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飞正传》院线重映,每一帧画面都是美的王家卫,被“文艺青年”高估了?
时隔28年,《阿飞正传》在大陆院线重映了。对于张国荣的粉丝、王家卫的影迷,或是纯粹的文艺电影爱好者来说,这都是一个太好的消息。
事实上,说“重映”也并不是特别准确。1990年底,《阿飞正传》虽然引发影坛热议,却并未正式进入内地院线。如今,观众终于能够在大银幕上欣赏这部经典的影片,欣赏张国荣、张曼玉、刘嘉玲、刘德华、张学友这每一个“风华正好”的演员,在王家卫的镜头里行走、驻足、沉默、说话。“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每一句台词,每一帧画面,都是美的。
可以说,《阿飞正传》是王家卫登上文艺电影巅峰的代表之作。
但是,围绕王家卫的“文艺”,一直都存在着巨大的争议。从影30年,王家卫面对的评论向来都是两极分化,“醉了”或者“睡了”的喜恶对立,从他1990年编导《阿飞正传》确立个性风格开始,就从未止息。王家卫,是否被“文艺青年”高估了?我们不妨梳理一下王家卫影片中的“文艺”元素,来回答以下问题——
●大量旁白,“讲电影”是个性,还是对故事没把握?
●气场强大,哪怕是“空洞”,也会被读作“深邃”?
●群星荟萃,“作家电影”借用类型,却不懂商业法则?
1. 角色旁白,“讲电影”是闷得不得了,还是有腔调?
角色不说话,旁白话很多,是王家卫电影的风格之一。这种被喜欢王家卫的人追捧为“文艺”的表达方式,却也遭遇演员不知道演什么的尴尬,“旁白”甚至被很多圈里人视作典型“闷片”标志。
从《阿飞正传》开始,王家卫就对旁白情有独钟。剧中“阿飞”的感情戏、背景戏几乎全是说出来的。王家卫坦率地表示,一次叫张国荣配后期画外音时,张国荣也曾有几分疑惑,“因为在电影圈里有种说法,电影如果有画外音,就是闷片,旁白越多越闷。”在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开头,有段“人生如果也分四季……”的旁白,以叶问回忆的方式,将整个电影“故事”的背景娓娓道来,长度约有10分钟。
电影人谭家明以曾经的合作者身份,对王家卫电影中的旁白提出异议:“很多人称赞《东邪西毒》,大概是我知道制作过程的缘故,我觉得《东邪西毒》不够好。《阿飞正传》用‘讲电影’营造了氛围,把记忆变得鲜活强烈,但是《东邪西毒》有几分戏谑的画外音,却是在勉强补救。”
在《王家卫的映画世界》等书中,谭家明回忆说,王家卫拍片认真,镜头很美,影像的素质很高,做他的剪辑几乎是一种享受。不过,《阿飞正传》王家卫没有参与剪辑,他没耐性也不喜欢。“之前有人帮他剪过一两场,他觉得不是他要的东西,就叫我剪。”当时王家卫拍了很多镜头给谭家明,让他剪辑,他看到有大钟的特写,又有闸闩,就觉得时间和空间有种互动关系,而其中最好的人物镜头则是张国荣跳恰恰舞。“不过张国荣跳舞的镜头只拍了一场。”过了几天,王家卫送来一段录音,叫他放进去。“试试时长,刚好和跳舞的一段一样,主角的个性就这样用一个镜头表现出来了。”有意思的是,哪怕这样重要的场景和对白,王家卫也并没有参与意见,只是在看到样片后说了句很不错。
“讲电影”,没有语言动作,甚至不需要表情,拍摄时,演员要么盯着镜头,要么看着前方不说话,曾有一位大腕说,因为大家不知道要说什么演什么,或者电影到底在演什么。
当然,旁白的运用,对于王家卫而言,有时也是一种无奈。比如,拍摄《重庆森林》时,不仅时间很短,而且大部分镜头是偷拍的,有些场景拍摄了一半就无法继续,环境吵得几乎无法录制同期声,所以旁白承担了构建情节,勾连故事的作用。
不过,更多时候,王家卫的旁白,以及剧中人的喃喃自语,都被视作是王氏电影风格的一种标志。王家卫曾说:“电影是很妙的一件事情,因为有些时候,拍摄时灵光乍现,拍到了一两个镜头,你当时不知道这些镜头的作用,回头剪辑时才发现很重要。”而说明这种重要性的,恰恰是旁白。
尽管观众和评论的褒贬不一,但是旁白却成为电影“个性化”的标志之一。徐静蕾的《陌生女人的来信》等影片,也都出现了大量对白。拍摄“那些年”时,是否使用旁白曾引发团队争议,有人认为旁白属于“小说”,不够电影化。“为什么王家卫用那么多旁白都行?”最终,影片中的旁白都被保留了下来。
2. 深邃情感,是角色命运的交集,还是用镜头作秀?
在很多影评人眼中,《阿飞正传》是王家卫最好的电影,其中的人物情感,鲜明地被烙上了王家卫的风格特征。有人喜欢“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式的想象中的感情戏,说越是咀嚼越有味道;也有人反感用重复镜头营造出的感情空间,觉得越是深邃越是空洞,倒不如好好研究人物,把电影故事说清楚。
《阿飞正传》中,张国荣扮演的阿飞,对张曼玉扮演的女售货员很有好感,影片一开场,阿飞指着一只手表对售货员说,“这只手表”,一分钟以后,他对她表白:“以后你会记住,1960年4月16日下午3点,我们曾经在一起。”这种有点儿玩世不恭的求爱方式,竟然获得成功,售货员开始和阿飞交往。不过,一段时间之后,阿飞却不打算和售货员结婚,甚至对她的结婚暗示也置之不理。一个雨夜,气急败坏的售货员,在阿飞楼下徘徊,纠结于是否要去表白,正巧碰上了刘德华扮演的巡警。于是,售货员拉着巡警上楼。走进阿飞的房间后,却发现他已经另有新欢,从此,阿飞张国荣、张学友,舞女刘嘉玲,还有售货员张曼玉几个小人物,开始了命运和情感的交集。
情感线索,在评论眼中是王家卫电影似有似无的线索。无论是《重庆森林》、《东邪西毒》、《2046》,还是眼下的《一代宗师》,样式在变,故事在变,人物在变,说不清道不明,不知对错不分你我的感情,总是演绎出空落落的寄托,不经意的擦肩而过等模棱两可的故事。更有意思的是,王家卫的影片中,这条感情线似乎彼此纠缠,《重庆森林》里,梁朝伟扮演的警察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一代宗师》中,宫家小姐的背影,也被配上一句旁白:“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类似的对白,甚至成为王氏语言的标志,被影迷集结成语录。
当然,文艺青年眼中关于“深邃感情”的台词,始终需要情节和故事作为基础。没有了情节的深邃,让王家卫电影遭遇“玩深沉”的指责。
有影评人拿票房1000万的《花样年华》开刀,认为影片内容空洞,空到只能看到美术指导,音乐灯光,对于最重要的故事而言,不过是在“秀感情”。“穿个旗袍扭来扭去,他们的感情真的能感动人吗?”按照一位影评人的标准,电影的好坏最重要的标准是“情绪强度”。《花样年华》恰恰是个反例,看似含蓄外表下隐藏着深邃的感情,但两个角色其实都很空。“买云吞面呀、上下楼梯呀,利用空间来制造感情的‘深渊’,其中的情绪却没有情节支撑。营造的只是氛围,感情却不够坚固。”
一些王家卫电影中很有创新的段落,也被不少影评人指责是画蛇添足。《花样年华》的结尾,梁朝伟去吴哥窟对着树洞讲话,许多影评人认为角色本身并不会这样做,这段是为了表白而表白。
3. 类型运作,是坚持艺术,还是用商业隐藏想法?
片段化的叙事,唯美独特的造型,疏离孤独的人物,是王家卫电影一贯的特征,由此他被冠以“电影作家”的美名,那些看得懂、看不懂的电影也就成了“作家电影”。不过,和一般的作家电影不同,王家卫的镜头中,从来不缺乏明星,而明星往往意味着商业。那么,王家卫的电影究竟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
《一代宗师》上映后,除了梁朝伟之外,几乎所有的演员都被评论贴上了“市场野心”的标签,章子怡、小沈阳是为了大陆票房,宋慧乔则是为了讨好韩国观众。面对这样的评论,王家卫引用影片中的对白,武林都不分南北了,电影市场难道还要分得那么清楚吗?
清醒的影评人显然没有被王家卫的解释“忽悠”:走市场有什么不对?哪怕你是王家卫。
王家卫5岁和家人从上海移居香港,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美术设计系。1983年开始,他编剧的和监制的多部影片上映,其中既有鬼片如《猛鬼学堂》、动作片《江湖龙虎斗》,也有《龙凤智多星》《空心大少爷》等生活题材。“类型片”的概念和运作,对于王家卫而言并不陌生。
19年前,王家卫编导的处女作《旺角卡门》上映。在当时警匪片林立的香港影坛,王家卫尝试用抽象的镜头、音乐电视的节奏,表现边缘人的生活。虽然有刘德华、张曼玉、万梓良、张学友等大牌加盟,但是观众并不适应王家卫的风格,最终票房平平。不过,《旺角卡门》却获得了电影业界的好评,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最佳美术指导两个奖项。从此,影评人也开始注意王家卫在商业电影之外,开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思维方式,以及个性化的电影语言。
曾有人开玩笑说,王家卫的电影之所以能吸引到那么多明星,甚至不少明星愿意“零片酬”出演王氏电影,只是想知道平日里“很商业”的自己,可以变得多有“文艺范儿”。
对于王家卫而言,票房也许不是第一位,却也始终不能放弃。电影再怎么做,都脱不了商业考量,王家卫的电影尽管“个人化”,却从来少不了明星,而且总是“群星荟萃”,他也总会“照顾”投资方的情绪,将他们希望看到的明星放入影片之中。这种和商业的“妥协”,让梁朝伟有机会出现在《阿飞正传》的片尾,并渐渐成为王家卫的御用。
“当我开始一部电影时,我唯一清楚的,就是该将这部影片放入什么类型之中。”王家卫曾这样说。
不过,对于类型片而言,王家卫的“放入”,更像“借用”,要论故事和情绪,则完全不是类型片可以概括。《东邪西毒》算是武侠片吗?《重庆森林》算是警匪片吗?似乎“王家卫”才是一种类型的名字。而当王家卫成为一种类型的时候,这种类型的特征就变得再明显不过:对于电影的商业票房、类型分类、明星体制,王家卫电影一方面认可并利用,另一方面始终在寻求突围。
作者:钱好
编辑:钱好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