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之“道德成本”
近来因为一系列网络爆料,国人再次对演员的道德人格口诛笔伐。我就联想到前段时间出现一个词叫“道德成本”。读了几篇文字,才明白所谓“道德成本”是说一些企业,主要是企业主的道德行为而引发的企业主之经营产品的收益提升。这是不是可以叫道德成本呢?这些名人们真是太会算账啦。按我个人的理解,不管是何种成本,投入成本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利,而这个利往往是成本的几倍甚至数十倍上百倍。那么道德是什么呢?第一它无法以价值来估量,第二道德作为一个人类向往的精神追求,它无形无象,它是无法物化的,它归于无。就像数字中的零,不管是加减乘除它都是无,可见它无法绑在“道德”上被量化为“成本”。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感论》中提出“经济人”和“道德人”。他认为“经济人”和“道德人”同时统一于现实的个体之中,自利和利他保持平衡和协调。按他的说法,每个人都有经济的一面和道德的一面,都有趋利避害意识。经济利益是生存之本,人人都希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这个逐利的过程中,人会发现在良心和责任上越来越冷漠,那么作为“道德人”呢,可能因为坚守良心(不昧良心)和社会责任,将使利益减少,使成本增加。如果因为企业主的高尚行为而无意间让商品的销售得到提升,那是很自然的现象。要是企业主为了提升商品的销售而有意为之呢?
中国古人讲“究天人之际”,不是什么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讲处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中国的文化、哲学等等说来道去就是一个天地之间,人为贵而何以贵的问题。“人者万物之灵”“天地之性人为贵”,在于人有智慧,有道德意识,此道德意识有作用于他人和自然。《中庸》“天命之谓性”《周易·系辞》“继诸善,成之者性。”善是天命使然,并不是全由人的利益决定的。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实现,如何实现。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实现”自己的人性即“天德”,这就是“成之者性”。
儒家讲“仁民”“爱物”,仁之本质是爱。“仁民而爱物”(孟子),“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表达出一种巨大的人文精神——在生命的意义上,人与动物都是值得尊重的。儒家的仁爱是去目的性的,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爱,而是被爱者值得爱,值得尊重。不能把别人当作工具来对待,别人不是我要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爱的本质就是不忍之心,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用,对人对物是一样的。后世尤其是宋儒在“天理”“人性”上出现了偏差。“人情”与“天理”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故有“天理人情”或“人情天理”一说。当然人在实施人情时要有一个度,用情过度就会涉及到法,就会违理。
仁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将终其一生),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并不是作为静态的实体出现的(老板原来也是打工仔,打工仔有可能就是未来的老板)。这种创造性并不是靠“自我意识”去征服“他者”,征服自然界,而是不断培养、完善自己的仁性,成为真正的“德性主体”,实现自然界的“生”之目的。这就是张载讲的“为天地立心”。
中国人的道德观是一个伦理和审美意义的世界,它没有把物理和人事区别,恰恰是以人与人及自然界的生命感通为基础的,而不是从知性推理获得的。主体性的人,有能力扩充人性,通过一体相通的道德(仁爱),热爱万物。道德绝对不是成本,也不能成为成本,因为它对应的是人心之大善。“道德成本”的概念、提法,是对道德的伤害,这样的造词术,可以休矣!对于那些钻营“道德成本”的昧良心的名人们是该管管啦!
习近平总书记让我们确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我们宣传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阐释悠久的文化积淀、确立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仁文化”“德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核心,这些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作者:陆春彪
来源:“人文松江”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