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耶与白朗宁夫人十四行诗集 | 叶扬

2018-07-24信息快讯网

梅耶与白朗宁夫人十四行诗集 | 叶扬-信息快讯网

英国女诗人白朗宁夫人本名伊丽莎白·巴雷特(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1806—1861)。她在不惑之年下嫁比她小六岁的罗伯特·白朗宁之前,已经出版过四部诗集以及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英译本。1850年,华兹华斯去世之后,在遴选下一任桂冠诗人时,她也是热门的人选,不过最后被丁尼生胜出。白朗宁夫妇成婚之后,离开英国去意大利定居,夫人又发表了好多部作品和诗集,最后在佛罗伦萨去世。有趣的是,夫人生前声名远在她夫君之上,但是时至今日,她主要以四十四首十四行诗知名于世,在英国诗歌史上只能算是一位重要的小家,而先生则与丁尼生并列为维多利亚朝两大诗人。

白朗宁夫人的这些十四行诗,是结婚前后所作,移居意大利后定稿。她本来不愿意将自己这些火辣辣的情诗公开发表,但是先生认为这是莎士比亚之后最优秀的十四行诗系列,终于说服了她,于1850年以《葡萄牙的十四行诗》为题结集出版。用这样一个题目,有几重原因,一是让读者以为这些诗是从葡萄牙语翻译过来的,多少保护一点私密;二是出于对曾经卜居澳门的葡萄牙大诗人卡蒙斯的崇敬;三是她丈夫给她的昵称是“小葡萄牙人”。十四行诗这种体裁,本为十三世纪西西里岛诗人兰蒂尼所首创,大诗人但丁偶一为之,随后在佩特拉克的诗作中蔚为大观,成为流行整个西欧的诗体。这种原来更换尾韵不过四五次的诗体,传入英国之后,在斯宾塞和莎士比亚笔下改变了结构,更换尾韵可以高达七次,为大多数后辈英国诗人所沿用。但是有两位英国诗人,却坚持以意大利的格式创作十四行诗,前有弥尔顿,后者就是白朗宁夫人了。白朗宁夫人的其他诗作往往有结构散漫、文字冗长的弱点,而十四行诗严密的格律和短小的篇幅,反而让她得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发挥她的诗才。诗歌本来就是文字中最为呕心沥血的类别,所谓被锁链捆绑着跳舞,于此又得到验证。

以上是诗集第32首的插图(“当太阳初次照着你的盟誓升起”)。在随后的诗行里,作者自喻为一支破旧、走音的低音提琴,只有在乐圣手中,方能奏出完美的旋律,所以插图是与内容紧密配合的。画家梅耶(Fred A.Mayer,1904-1993)出生于德国,十九岁时移居美国纽约。上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他以黑色剪影插图蜚声一时,除了常为《纽约时报》的戏剧评论作插图之外,其作品亦见于《纽约先驱论坛报》和一些地方报刊,并曾在纽约市立图书馆展出。他为两部文学名著作过插图,其一是1933年法国作家左拉的长篇小说《娜娜》的一部英译本,其二就是1937年的这部十四行诗集了。纽约第五大道上的市立博物馆藏有他的84帧黑白剪影图原件,创作于1923至1946年间。顺便提及,上世纪五十年代由新文艺出版社发行的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的中文译本,用的正是梅耶的插图。译者方平先生签名赠送给大哥的一部,在扉页上写着“主万兄、主万嫂、主万的妹”,我以前总觉得这个写法有点古怪。后来家姐叶逢告诉我,当年大哥的译稿完成之后,常让当时还是初中生的她送到离家不远的出版社去,担任编辑的方平先生大概印象颇深,所以才会如此题赠。

作者:叶扬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舒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