐汇人有哪些“海派”年俗?-信息快讯网

昔日徐镇路老街南侧同兴菜馆

上海的年俗

有中西文化融合的痕迹

老底子的年俗说不完,在孙琴安看来,这些年俗当中都有西方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影子。比如,老虎灶就是舶来品,上海不少英式建筑里都有老虎灶。澡堂、烫卷发、小菜场、照相馆里,都有外来文化的影子。不仅如此,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年俗还是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崇尚出国旅行过年,就体现了这一趋势。

上海的“老虎灶”,据说始于19世纪20年代,由旧式染坊兼供热水演变而来。早些时候的“老虎灶”还分几个档次:小的“老虎灶”只供应熟水,稍大的“老虎灶”会辟出边上的房间兼营茶室(俗称茶馆),再大的还在屋后开出供人洗澡的浴室(俗称浑堂)。

老虎灶打水、理发店烫头…老底子徐汇人有哪些“海派”年俗?-信息快讯网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