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20万尾鱼苗放归自然
今天(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上午9时30分,2018年上海市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闵行浦江郊野公园举行,20万尾各类鱼苗放归自然。
每年2月16日至5月16日,是上海内陆水域和黄浦江为期三个月的禁渔期,在此期间放流,确保鱼苗充分休养生息,提升野外存活率。放流点设于浦江郊野公园内开放式河道和附近黄浦江水域,现场放流各类鱼苗共计约20万尾,包括鲢鳙鱼1000公斤、鲫鱼1500公斤、鲤鱼1000公斤、“昂刺鱼”黄颡鱼2.5万尾、“鸡骨郎”花?2万尾、鳊鱼4万尾、细鳞鲴2万尾,均为一龄鱼种,放流不同品种有助改善生物种群结构,维护生物多样性,修复水质和生态环境。
今年,渔政部门将继续在黄浦江、淀山湖、长江和杭州湾等重要水域实施放流,计划放流各类苗种超过1亿尾,放流品种20余种,除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等常见品种,还有“长江刀鱼”刀鲚、“河豚”暗纹东方鲀、中华绒螯蟹等珍贵品种,并首次增加黄姑鱼、华鳈、似刺鳊鮈等品种的试验性放流,进一步提高水域生物多样性。
市渔政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增殖放流专业性、技术性较强,放流前会对水域水质情况开展检测,确保环境适合鱼类生长,并对放流鱼苗进行种质鉴定、药残和疫病检测,确保水域生态安全。近年,民间放流“放生”活动增多,然而一些不科学、不规范的行为也给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例如,放生外来物种巴西龟、牛蛙、清道夫等,可能打破本地原有生态平衡;放生杂交种锦鲤、异育银鲫等,可能造成自然水域鱼类基因混杂、本地种退化;放生凶猛鱼类黑鱼、雀鳝等,可能破坏原有生物链,影响其他鱼类生存。
市农委提醒市民,民间自行开展的放生行为,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坚持科学放流、规范放流,合理选择放流品种,严禁将外来种、转基因种、杂交种、凶猛鱼类等水生生物放入自然水域,共同维护水域安全和生态环境。
图文:薄小波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