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档案到观念史——回望中国现代设计的历程
▲《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沈榆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是沈榆先生两年前完成的著作,这是国内第一本以微观方式研究现代中国工业设计的学术专著,作者试图以实证的资料证明中国设计的客观存在。2017年,作者的《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出版,我作为这两本书的策划和责任编辑,可以说是见证了一个坚守学术信仰的中国设计研究者走过的艰辛及不平凡之路。
如果说《档案》一书是作者在创办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时,针对批量生产的中国工业产品而作的“考据”的话,那么《观念史》一书则是一部以反思为特征的深度研究之作。在《档案》中,我们看到作者试图将碎片化的中国设计史料复原;在《观念史》中,我们看到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新知识点以及不同的研究方法。正因为研究方法的不同才能得出如此有趣的观点。
在与作者共同工作的过程中得知,上述成果仅仅是其中国现代设计十年研究计划中的一小部分。作者的理想是从更广泛的视野写一部完整的中国现代设计史,而且不是停留在描述史料、简单叙事的层面。作者曾多次表述,真理不在客观的史料中,也不在研究者的头脑中,而在两者的相遇过程之中。为此在他周边有一群研究社会学、经济学、技术哲学、现代思想史、人类学的学者,未来还将有研究政治学的学者加入,各专业领域的知识将成为未来中国现代设计史研究的思想武器和思想资源。
《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在写作过程中研究许多不同领域的成果。如,在以中国现代设计史作为研究主体的同时关注了西方设计对中国的影响;在追问莫里斯工艺美术运动的本质时参看了南京大学历史系专家的深入研究成果;在追问德国“理性设计”时查阅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并由此找到了经典社会学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观念史研究方面,研究了美国洛夫·乔伊《存在的巨链——对一个观念的历史学的研究》及中国美术学院曹意强教授等艺术观念史的研究成果;经济学方面,参考了同济大学符刚战教授有关宏观经济的研究成果以及《毛泽东选集》《陈云选集》中关于经济的政策性论述;建筑学方面,研究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士龄教授关于建筑批评的理论、译著及由他主编的《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丛书;在哲学与技术哲学方面,主要查阅了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库恩《科学革命的范术》、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及中国科学院系统相关专家写的技术哲学著作和纯技术史文献。作者将中国现代设计史料嵌入到一段真实的历史发展背景中去研究,避免只是简单分析归纳史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观念史》是极具突破性的。
当代中国设计高速发展,扑面而来的新技术、新思潮让我们没有时间和耐心去回眸历史。热闹的论坛、讲座聚焦的还是局限在技术与操作方法层面的知识,至于设计的批判实属一个遥远的彼岸,对于中国设计发展的展望也往往从概念、技术出发进行预测,不仅没有能够发现新的知识,得出的结论还十分幼稚。
相对而言,建筑史、科学史、技术史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特别是近年来以海归为核心力量的研究成果让人振奋,教学也形成了建制,建筑批判在中国高校建筑专业中已是一门必修的课程。美国科学史学家萨顿的话“科学史是沟通旧人文和新技术的桥梁”也许能帮助我们认识设计史研究的意义,设计史是沟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建构中国现代设计发展历史,其目的在于反思、批判,而不是怀旧。首先要将近百年伴随着现代化发展的设计史还原为一段可触摸的历史,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还有十分漫长的过程,为此作者设计了研究路径,而《观念史》的研究成果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一书的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助理、《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教授撰写,他曾建议作者学习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方法。 “解读”与“解释”正是社会学研究中两个重要的方法。所谓“解读”是理清资料、归纳现象,用逻辑推导出结论,其核心是归纳,所以比较容易得出一些标签式的关键词和描述;所谓“解释”是以比较为基础,通过研究对象周边相关资料,通过构建语境来得出模型,用于批判和反思。在中国设计史的研究中,沈榆教授往往是两种方法并举,同时引入经济学、技术发展史等相关知识,工作量无疑呈平方级数增加,同时还增加了风险。
沈榆教授坦言,无论是创办博物馆还是写作都不是为了怀旧,而是期待中国设计能够超越自我走向未来,而对自身发展历史的梳理则是这种超越的起点。一如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所言:历史发展并非是“过去——现在——未来”一种线性模式,而是三者的互动模式。换言之立足现在,遥望过去,可以预测未来。
文:孙 青
编辑制作:朱自奋
责任编辑:蒋楚婷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