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 |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有其必然性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伊核协议早有不满,称该协议为“糟糕的”单方面获益的协议,“它过去无法带来平静,无法带来和平,将来也永远不会带来和平”。当地时间8日,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因伊核协议而豁免的对伊朗制裁。国际社会认为这一决定将可能导致美国与欧洲盟友关系受损,国际油价飙升,甚至爆发中东战争。
而更有可能的是美国和伊朗将展开新一轮军控谈判。自伊斯兰革命爆发以来,美国每一位总统都尝试过与伊朗进行外交合作,特朗普政府当然不例外。因此,重要的是从撕毁伊核协议这一事件吸取经验教训。
伊核协议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毁灭的种子。它与美国两党几十年以来贯彻的军控政策相左,承认了伊朗的本土铀浓缩能力,允许伊朗在核能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同时继续铀浓缩,这是伊核协议必将失败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此外,伊朗在协议中加入了一系列“日落条款”,而这些条款正与其核研发计划对接得天衣无缝。伊朗现有的离心机过于落后,而研发先进的离心机需要八年———正好是其中一个日落条款的有效时间。一旦伊朗拥有足以支撑浓缩项目的高速运转机器,就能够大量生产武器级高浓缩铀,并且不会立即被发现。比起弹道导弹或者是漏洞百出的核查制度等问题来,日落条款才是使得伊核协议掉价并且最终早夭的罪魁祸首。
伊核协议另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它可能会把军控议题与其他所有与伊朗有关的领域分开。公平地说,这不是奥巴马政府的创新,而是赖斯国务卿的想法。2005年,赖斯提出了分轨处理的想法,其中军备控制议题与伊朗在该地区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分开的,包括用精确炸弹攻击美国在伊拉克的军队。在奥巴马时代,这些矛盾变得更加明显。奥巴马向批评者们宣称,要在关键的核问题上取得进展,人们必须在一些问题上做出让步,比如说伊斯兰革命卫队。
自2015年伊核协议达成以来的种种事件表明了上述想法的愚蠢之处。伊朗的地区行为与核协议的持久性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隐含的联系。在美苏首脑会谈时期,两国关系有所缓和,这才有了第一轮战略武器限制谈判,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并且使得协议更易维持。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延宕了 《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 在美方的批准生效。也是因为阿拉伯内战频繁,伊核协议才难以为继。因此,在今后的任何会谈中,美国都必须将伊朗的地区行为纳入考虑范围。
另一个教训是,今后对伊朗核项目达成的任何限制都必须是永久性的———杜绝日落条款,这不是煽动性言论,因为在2013年之前奥巴马政府的立场就是如此。当时,美英法俄中德这六国的官方立场都认为,伊朗只能依靠落后的离心机开展规模不大的浓缩项目,并且不能随时间推移扩大规模。今后的任何协议都必须再次落实这一重要原则。
再者,以美伊争议频起的关系为鉴,今后任何协议都必须以条约的形式提交参议院。前国务卿克里认为,只要协议得到联合国和欧洲的认定,就能够抵挡住国内反对者的大肆攻击。显然他大错特错。国会否决了伊核协议,每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也都不支持。奥巴马总统不得不谴责这些反对者是战争贩子,威胁要对反对协议的民主党议员进行严惩,以此反击来苦守协议。可笑的是,奥巴马总统通过行政手段强制保护的协议却轻而易举地被特朗普总统用推特推翻了。任何协议要想获得两党的必要支持,就必须得到参议院的批准。这将迫使未来的任何一位总统在和美国宿敌交手时,都要考虑到反对党的关切。
上述所论都是一项协议所应达到的高标准,但又无一不是困难重重。而且,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再次审度形势时,有可能军备控制不会成为其优先事项。伊朗近乎衰败,其意识形态和财政状况都严重受损。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可能会思索其它方法,让军控讨论成为多余。这是现在特朗普政府的重中之重,也是其面临的最重大挑战。
作者:雷·塔基赫(外交关系协会)
编辑:范菁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