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粽争新,精挑细选吃!端午节要到了,营养专家教你怎么吃粽子
又到一年一度端午佳节,在这三天假期里大家访友游玩聚餐,少不了要吃一吃美味的粽子。端午吃粽子的习惯由来已久,除了肉粽、蛋黄粽、赤豆粽、豆沙粽等,每个地区和家庭还可能有各种特色粽子,那么大家在选粽子和吃粽子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6月在芒种以后,天气逐渐炎热,身体表面血流增加以帮助散热,胃肠道的血流减少,消化功能有所下降,人容易出现苦夏消瘦的问题。而粽子以竹叶或苇叶为皮,气味清香怡人,叶子中的多酚类和钾元素还可以在蒸制时渗入米内,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抗热功能。同时中医上糯米有“温暖脾胃”“健脾补气”的作用,糯米刺激胃酸分泌,其中丰富的支链淀粉除了带来黏糯弹爽的口感,还特别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初夏时分,清香美味、容易消化的粽子总是让人食指大动。
粽子好吃但是糯米属精白米,应归为主食,本身的吸水性小于籼米和粳米,同样都是一斤米煮饭,糯米饭的体积是最小的,大家可能感觉就吃了一个粽子,其实已经相当于一碗饭了。同时,糯米还有“饱腹感迟滞”的现象,吃的时候不觉得多,等到餐后才觉得已经过量。粽子中的支链淀粉放冷之后还可能会有部分“回生”,相对于“热气粽”,不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吃粽子的时候要注意“趁热少量”,不建议将粽子完全替代主食,同时要在主食中扣除相应重量的主食,还应该避免在晚上作为夜宵进食,以免能量超标,消化系统要“大动干戈”,拒绝体型“富态横生”。
值得注意的是,糯米中丰富又容易消化的淀粉可以引起血糖的骤升骤降,同时胃酸分泌增加,因此糖尿病病人和胃酸过多,有“烧心感”的病人都不适合大量食用,尤其是空腹食用,在种类选择上也应该避开甜粽,尽量选择杂粮和豆类丰富的粽子。而有消化不良、胰腺炎、胆囊炎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则不适合选择高油的肉粽、猪肉粽类,以免其中的高脂肪引起不良反应。容易爆痘、体热肥胖的人群,因此不适合选择高脂肪、高糖分的粽子类。选择杂粮粽,或者用绿叶蔬菜和菌菇类搭配粽子,其中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减缓血糖的上升,甚至可以抑制肉粽中部分脂肪的吸收。油腻的粽子还可以搭配一些薄荷茶、普洱茶一起食用。不过,无论在粽子里面加了什么配料,粽子的主要成分都是糯米,属于主食,不适合作为一餐的唯一食物,只能代替部分主食,最好可以搭配其他食物一起食用以保证饮食的均衡。
除了从营养成分出发选择粽子之外,大家还要注意食物安全。曾经有部分不法商家因为粽叶本身颜色不够鲜亮,用硫酸铜浸泡粽叶,制作“返青粽”,这种粽叶煮出来的水是淡绿色,煮熟后会有淡淡的硫磺味,和正常粽叶煮熟的淡黄色和清香不同,大家要注意甄别。初夏的天气也比较炎热,选购成品粽子要注意商家可靠,不要购买三无产品,买回之后也要妥善存放,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和家人、朋友欢度端午佳节,一起分享美味可口的粽子,别忘了这四个原则,保证你轻松没烦恼:选择小粽有节有制,添加杂粮低油低糖,搭配蔬菜有声有色,趁热进食细嚼慢咽!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主任医师)
作者:施欣妤 蔡骏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唐闻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