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中医药文化讲堂:续中医文化香火,看“名中医工作室”上海模式

2018-07-17信息快讯网

文汇中医药文化讲堂:续中医文化香火,看“名中医工作室”上海模式-信息快讯网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如何避免 “后学荒”,引发学界忧思。上海首开全国之先河,探索以“名中医工作室”形式总结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并在中医院校教育之外开创新型师承教育,相关经验已向全国推广。6月14日,由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七届 “中医药文化讲堂”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举行,讲堂以 “名中医工作室”为主题,邀请名医专家以不同的角度、鲜活的案例,讲述 “名中医工作室”的上海模式。

首创名中医工作室,发展势头喜人

文汇中医药文化讲堂:续中医文化香火,看“名中医工作室”上海模式-信息快讯网

演讲者:陆金根

陆金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陆金根人物名片】

国家非遗项目 “顾氏外科”流派传承人之一、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在中医外科和中医肛肠病的基础研究、治疗方法和疑难手术等方面有极深造诣。曾任上海龙华医院院长,在担任院长期间,首创 “名中医工作室”传承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龙华医院是上海乃至全国最早提出并推进“名中医工作室”这项工作的中医医院。作为“吃螃蟹者”,很多人关心,当初我们为何有这个创举?

就在2001年那段时间,我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很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看看我们行业内,后继队伍似有脱节,参加中医药医教研工作的最早几届毕业生随着 “出国潮”大批外涌,其中不乏很多人才, “后学荒”已有端倪。老专家们看着这样的情景,似乎也有失落感——一些优秀的人才流失了,怎么能不让人着急!

以什么样的形式把老中医、老专家的临证经验、学术思想有效地传承下来,使其能弘扬光大?这是我思考的重点。

我想, “结对子”是肯定的,但如何固定牢靠?我想到了为老中医、老专家成立以他们的姓名来命名的工作室,配置2-3名学生参与工作室工作,以师徒共建的模式 “绑定”这种关系,与此同时,定规划、定目标、明确建设周期,届时再考核建设成效。

2001年7月,龙华医院第一批成立了四个名中医工作室,起始是探索之举,仅半年,苗头喜人,成效惊人。科研项目、课题、教学成果多面开花,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2002年2月,龙华医院为所有健在的上海市名中医全部成立了工作室。2003年2月,第三批工作室成立,导师都是院内尚未评上市名中医的博导、教授、主任医师。要知道,第一批上海市名中医是1997年评审,第二批名中医是2004年才评审,当中因为种种原因间隔较长,但其间不乏很多 “好苗子”冒尖。

因为工作室的建立,我们看到很多喜人的现象。比如,学生期满出师,但已与老专家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在平素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中依旧互通有无,共同完成很多工作。龙华医院在2010年的50年院庆中,出版了 《龙华医院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丛书》,共18本,这是工作室的一大成果。在这些工作室的建设过程中,发表了诸多论文、专著,团队获得大量高级别课题,可以说,如果没有名中医工作室,医院的医教研成效不会这么大!

如今,龙华医院的学术群体中,大凡在名中医工作室锤炼过的后学无一不在其中,他们都已成为学科发展的带头人、领军者。我想,工作室建设最主要的成效是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得以传承,与此同时,坚定了后学人才,让他们倾心倾情于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事业的明天必定更美好,名中医工作室是一种发展中医药事业极其有效的模式,是一个极其良好的平台。

让中医瑰宝走向社区服务基层群众

文汇中医药文化讲堂:续中医文化香火,看“名中医工作室”上海模式-信息快讯网

演讲者:高志欣

丁林宝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研究工作室管理者

【丁林宝人物名片】

孟河医派丁氏第四代弟子,师从中医孟氏流派嫡传弟子、名老中医席德治、方宝华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42年,曾任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曾获 “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称号。

“他很忙,在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他的诊室总是排起长队。他的诊室很温馨,冬日的阳光照在一盆盆绿叶和盆花上,几把明式的靠背椅上坐满了等待诊治的病家。他的态度很和蔼,望闻问切,一步不差,饮食起居,详尽关照。有病家反复来咨询,来者不拒,不厌其烦。”这是病家在微博上对丁林宝的描述。

中医名家不止在大医院,社区也有好中医,丁林宝就是其中的代表。丁先生的求学为医的历程,也意味着名中医工作室在社区建设要走特色之路。

丁林宝师承名家,深得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熏陶,用药轻灵,善于通变,体现出孟河医派“轻、清、灵、验”的特色,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痛风等慢性病治疗及冬令膏方调治很有个人特色,曾主编出版 《方宝华医论医案集》。

丁林宝1972年-1975年求学于原上海南市区卫生学校中西医专业,1975年跟随老中医陈寿年临诊两年;1980年入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大专班,1985年毕业,1984-1985年师从孟河医派嫡传弟子、名老中医方宝华、席德治教授。

不同于大医院,在社区建设名中医工作室要符合社区实际,有其自身特色。比如社区卫生服务强调 “六位一体”的工作,作为科室负责人,既要抓中医诊疗,也要推进中医预防、保健、康复、教育等服务工作。他每周定时坐诊 “治未病”门诊,为社区居民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建立中医健康数据库。

社区老年病、基础性疾病多,根据这些特点,他勤研经典,并学习和吸收当代中医名家经验,心摩研思,不断提高诊疗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见地和经验,赢得了社区内外甚至外省市众多求诊病人。

因为热爱中医,也有感于基层民众求医的苦辛,即便遇到较难处理的疾病,他也不会推却,常常记录下病情,回去研究,拟定下诊的处方给予治疗。这样一来,病人更配合、信赖他。

自工作室建立以来,中医门诊服务人次逐年提升,目前每年已突破14万人次。据统计,近三年个人门诊总量达4.6万人次,门诊中药饮片处方3.5万余张,近三年膏方门诊为社区居民开具膏方处方约1120张。

目前,依托名中医工作室建设,丁先生坐诊3个中医专病门诊——痛风专病门诊、心律失常门诊和膏方门诊,并形成了一定的诊疗技术特色,比如针对痛风病的虎杖萆薢汤,针对心律失常的定搏汤 (葛根虎杖汤)、针对慢性胃炎的胃炎一号方。

丁林宝社区名中医工作室已成为一个学术传承和科研发展的平台,提升社区中医治疗水准。近年来,社区里引进了大量中医规培全科医生,他们临床经验不足,坐诊、科研都需要不断指导。作为上海市中医药大学共同临床带教基地,丁医生从2012-2017年共带教近百名本、硕士学生在社区中医临床实习。

过去五年,他还带教外国留学生29人,他以独特的诊疗技术、实打实的临床疗效,让“洋学徒”认识中医、接受中医、喜爱中医、传播中医。

在此期间,他也推进了中医科室标准化建设,对中医文化、中医氛围、中医展馆等开创性工作进行探索与思考。

丁先生说,社区的土壤是温暖的、肥沃的,如果你是一颗适合中医事业的种子,扎根其中,可成才于未来。他自己就是一个热爱并扎根社区的好医生。

相信扎根在社区的名中医工作室,不仅与百姓距离更近,也能更好地在基层服务广大患者,传承发扬中医特色学术思想,助力社区涌现大批中医药人才。

(作者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教负责人、全科医生、石氏伤科第六代传人)

从黄吉赓教授治学经历看海派中医传承

文汇中医药文化讲堂:续中医文化香火,看“名中医工作室”上海模式-信息快讯网

演讲者:余小萍 

黄吉赓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黄吉赓人物名片】

中医治疗肺系疾病名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出身于中药世家,少年时代从父学习中药采购、炮制和配方,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兴趣。

海派中医如何传承?我想从黄吉赓教授的治学经历来谈谈。

黄吉赓先生的治学为医之路可分为几个阶段。14岁起,他在父亲开的药店当学徒,三年里学习了中药采购、炮制、配方,耳濡目染中医疗效,立志学习中医。1946年到1949年,他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它由孟河学派丁济万先生开办,黄吉赓是第30期学员。他的启蒙老师是黄文东、严以平和陈宝康,三年级起就跟随沪上名医丁济万抄方,学习 《张氏医通》,讨论医案。

值得一提的是,1952年到1957年,他求学于北京医学院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医药专门人才班,这为他打下中西并蓄的基础。1957年他进入上海第十一人民医院 (后改为曙光医院)。可以看出,先生的治学之路博采众长,不仅勤求古训,同时融汇新知。

进入曙光医院后,在童少伯先生指导下,黄吉赓对慢性肾炎、尿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观察总结,其间又受到黄文东、程门雪、张伯臾、张羹梅等前辈的指导。他的治学之路有一个特点,即总是带着问题重点学习和研究内经理论、仲景经方、东垣脾胃学说、景岳阴阳互根观点,遵 《内经》标本理论,遣方用药,贯彻 《脾胃论》思想,用于治疗始终……不断读书、反复实践、总结提高,总结起来,就是一个 “知-行-知”的过程。

随着时光演进,他形成了独特的肺系病证思辨特点和诊疗规律,用以指导临床、科研和教学。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在急诊工作中,参加研制银黄片、抗炎灵的工作;70-80年代,参加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研究地龙、泽漆和相关制剂的临床疗效,并成果转化,形成院内制剂;90年代,主持慢性支气管炎的肾虚本质及补肾益气药的临床研究课题。

黄老认为他在中医药科研与临床上的进步来源于四个条件:科研工作基于临床、持之以恒的工作精神、多学科合作、有力的后勤保障。

如今,老先生是中医治疗肺系疾病著名专家,形成有 《黄吉赓肺病临证经验集》 《黄吉赓医学论文集》等主要专著。他是上海第一届、全国第二、三届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在他看来,传承要法必须强调 “跟师学习”,教而有成必须 “释医道联系临床”,最终还要理论发展,以充实更新教材。

2004年,上海曙光医院成立名师工作室,其中包括黄吉赓先生的工作室。经多年发展,2010年10月又成立了 “黄吉赓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工作室成立至今,主编黄吉赓教授学术经验传承著作2部、参编著作8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形成5种专病诊疗方案并推广,研制并发展院内制剂3种,获得专利2项。

这些年,工作室每年举办全国继续教育学习班,工作室团队申报并完成了多个省部级课题。工作室努力培养并打造中医骨干人才,获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2项。建成工作室网络数据平台,收集、保存名老中医手稿、医案、处方、批注、影音等真迹资料及珍贵老照片。工作室还联合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成立 “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孟河丁氏学派分会”,希望进一步继承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路径,为中医药在新时代创新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特色诊疗技术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民间中医药评价中心主任)

为中医传承留下生生不息的火苗

文汇中医药文化讲堂:续中医文化香火,看“名中医工作室”上海模式-信息快讯网

演讲者:陈晛 

叶景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员

【叶景华人物名片】

中医治疗肾病名家,出身中医世家,早年师从海上名医丁济万,曾任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和中医科主任。


文汇中医药文化讲堂:续中医文化香火,看“名中医工作室”上海模式-信息快讯网

中医治疗肾病名家叶景华

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叶景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是医院的重点建设项目,实行院领导负责制,医院为此制定专门的名老中医工作室管理规章制度、专款专用财务制度等,以确保工作室的科学发展。

围绕叶景华学术思想传承开展相关工作室工作始于十多年前,2006年成为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2008年,其所在的肾脏科室成为上海市优势肾病专科,2011年这里成为全国名中医工作室,同年成为国家 “十二五”肾病重点专科,直到今年,叶景华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成立,目前负责人为市七医院肾病科主任路建饶。叶景华先生每周一次参加肾病专科门诊,每月带领传承工作室成员进行专科查房、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叶先生著有 《叶景华诊治肾病经验集》 《叶景华临证经验集萃》等著作。其临床治疗理念有“叶景华辨证论治五要”——首要在症候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抓住主证;二要分清主次、把握虚实先后;三要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四要注意病变的阶段性;五要全面考虑局部和整体情况。

基于其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一体化治疗的观点,他形成了针对四大优势病种——肾衰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消渴肾 (糖尿病肾病)、关格病 (尿毒症)、劳淋病 (再发性尿路感染)的诊疗技术特色,2017年以来中医外治7000多人次,相关技术还经国家级叶景华学术思想学习班向各地辐射,造福了大量患者。

总结其学术思想与诊疗特色,已开发协定方有:肾衰方、糖肾方、劳淋方、肾衰膏、通淋膏、二黄膏。

可以说,叶先生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病案、方、药整理是十分丰富,为此,工作室利用现代化技术,拍摄记录叶老的诊疗工作,保存原始资料,录入医疗信息,统计、挖掘诊疗过程中的辨证思路和用药规律,总结临证经验。与此同时,建设网络平台,上传医案、用药、讲座等影像资料,为国内外中医学者及患者提供治疗疾病的共享资料。

叶景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明确了一系列的工作目标,包括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出版叶景华教授学术经验集;在临床实践中充分运用叶景华教授经验,总结、评估疗效,并不断优化改进,最终形成叶景华学术理论指导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将总结后的叶景华教授协定方、药对应用于临床,评估疗效,并开展临床研究、总结工作;将叶景华教授治疗经验及方剂申请相关专利;积极推广叶景华中医肾病学术经验帮助基层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等。

需要推进的工作很多,所以在建设名中医工作室时,我们明确发展目标,团队成员根据发展规划、各自承担的任务各司其职,由绩效评价、成效评估等各类长效机制配套,最终以制度建设确保长效发展。希望所有的努力与探索,为中医留下生生不息的火苗。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肾病科主任助理、孟河医派丁氏内科童少伯肾病学术思想第三代继承人)

对话

嘉宾:

主持人:崔松

余小萍

陈晛

高志欣

问:第一届中医药文化讲堂我们讲的是发展,然后是综合医院怎么发展,接着是大师和传承。这次我们将问题具体落到工作室,做工作室,有效吗?

余小萍:我认为工作室这个模式非常有效。中医流派的工作是团队工作,工作室也是,绝对不是个人能单独完成的。唯一不同的是,工作室会重点聚焦黄吉赓教授展开工作。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工作室的模式很讲实效,学习了新方法,就能去使用。

跟过去相比,有了工作室以后,目标就明确了。我在90年代曾经跟黄老师做研究生课题,学到了一些科研方法,但对于传承学术思想并没有什么效果。成立了工作室以后,学术思想得以传承,技术也进一步提高。这让我非常有收获。

问:大学学医也有科研培养和导师制,这和工作室的导师差别在哪里?

陈晛:大学时,我跟随的导师是岳阳医院干保科副主任,当时我们的课题是关于骨质疏松,有比较明确的科研方向,但目的性比较强,因为研究生的任务就是要完成课题,要毕业。当我加入了工作室以后,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科研,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名中医的学术思想。

因为很多名中医长期奋战在第一线,他们的医学阅历,大多零散地分布在实践中,作为学生,我们需要更好地完成经验总结。比如我进了工作室以后,我的任务就是对叶老经验药对、外治经验进行总结、提炼。

问:工作室的成立,对整个社区医院的拉动是什么?

高志欣:从工作的角度来说,社区虽小但五脏俱全,其科研实力和基础与三级医院比,都比较薄弱。有这样一个名中医工作室项目,能投放到基层,肯定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承担过这样有代表性的项目。

工作室的成立,对我们基础社区科研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以前我们只能对论文上进行汇总,科研工作不能说空白,但很少。工作室一成立,就可以开始资料收集或者是进行患者随访。这些大数据通过汇总,直接让我们科研实力上了一个台阶。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这是一个机会。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许琦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造“名中医工作室”,上海中医传承经验走向全国
全球直播!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礼,校长“最后一课”赠言学生:守与为、知与行、众与己
系列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中医药产业迎大发展
上海市农科院从“玉米故乡”墨西哥引进种质资源,将研发富含高叶酸、高锌的营养玉米
2018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力排名发布:中国高校在国际权威经济学期刊论文发表快速增长,上海财大力压清北位居第一
上海今天出梅啦!不过……
相聚上海逐鹿“小世界杯”,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开球
注意!受台风影响,7月10日-12日上海铁路局暂停发售这些车次火车票!
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优秀人才 ——五论贯彻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
中医走进西藏,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
上海主汛期来临,李强实地检查防汛防台工作,要求严阵以待时刻警醒
普吉岛沉船事件后续报道 | 打捞“凤凰”号工作准备就绪,仍有5人生死不明
国务院考核组完成对上海市消防工作考核
努力开创上海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新局面!市委常委会传达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
继谷好好、史依弘、王珮瑜之后,这些艺术名家也把工作室“搬”到了宝山
对标国际标准,亮出海派中医品牌,上海龙华医院成为全球首家通过JCI学术型医学中心认证的中医医院
重要提醒!中医专家:肿瘤患者不宜过度食用大蒜,每天八杯水不一定能排毒……
上海文化装备创新升级,银幕舞台的炫酷科技刷新人文体验
采集于1871年的金钱豹标本,中国收藏最早的大熊猫标本,还有贝叶经……沪上三大博物馆首次联袂推出“世纪典藏——上海博物溯源”特展
上海职业院校调整布局、升级专业,为打响“四大品牌”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上海马路40年|绍兴路:鲁迅办艺术展,傅雷曾经借住,贺友直画小人书,俞振飞守望昆曲复兴
“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结”, 上海构筑卫生行政审批“高速公路”!
连续抗洪20余小时后靠在栏杆休息,她这张工作照刷爆朋友圈!
刚刚!上海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公布(附动图图解)
习近平指引信访工作“安民之道”
非遗扶贫:彰显文化自信 服务中心工作
新华社评论员:让科技工作者创造力竞相迸发
习近平对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沉浸抗癌工作近4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谈抗癌力:“让人活着,才是治疗癌症的目的”
去社区看砭石之谜、华佗与五禽戏,中医药传承创新展开进社区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