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赵启正新闻传播案例》一书出版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如何向世界讲述?一本反映对外宣传领域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的图书《中国故事 国际表达——赵启正新闻传播案例》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赵启正长期担任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该书从赵启正发表的演讲、报告、文章、答记者问中精选了 60余个经典案例,较为全面地记录了他作为中国对外宣传工作负责人进行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揭示了他不断开拓外宣工作新局面的心路历程。除了赵启正的原作外,书中还有20多篇导读、解读文章,是对赵启正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介绍、说明和阐述。
《中国故事 国际表达——赵启正新闻传播案例》
贾树枚 解读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7月出版
<<<<延伸阅读
序言
文/赵启正
这本书是贾树枚同志创意的,是他以深厚的新闻宣传理论素养和30多年在媒体一线积淀的丰富经验,对我在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以来的对外传新闻传播工作资料亲自筛选案例、分类编辑并执笔逐篇评析写成的。树枚同志编写此书意在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发言人提供一种学习和工作的参考,也为对新闻传播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种深度透明的观察视角。我借此书出版之际表达他的执着的专业精神对我的感动和对他由衷的敬意。
我比树枚同志大一岁,可以算是同龄,上世纪70年代末,我当过上海市劳动模范,他作为光明日报记者采访过我,此后,我都是他所领导过的上海的两大报的不渝读者。这许多年以来,他一直热心关注我在浦东的,特别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和全国政协外事委时的新闻工作表现,并不时给我极其有益的建议,这对我这样的由“理工男”背景半路出家到新闻传播领域的后来者是极为珍贵的。
我对新闻传播工作的“用心”和开始“用功”,是在1991年担任上海市副市长和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时开始的。那时,我把涉及我国的国际舆论当做浦东发展的宏观环境对待,花费很多时间阅读国际舆论动态,会见国内外媒体、国际要人和全球大企业的投资者,向他们说明浦东开发是中国和平发展的组成部分,是投资者在中国发展的良机。随着浦东开发的节节进展,国际舆论对浦东开发的怀疑论逐渐减少,开始承认了它的成功。我相信,一个国家的不断进步的国情是形成其良好形象的基础,而没有媒体的客观和有效传播,良好的形象也不会“无翼而飞”“无胫而走”。
1998年我调任中央外宣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主任,我把这两个二合一的机构的任务概括为“向世界说明中国”——说明她的内外政策、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国情并对国际社会的发问解疑释惑,努力改变中国和日新月异的实际状态不符的国际形象。在这期间我大力推动新闻发布的建设,而新闻发布兼有对中国公众的政务信息沟通和向外国媒体说明中国的双重任务。由于强势的西方媒体的固有立场,它们的报道往往有片面性,甚至有所歪曲,再加上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文化障碍,导致关于中国的报道仍然不尽如人意。
政府的和公众承担的公共外交是弥补媒体传播局限性的有效途径。中国公共外交是通过与外国公众的人文交流,以真实、丰满、自然、生动、鲜活、易懂的故事传播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我在全国政协时按外事委员会的职责努力推广了公共外交活动去促进民心相通。
多年来我陆续出版了《向世界说明中国》《公共外交和跨文化交流》《浦东逻辑——浦东开发与经济全球化》和《江边对话——一位无神论者和一位基督教布道师的友好交流》等十几本图书。
我知道如今这本书还收集了我的已经出版的各书以外的好多案例,还得到了洪崇恩高级记者、孟建教授、郭可教授等新闻传播领域资深人士的支持。但是,不言而喻,本书最值得阅读的还是树枚同志的“导读”和“解读”,这正是本书的特色所在。
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柳青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