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少年来了!22项上海青少年科技发明成果亮相上交会 ,其中两个项目成功实现技术转让及融资成功
AI智能语音水杯、具有“自拍”功能的衣服、自动清理桌……今天,22项经过一年孵化培育的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亮相第六届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其中有两项发明分别在现场举行了技术转让及融资签约仪式。这是这个国家级技术贸易类展会上第二次出现少年创客的身影,而他们的出现也标志着上海青少年的创造发明跨进了技术产业化的大门。
发明背后是对人和生活的关注
这是一台集空气净化和照明功能为一体的双重过滤空气进化灯。它背后的团队来自复旦二附中,3名创客少年的平均年龄不过13岁。
主创之一、复旦二附中初一学生戴佳峄告诉记者,这个发明的最初创意产生于2016年8月,那时学校计划安装一些空气净化器,但因占地面积大、用电安全隐患等现实问题,一直没能成行。当时,他提出一个假设:是否能把空气净化器安装在教室顶部?
之后戴佳峄将想法绘制成了一张草图。然而,“在设计和工业上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后来我把这些想法告诉父母,通过他们的帮助找到了几位业内的专家进行指导。”去年暑假,他们找到了一家加工商,3D打印出了机模,安装好过滤模块后,他又突发奇想:能否装上一圈LED灯带,辅以照明功能,就这样双重过滤空气进化灯出炉了。
可以说,生活中的一些小难题、小烦恼正是他们的灵感来源,而发明背后,是他们对人和生活的关注。在这次上交会上,这一项目成功获得融资,但戴佳峄坚持,不会急于转让技术,而是继续把它做下去。在他们的设想中,未来加入老师或学生在家就可以用手机远程操控空气净化器的各项功能,房间温度、PM2.5值等数据也将实时传输到手机上。
少年创客也要有知识产权意识
据了解,本次成果展主要有三大亮点。首先,活动以“产业化”为方向,融合社会优质资源,引导青少年发明者走完创新的全过程,孵化模式有所创新。其次,这次亮相展会的22项成果都可以实际操作和使用,颇具工业产品的模样,从概念到成果,学生也领悟了何谓有价值的发明。
最后,在22个项目中,《4S安全锁》和《双重过滤空气净化灯与校园空气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技术转让及融资成功,这对重塑学习机制、打破传统教育具有深远影响,帮助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为启发学生复合思维、培塑科技素养提供了平台,为实景学习构建了整个流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未来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以及生活的意义。
把创意变为现实,最终投入市场,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上海发明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创业导师洪涌清说,青少年的创造发明一旦走上产业化道路,一定会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如何解决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成了关键。“少年创客也要有知识产权意识。”他强调。
为了帮助少年创客走完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组建了一支由富有创新创业经验的企业家、资深的技术价值评估师、著名发明家、科研研发人员、创新导师、知识产权律师构成的专家团队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长期长效常态化指导,并研究制定青少年科技发明转让或产业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团队行动十分侧重在过程中、在对话里、在路演培训时,增强学生创新实践和交流能力、提升工业素养、启迪创业意识。”
洪涌清认为,借助上交会的影响力及社会各方资源,少年创客们能够从创新实践教育、创业启蒙教育和知识产权教育相结合的新型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中获益良多,并顺利将自己的创意发明成果真正转换为社会生产力。
文:朱颖婕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樊丽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