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感受是,近几年项目的整体研究水平在趋于正常,就是不会出现那种一看就是研究生水平的项目,但在选题立项上,也应该还原孩子们这个阶段的好奇心。”郭晓奎说。
数学组今年项目申报增长率超过30%,但在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朱老师看来,项目中用到的数学公式与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匹配,他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亮点:一是科技老师数量不足,一些课题没有经过指导就申报了;二是科技老师“揠苗助长”,干预了课题。
科技老师与学生课题应该“若即若离”
青少年课题研究是否应该有科技老师呢?评委一致表示,有,必须有,然而如何体现科技老师的存在感,却是一门大学问。
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朱老师认为,科技老师与学生课题应该是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他们未必需要深入到课题的每一个步骤中去指导学生具体怎么做,但必须要提纲挈领的告诉学生科学研究是怎么回事。
▲小学生研发的挤酸奶装置
“太多老师教得太细,事实上怎么做应该完全交由学生去想,老师的职责是把思路教给他们。比如怎样利用数学做应用,你要告诉学生有三种方式,优化、预测和统计,这就是让学生有一个宏观的概念,能够举一反三。”朱老师说。
同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何俊民认为,科技老师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思维和方法。比如,设置对照组是科学实验中十分基础的手段,但现场他们看到很多本应设置对照组的实验中却没有这一环节。“这时科学老师应该站出来告诉学生必须增加对照环节,因为如果实验方法不对,整个项目都在做无用功。”何俊民说。
社区科研项目模式受推崇
一项针对上海全市高二年级学生课题研究活动的调研显示:上海有188所高中的高二学生做到了人人有课题,全市74%的高二学生拥有自己的课题,不断增长的课题数量与科技老师短缺的矛盾如何解决?
计算机组是最受好评的组别之一,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教授韩定定说,参赛项目关注的问题十分高端,但能够从孩子视角提供不同的解答思路。之所以能呈现这样高的水平,她认为和互联网的开放性有关。“我发现大部分选手用python语言,用matlab仿真软件,这说明他们可以向更多人学习,或许是身边的同学,或许是互联网社区中各种各样的人。”韩定定说。
▲ 评委在为参赛选手讲解
郭晓奎对这种社区科研项目模式也十分推崇,尽管并非所有科学课题都具有计算机组这样的扁平化条件,但他建议,课题可以由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但有相同愿景的学生一起做。比如几个人聚在一起做火星车项目,有人学医、有人学工程,他们可以从彼此身上学到新的东西。
文:沈湫莎
编辑:郝梦夷
责任编辑:张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沈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