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肾病名家叶景华
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叶景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是医院的重点建设项目,实行院领导负责制,医院为此制定专门的名老中医工作室管理规章制度、专款专用财务制度等,以确保工作室的科学发展。
围绕叶景华学术思想传承开展相关工作室工作始于十多年前,2006年成为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2008年,其所在的肾脏科室成为上海市优势肾病专科,2011年这里成为全国名中医工作室,同年成为国家 “十二五”肾病重点专科,直到今年,叶景华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成立,目前负责人为市七医院肾病科主任路建饶。叶景华先生每周一次参加肾病专科门诊,每月带领传承工作室成员进行专科查房、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叶先生著有 《叶景华诊治肾病经验集》 《叶景华临证经验集萃》等著作。其临床治疗理念有“叶景华辨证论治五要”——首要在症候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抓住主证;二要分清主次、把握虚实先后;三要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四要注意病变的阶段性;五要全面考虑局部和整体情况。
基于其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一体化治疗的观点,他形成了针对四大优势病种——肾衰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消渴肾 (糖尿病肾病)、关格病 (尿毒症)、劳淋病 (再发性尿路感染)的诊疗技术特色,2017年以来中医外治7000多人次,相关技术还经国家级叶景华学术思想学习班向各地辐射,造福了大量患者。
总结其学术思想与诊疗特色,已开发协定方有:肾衰方、糖肾方、劳淋方、肾衰膏、通淋膏、二黄膏。
可以说,叶先生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病案、方、药整理是十分丰富,为此,工作室利用现代化技术,拍摄记录叶老的诊疗工作,保存原始资料,录入医疗信息,统计、挖掘诊疗过程中的辨证思路和用药规律,总结临证经验。与此同时,建设网络平台,上传医案、用药、讲座等影像资料,为国内外中医学者及患者提供治疗疾病的共享资料。
叶景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明确了一系列的工作目标,包括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出版叶景华教授学术经验集;在临床实践中充分运用叶景华教授经验,总结、评估疗效,并不断优化改进,最终形成叶景华学术理论指导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将总结后的叶景华教授协定方、药对应用于临床,评估疗效,并开展临床研究、总结工作;将叶景华教授治疗经验及方剂申请相关专利;积极推广叶景华中医肾病学术经验帮助基层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等。
需要推进的工作很多,所以在建设名中医工作室时,我们明确发展目标,团队成员根据发展规划、各自承担的任务各司其职,由绩效评价、成效评估等各类长效机制配套,最终以制度建设确保长效发展。希望所有的努力与探索,为中医留下生生不息的火苗。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肾病科主任助理、孟河医派丁氏内科童少伯肾病学术思想第三代继承人)
对话
嘉宾:
主持人:崔松
余小萍
陈晛
高志欣
问:第一届中医药文化讲堂我们讲的是发展,然后是综合医院怎么发展,接着是大师和传承。这次我们将问题具体落到工作室,做工作室,有效吗?
余小萍:我认为工作室这个模式非常有效。中医流派的工作是团队工作,工作室也是,绝对不是个人能单独完成的。唯一不同的是,工作室会重点聚焦黄吉赓教授展开工作。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工作室的模式很讲实效,学习了新方法,就能去使用。
跟过去相比,有了工作室以后,目标就明确了。我在90年代曾经跟黄老师做研究生课题,学到了一些科研方法,但对于传承学术思想并没有什么效果。成立了工作室以后,学术思想得以传承,技术也进一步提高。这让我非常有收获。
问:大学学医也有科研培养和导师制,这和工作室的导师差别在哪里?
陈晛:大学时,我跟随的导师是岳阳医院干保科副主任,当时我们的课题是关于骨质疏松,有比较明确的科研方向,但目的性比较强,因为研究生的任务就是要完成课题,要毕业。当我加入了工作室以后,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科研,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名中医的学术思想。
因为很多名中医长期奋战在第一线,他们的医学阅历,大多零散地分布在实践中,作为学生,我们需要更好地完成经验总结。比如我进了工作室以后,我的任务就是对叶老经验药对、外治经验进行总结、提炼。
问:工作室的成立,对整个社区医院的拉动是什么?
高志欣:从工作的角度来说,社区虽小但五脏俱全,其科研实力和基础与三级医院比,都比较薄弱。有这样一个名中医工作室项目,能投放到基层,肯定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承担过这样有代表性的项目。
工作室的成立,对我们基础社区科研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以前我们只能对论文上进行汇总,科研工作不能说空白,但很少。工作室一成立,就可以开始资料收集或者是进行患者随访。这些大数据通过汇总,直接让我们科研实力上了一个台阶。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这是一个机会。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许琦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