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跟着大师当学徒 | 朱熙华:心若动起来,金属也会动容

2018-06-01信息快讯网

匠心·跟着大师当学徒 | 朱熙华:心若动起来,金属也会动容-信息快讯网

▲朱熙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造币有限公司设计组组长,“上海工匠”,曾获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最佳设计师称号,“行业劳动模范”等荣誉。从业十余年,这位年轻工匠设计雕刻的100多面纪念币得到中标发行,被行业内誉为“标王”。朱熙华在进行构思。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人人都喜欢钱币,但设计钱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初见朱熙华,是在他的个人工作室里,“80后”穿着一件再普通不过的黑色羽绒服,戴着一副平常的眼镜,高高的个子,嘴角挂着腼腆的笑容。

“其实除了日常老百姓使用的一元等流通硬币外,我们设计的多是普通纪念币、贵金属纪念币、纪念章等等。”朱熙华笑着说,“钱币运用各种金属材质,而金属跟我们的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在朱熙华看来,让刚性的金属表现出硬度是一个层次,让冰冷的金属展现出温度更是一种超越。

灵感是设计师存在的意义

在方寸之间的钱币上“雕龙画凤”,堪称“螺蛳壳里做道场”。

从画设计手稿、用油泥刻出模板、石膏倒模、模具雕刻、制作钢模,每一枚钱币从无到有都是一次艺术创作。“根据设计图稿在油泥上做立体浮雕,在设计钱币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难度最大的一步。”朱熙华告诉记者,这是草图从平面转变为立体的重要阶段。

作为“学徒”的记者抓起了一整块灰色油泥,手感类似橡皮泥,但是比橡皮泥更坚硬一些。“那个褐色油泥会更硬一些,黑色油泥最硬。”朱熙华指点记者把捏下的油泥直接粘在透明板上,然后对着透明板下的草图塑造形象。这张草图上画着一只正在吃竹子的熊猫,记者决定做一段竹子的形象。记者首先粘上一小块油泥,然后用刻刀划出竹子的轮廓。虽然记者拿着刻刀小心翼翼操作,但是最后出来的却依旧是一段歪歪扭扭的竹子,更谈不上立体感。

朱熙华上阵了。只见他拿起刻刀,这边轻轻一挑,那边一划一按,几秒钟之后,像变魔术一般,记者的歪竹子就生动立体了起来。朱熙华告诉记者,草图上的素描通过各种角度不断变换,通过黑白灰调整,把前后的层次拉出来,而浮雕就好比是在油泥上画素描,一方面要控制它的高度,同时要充分展示它的体积。在一个高水平的设计师手中,油泥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通过设计师的双手,设计会变得更加完善。

钱币设计是结合了设计和浮雕的艺术。朱熙华认为,人工智能能够取代不少工作,但不能完全取代人脑,制图可以在电脑上完成,但是设计灵感是机器取代不了的,这是设计师存在的意义。

踏上钱币设计之路,对朱熙华而言,“纯属偶然,却又必然”。我国没有一所大学开设钱币设计专业,所有钱币设计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朱熙华也是如此。2005年,朱熙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舞台设计专业。在进入上币公司之前,他从未想过要做一名钱币设计师,甚至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职业,他最初的理想是当一名舞台设计师或插图画家。不过,因缘际会进入了上海造币有限公司,朱熙华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性格和爱好很适合这份工作——越做越有感觉。

创造一只不存在却活生生的熊猫

每一次设计钱币,就是一次艺术的挑战。

“我认为这个活儿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最关键的就是突破自我,打破一定时间下养成的自我惯性,从一次次的历练中总结经验教训。”朱熙华表示。

比如,在设计中国熊猫金币发行35周年纪念币的时候,朱熙华决心在画面的中心部位创作一个富有代表性的大熊猫形象。但是问题也来了:过去 35年中,熊猫形象每年一种,或站、或蹲、或趴、或爬,几乎已被设计师“吃干榨尽”;但这一次,仍然要创造出最具有代表性的熊猫形象,才能符合大众审美。

朱熙华找来了无数的熊猫照片,不断观看、推敲,不断勾画草图。一种经典的动态与丰满的造型,是他所要追求的感觉。最终,经过了长时间的琢磨,他决定采用熊猫的上半身形象,同时依据圆形的结构,精心调整它的动态与外形。

在绘制过程中,朱熙华追求极为写实的效果,一组一组乃至一根一根地创造着毛发,不断注意毛发的走向与转折。他着重刻画熊猫的脸部细节、眼神与脸部的结构,尽可能在极为写实的基础上艺术化地处理对象、萌化对象,绘制出接近人们心中的那只完美的熊猫。单单熊猫手中的竹子也经过了反复推敲,以便用竹子的弯曲程度体现出熊猫的情绪——朱熙华调整了好几次线条的弧度,最后才确定了效果,一只略微用劲,放松悠闲啃咬竹子的熊猫。

“这只熊猫是不存在的,但却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就好像我们在自然界中看到了它一样。”朱熙华告诉记者,喜欢看电影的他还埋了一个小小的“彩蛋”——在这枚纪念币的外环,罗列了过去纪念币中出现过的熊猫形象,甚是可爱。

要获得设计钱币的机会,其实很不容易。自从2000年起引入竞标机制,钱币设计吸引了不少行业以外的社会力量。竞争者越来越多,最终的冠军却只有一位。面对残酷的现实,朱熙华坦言,自己也曾遭遇过挫折。去年取得了较好成绩,今年如何巩固、如何突破?屡竞不中无功而返时,心理又要做怎样的调整?他总结说:“好的作品首先要感动自己。从事我们这一行,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平静地面对压力,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永不言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晓鸣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施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