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产业合作,各方一定全力以赴
今年6月1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举行,发布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三省一市产业经济部门此次举行的会议,可以说是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座谈会精神,对标《三年行动计划》新部署的重要举措。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除非因重要公务实在无法分身,三省一市经济信息化委“一把手”几乎悉数到场。大家围坐在一起,交流得坦诚而直接。有问题摆问题,有想法谈想法,更多的是认同与共鸣。会场内,即席插话、响应发言的场面不时出现。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陈鸣波说,长三角范围之内,各地区产业竞争固然存在,但更重要、也更关键的是可以一起做大增量。上海不少优势产业如集成电路、民用航空等,如果要想进一步发展,必然要走出上海,在长三角寻求更大发展空间。
浙江省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耕坦言,浙江省民企强、产值高,但更多的是强在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反过来,或许因为企业视野存在局限,浙江省总体上承担的国家战略和重大项目不如上海市和江苏省。这为未来各方开展合作提供了很大空间。
江苏省经济信息化委主任谢志成认为,长三角是国家未来非常重要的增长极,因此,必须搞好产业一体化合作。虽说这不会太容易,但只要明确方向,然后对照目标做好每一件小事,落实每一项具体举措,从易到难、日积月累,日后一定会有大成效。
安徽省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王厚亮援引统计数据表示,安徽省近年来引进的产业项目中,来自长三角其他省市的比例高达40%以上,同时,安徽省老百姓外出就业,首选也是长三角兄弟省市。他说,安徽省参与长三角产业合作有基础、有空间,“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聚焦八大方面,蓝图机制已然明确
昨天会议取得的核心成果,就是明确了下阶段三省一市重点推进的八个合作事项。总体上,这八个方面聚焦优化高端资源要素配置,发掘智慧应用对高质量发展的带动效应,始终着眼于提升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能级与核心竞争力。
经过讨论梳理,最终确认的八大合作领域分别是:一是共布长三角新一代基础设施,包括加快5G网络、IPv6以及新型城域物联专网的规模部署;二是共推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全面推进通用型、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应用;三是共建长三角“区域大脑”,协同推进“一库(基础数据库)”“一章(网上身份互认)”“一卡(民生一卡通)”建设;四是共促长三角智慧应用落地,推进卫生、交通、环保等领域的信息化一体化建设;五是共绘长三角“产业地图”,引导产业和区域协同发展、错位竞争;六是共强长三角产业创新,加强跨区域产学研联动;七是共促长三角产业与金融对接,畅通产融供需对接机制;八是共创长三角产业集群组织,加快建设重点产业合作载体。
按照这份“合作蓝图”,未来长三角将拥有世界级信息基础设施体系——除了被多次提到的5G、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和网络,还包括量子保密通信干线、区域一体化卫星定位系统等。在产业方面,沪苏浙皖未来有望通过合作,进一步放大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民用航空以及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智能安防等产业上的比较优势。
一天的会议十分短暂,但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信息化部门已经就长效合作机制达成一致。据了解,围绕重点合作事项,四方将协同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将其纳入各自重点工作,本着先易后难、逐项落实的方式持续推进,希望率先取得实效。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编辑:周辰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