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荷兰人笔下的“狄仁杰”,让“狄大人”成了超级IP,元芳,你怎么看?
近年来,“狄仁杰”似乎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超级IP,一年总有几个“狄仁杰”系列出现在荧屏和荧幕之上。随着徐克导演新片《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上映,对这个东方神探的讨论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这几年,从2004年系列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热播开始,狄仁杰“狄大人”似乎成为了网红,焕发出全新的“神探”生命力。由著名话剧演员梁冠华塑造的那个胖胖的、眼里有几分狡黠闪烁的神探狄仁杰的形象,是那么深入人心;“元芳,你怎么看”更是成为街头巷尾流传度极高的一句流行语。这所谓的“元芳体”便出自电视剧《神探狄仁杰》,是狄仁杰遇到疑案时常问其贴身保镖李元芳的一句话。据不完全统计,已上映的影视作品中,电视剧约600余集,电影作品数十部,(跟大IP西游记有的一拼)可见狄仁杰在受众群体的受欢迎程度。
今年,除了7月上映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外,接下来还有《狄仁杰之阴兵借道》《少年神探狄仁杰2》,2019年《秋官课院之狄仁杰浮世传奇》正在拍摄中……
无一例外的,狄仁杰的相关影视作品,最早都是脱胎于文学作品。那么,这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唐朝时期的政治家,武则天的贤相,大唐狄阁老,到底是不是一个神探呢,它又是怎么形成一个超级IP的呢?
事实上,狄仁杰断案的故事全部都是虚构,在影视剧中最为出名的说狄仁杰发现死者头发中有钉子致人死命的案子,其实也是张冠李戴。 据历史记载,狄仁杰,字怀英,经历唐高宗和武则天两个时代,其政治生涯的颠峰是在武则天时期。
身为李唐臣子的狄仁杰潜伏在武则天身边年深日久,培植和壮大自己的势力,最终将武朝还于李唐。心计之深沉,谋略之高超,手段之惊人,无不令后人叹为观止。
事实上,他的身份更倾向于是一个政治家。历史上,对此人断案如神的记录并不多,因为新、旧《唐书》仅有一句话提及狄公断案,称其于“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说的是他刚到任大理寺时,用一年时间就把积压的案件全部处理干净,所涉人等17000人没有一人喊冤。由此,一些人断言他善于断案。其实,唐宋时期,大理寺处置的一般都是些涉及官员的案件,案件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因为涉及官员,因此很难处理。这也是大理寺积案很多的重要原因。狄仁杰能在短短时期将案件全部处理,并非因为他擅长断案,而是因为他能公平处事,刚正不阿。
而且后世描绘狄仁杰断案故事的文学作品也并不多,最有影响的就属《武则天四大奇案》,但该小说也仅在前三十回叙写了狄仁杰在昌平县尹任上判决的三桩奇案,小说中狄仁杰的形象高大全有余而立体感不足,且概念化、平面化。那么是谁重塑了清官狄仁杰并赋予他神探的形象呢?那便是高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1910~1967)——被《华声报》选为“二十世纪影响中国最大的一百个外国人”之一的荷兰小说家、汉学家及外交家。
高罗佩读了法国作家凡尔纳(JulesVerne)的小说《迷人的中国之旅》,对中国文化着迷,开始穿中国服、睡硬床、要做中国人。1943年,高罗佩就职于荷兰驻重庆使馆,娶了系出名门的中国夫人水世芳,她父亲水钧韶曾任驻圣彼得堡使节及天津市长,外祖父张之洞是洋务名臣。高罗佩与沈尹默、齐白石等名流交往,对中国文化的迷恋达到狂热。品茶、弈棋、抚琴、吟诗、作画、练字、治印、写小说……俨然一位名士。他效法古人,给自己取名高罗佩。无论住在哪个国家,高罗佩的中式书斋格局不变,环壁皆书,书桌上摆着文房四宝,还有一张紫檀嵌花卧榻,号称“图书满架,落叶满床”。高罗佩著作等身,流传最广的是他别出心裁的中国古代侦探小说。他对清人公案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中主人公狄仁杰屡判奇案大为折服,认为虽无指纹、摄影等现代技术手段,其访案之细、破案之神,以及对犯罪心理之分析和推理之缜密,不亚于英国柯南道尔著名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之后,他动手编写英文巨著《大唐狄公案》,前后用15年时间写成,全书有16个长篇和8个短篇,翻译成中文后约140万字。此书英文版一经面世,即在欧美引起轰动,甚至成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学生必读书。
英译版《狄公案》的畅销以及对中国公案小说和刑事案例的强烈兴趣,激发了高罗佩自创狄公案小说的热情,从第一本小说《迷宫案》问世到其临终前完成的《黑狐狸》,高罗佩一发而不可收,一共创作了十七种狄公案系列小说,目前已被翻译成29种语言、在38个国家出版。对高罗佩来说,小说创作除了是他业余生活的消遣和调剂,还能提醒中国人不要遗忘自己的公案小说传统,同时又告诉西方人侦探小说并不是他们的专利,中国“宋有《棠阴比事》,明有《龙图》等案,清有狄、彭、施、李诸公奇案;足知中土往时贤明县尹,虽未有指纹摄影以及其他新学之技,其访案之细、破案之神,却不亚于福尔摩斯也”。
有意思的是,高罗佩有意无意中在狄公身上渗入了自己的影像。高罗佩的传记《高罗佩:他的生活,他的著作》中这样说:“高罗佩在畅饮清酒后的微醺之际,曾喃喃地对朋友说:‘狄公就是我’。”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作家在塑造自己喜爱的人物时,常把自身的外貌及人格特征投射到那些人物身上,让自己跟随着他的英雄自在游走于现实界与幻想界之间。
由此,后世读者看到的狄公,已经不是原本历史上的那个狄仁杰,而是经过高罗佩“演绎“的狄仁杰。而之后的影视剧创作,又在“二度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三度创作”“四度创作”,进行了进一步的演绎和想象,其在广大中国观众心中形成的“东方福尔摩斯”形象,自然早已偏离了历史人物的原貌。至于狄公形象在西传及东归的传播过程中生成出新的价值和意义,那就是另一个关于“文化增殖现象“的话题了。
作者:陈熙涵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柳青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