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眼前的风景

2018-06-04信息快讯网

近在眼前的风景-信息快讯网

有人说近处无风景,风景都在远方,是不是呢?

我在淮海东路与西藏南路交界的光明中学工作了十七年,若问四明公所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来历,附近的人没几个能说明白。我曾经问过光明的师生,回答也是不知道。其实四明公所就在光明中学旁边的人民路上,是宁波同乡会会所,浙江宁波旅沪同乡于嘉庆二年 (1797年)始建,至八年 (1803年)正式建成。清同治、光绪年间,法租界公董局多次强迫公所迁移,开枪制造惨案,宁波同乡奋力抵抗,得到上海各界响应与支持。最后法领事不得不放弃侵占四明公所的计划。现公所尚存红砖白缝的高大门头一座,上刻 “四明公所”四个金色敦厚大字,只要你留意,会看到。

离四明公所不远处有大境阁,原先掩藏在居民楼深处,后来人民路两旁的居民楼拆迁,它始露出真容。我看过报道,说大境阁留下了上海仅有的一段明代的城墙。我很感兴趣。上海开埠较晚,总共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上海所谓老城厢者,历史要长得多,要追溯到明朝,沪上名校敬业中学,其前身敬业书院,就要追溯到明朝,因此敬业中学是上海历史最长的一所中学。老城厢明时有城墙,有护城河,现在的11路车就是环 “城”运行。明嘉靖三十二年上海筑城墙,其规模沿现之中华路、人民路环围,周长九华里,北城设有万军、制胜、振武、大境四座箭台,后废台改建四庙,大境关帝庙即其中之一,内主供关圣帝君,两侧供奉财神、月老。明崇祯七年以及清雍正、乾隆年间均加整修。清嘉庆二十年,改建三层高阁。道光十六年,东首增竖牌坊,建熙春台。咸丰三年,毁于战火,道士诸锦涛募款重建。咸丰十年,英法军驻兵该庙,肆意毁坏。同治四年,洋药捐局局董郭学玩复修。光绪十八年,道士蒋庆荣得到同仁辅元堂资助重修。宣统元年三月,自治公所再修,改牌坊额为 “大境”。民国元年,上海拆城,为保留该庙,该段城墙未拆,幸存近五十米的城墙,也就是上海仅有的一段明城墙。

这么一处弥足珍贵的城墙,我在其旁边工作了十七年,竟未进去一次一睹芳容,总觉得有的是机会,而整天地为生计所忙,竟历次过而不入。如今远赴郊区,不能再错过了,于是踏进去 “补课”。

果是一段壮观的城墙,与我在北京看到的万里长城无异,砖呈土灰色,超大一块。上面的箭垛留下一块砖,我掂了掂,根本掂不起来,后来两手去抓,才非常吃力地抓起来,估摸着足有几十斤重。进得里面,照壁上写有 “信义千秋”四个大字。这说的是关公。全国有许多关帝庙,上海也有,说明 “武圣”关羽在过去人们心中的地位。城墙上两条龙相对而峙,龙须飘飘,威风凛凛,而画栋雕梁飞檐翘角,尽显古色古香。

这本是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据载,大境庙朱栏崇阁,高踞城楼。城下小涧平桥,纡回始达。旷土数亩,间植桃柳。暮春花开,朱碧相映,时当祓禊,士女如云。诗称 “飞楼压城坳,雉堞屹环堵。下临竹千竿,风来势飞舞”,以 “江皋霁雪”,被誉为沪渎八景之一。如今陈迹不在,四周高楼林立,在繁华的市中心,有着这样一个所在,向我们诉说悠悠的历史。

大境阁曾是平声曲社旧址。我抄录下了上海田笙昆曲研习会所立,由江沛毅撰写、倪传钺题书的石牌,其曰: “平声曲社者,近代沪上历史悠久、影响宏大之昆曲社团也。清光绪三十年甲辰,即公元一九零四年,由宋志纯、郁炳臣、宋欣甫、孙鋆卿、孙振卿诸曲家发起成立,陈奎堂任社长。社址位于南市小北门大境关帝庙内,与沪城西北之庚春曲社齐名,夙有 ‘南平声,北庚春’之称。全福班名角陈凤鸣常驻社中,拍砖授艺,凡三十余载。社员行当齐全,各擅胜场。每月同期一次,常年不辍。每岁七月公期,祭祀先贤,香花供奉,珍宝罗列,次第引吭,不时并彩爨串演。玉笛横吹,红牙低拍,丝竹竞爽,歌舞争辉,极一时之盛。”现在黄浦区有京剧方舟社,京剧票友周周相聚,切磋技艺,为平声曲社承继否?

清代文学家管同撰有《登扫叶楼记》一文,说: “自予归江宁,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览者,辄厌倦,思舍是而他游。而四望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于是与友人相携以往,果然发现 “虽乡 (向)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因此作者感慨道: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矣;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 风景在近处,而我们往往视而不见,有似此乎?

我知道光明中学原为中法学堂,为法公董局创办。放眼周边,上海音乐厅,我进去过一次;大世界,去过一次;青年会,你不知道吧?当年鲁迅和青年美术家常聚的地方,我进去参加一次朋友女儿的婚宴;稍远一点的文庙,我只在外围淘过旧书,还未进入一探究竟……我们万不该忽略眼前的风景。

2018年3月12日

作者:李新  编辑:吴东昆  责任编辑:舒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