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斯特恩琴声响起后的这40年,古典音乐在中国在上海风生水起

2018-08-17信息快讯网

当斯特恩琴声响起后的这40年,古典音乐在中国在上海风生水起-信息快讯网

▲1979年6月,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到访中国时与中央音乐学院师生合影。在艾萨克·斯特恩右边的,是本届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会联合主席之一、小提琴家徐惟聆。

1979年,艾萨克·斯特恩以世界知名小提琴家的身份,第一次到访中国,给当时的中国古典乐界带来震动。艾萨克·斯特恩的这次访华经历,被拍摄成纪录片。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段时间,也见证了古典音乐在中国的风起云涌。

当斯特恩琴声响起后的这40年,古典音乐在中国在上海风生水起-信息快讯网

▲艾萨克·斯特恩的琴声就像是一滴甘露,落在了久旱的中国古典乐大地上。

今天(8月17日),第二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会联合主席、艾萨克·斯特恩之子、指挥家大卫·斯特恩,以及另一位评委会联合主席、小提琴家徐惟聆,还有评委之一、上海四重奏创立者和第一小提琴李伟纲,共同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诉说他们眼中这40年来,古典乐在中国如何蓬勃发展,以及中国音乐家们曾走过的那些百感交集的路。

大卫·斯特恩:从过去到现在,上海对于推动古典音乐发挥着重要作用

1979年,我和我的父亲艾萨克·斯特恩一起访问了中国。那时路上清一色的都是自行车,每个走在街上的人都穿着白衣黑裤。我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欢迎。上海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城市。我看到这里的人们不仅怀揣对古典音乐的好奇心,更迸发出对广义艺术的热情。这种改变的力量,似乎在当时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都很罕见。我很幸运,可以成为这段改变之路的见证者。

当斯特恩琴声响起后的这40年,古典音乐在中国在上海风生水起-信息快讯网

▲艾萨克·斯特恩第一次见到10岁的王健时,就称赞他为“了不起的演奏家”。

1999年,当我再一次来到上海时,外滩附近很多人打太极拳的画面,深深镌刻进我的脑海里。他们的身上流淌出一种平静的感觉。在那时,我同时也感到整个上海都处在建设状态中,是如此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当斯特恩琴声响起后的这40年,古典音乐在中国在上海风生水起-信息快讯网

▲在本届比赛评委会联合主席之一、艾萨克·斯特恩之子、指挥家大卫·斯特恩眼中,上海对于推动古典音乐发挥着重要作用。

又是将近20年过去了。从1999年以后,我几乎每年都会来上海。时代发生了改变,眼下由余隆先生担任艺术总监的上海交响乐团,是我心中上海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事实上,上海这座城市对于推动古典音乐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前中国学生去西方留学,而现在也有不少外国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比如上海乐队学院中就有从美国来的留学生。如今的上海,已然彰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视野和格局。

作为一个“老外”,其实我更期待未来的上海,会如何平衡本土文化和国际文化。这几年我来上海,看到很多年轻人手里刷着iPhone、iPad,奢侈品商店也越来越多。这些并不是坏事,但我认为,一个城市的独特性在于应保护好自己的文化。我相信,有一天上海这座城市可以影响整个世界,而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应该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

徐惟聆:上世纪80年代留美期间,曾和谭盾等人一起在街头拉琴挣生活费

1979年,当艾萨克·斯特恩大师来过中国后,在我心中掀起了如龙卷风般的震撼。斯特恩的琴声就像是一滴甘露,落在了久旱的中国古典乐大地上。大师告诉我们演奏音乐一定要从心出发,相比那些具体的演奏技巧,这样的人文精神更深深影响了当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直至今日。

当斯特恩琴声响起后的这40年,古典音乐在中国在上海风生水起-信息快讯网

▲本届比赛评委会联合主席、小提琴家徐惟聆作为上海人,感受到了古典乐在上海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上世纪80年代,我自费到美国留学。那时候,生活常常捉襟见肘。当时出国只能换40美金的外币,等我入境美国时,身上只剩下了25美金。在课余时间,我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来赚取生活费。我曾和谭盾、胡咏言等人,一起在街头拉琴。如果遇上暑假,一周我们拉上个五六天;而在气温降到零度的冬天,我们会戴那种露出半截手指的手套,在手指勉强还可以运动的情况下,艰难地“讨生活”。我还在超市里当过收银员,其实出过很多次错误,还得自己赔钱。我也帮别人照看过孩子,在酒吧里洗过酒杯……现在的中国留学生,条件比我们那时候要好太多了!

当斯特恩琴声响起后的这40年,古典音乐在中国在上海风生水起-信息快讯网

▲图为比赛部分评委,前排为评委会联合主席大卫·斯特恩和徐惟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也能感受到古典乐在上海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有越来越多的顶尖音乐厅,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越来越多的顶级大师,频频来上海演出交流;在一代代艺术家的努力付出下,中国音乐家的整体水平得到了飞跃;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拥有了全球知名度,正在进一步提升影响力……这些都是上海建设国际文化都市进程中闪闪发光的名片。

李伟纲:座无虚席的剧场内,全场观众为古典乐起立鼓掌——这个画面将不再遥远

我清楚地记得,39年前斯特恩大师来中国上大师课的场景。当年我只有15岁,很多有名望的小提琴演奏家也都来上课了,因为大家觉得机会难得。在课上,我还对着大师演奏了曲子,我腿都在发抖,也不知道有摄像机对着自己。1981年,当我去美国公费留学时,偶然间看到了那部纪录片,突然发现徐惟聆出现在了画面中,十几秒后没想到自己也出现了!那时我觉得自己拉得好难听,现在想想其实也没有那么差劲。

当斯特恩琴声响起后的这40年,古典音乐在中国在上海风生水起-信息快讯网

▲今年是上海四重奏成立35周年。

今年是上海四重奏成立35周年。上海是我小提琴生涯的起步之地,为我打下了基础。上世纪80年代来到美国以后,我和成员则受到了很多顶级室内乐大师的教诲。1985年,我们四重奏还曾到艾萨克·斯特恩家中接受了他的指点。

我想寄语参加比赛的所有选手,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能长时间浸入到音乐的世界里,真正对某个学派、某个作曲家音乐有深入的理解,那么一定能诠释出作品的精髓。1985年,我们上海四重奏在第三届英国朴茨茅斯国际四重奏比赛中获得第二名,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是得到全票通过的。所以,中国选手一定要有自信!当然,一开始我们也是从模仿唱片、录音开始的。但时间长了,理解深了,演奏出来就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当斯特恩琴声响起后的这40年,古典音乐在中国在上海风生水起-信息快讯网

15年前,我曾在韩国和一支首尔的室内乐团共同演出。当时音乐厅里座无虚席,观众们起立鼓掌,异常热情。那时候我心想,在中国哪天也会变成这样该多好!而眼下,这样的事情正在发生,并且会越来越多地发生。我一直相信,古典音乐如同金子,是金子就总会发光的。而在上海举办的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正是让“金子”在中国更加闪亮的一股重要力量。

当斯特恩琴声响起后的这40年,古典音乐在中国在上海风生水起-信息快讯网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张立行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800万!物联网连接规模首超手机用户,上海移动首推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平台
【老外的中国映像】朴钟喆:中国“农村”的发展吓了我一跳
全球首个全局化人工智能矿场来了,继无人码头后,上海企业开拓AI应用新场景
打响“上海制造”品牌要抓住这个重点!李强专题调研半导体产业发展
【云间漫谈】图证“上海之根”
上海首届“最美河道”系列评选活动投票开始
电视剧《合伙人》克隆《中国合伙人》, 故事新编还是重复创作?
【学习有理】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两亿年前的脚印!贵州茅台镇发现中国侏罗纪早期最大规模蜥脚类恐龙足迹群
【中国梦·践行者】潜心钻研挑战禁区 这位外科专家在世界舞台唱响中国医生的声音
第二届斯特恩小提琴大赛正式启动,斯特恩之子鼓励选手:要勇于用音符展现真我
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东京交响乐团将登台上交音乐厅
“斯特恩”半决赛名单出炉!12位选手将继续鏖战“上海籍”小提琴比赛
东京交响乐团昨献演上交音乐厅
“斯特恩”大赛厉害在哪里?评委们说:我们要找完整的音乐家,而非完美的演奏家
短评:有责要尽责,失责必问责
七夕佳节风雨无阻,上海民族乐团“栀子花”再生香
教育之"西行漫记",万名教师支教计划170名上海援疆教师将启程
2018上海书展 |他是乡村的最后一个诗人,今天我们再次读起叶赛宁
《上海改革开放40年——那些年,我们的故事》首发
上海报业集团与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刘爱萍:用纤巧的双手经营智慧人生
【央视快评】“中国医师节”,标注健康中国新征程
光明日报评论员:为健康中国建设谱写新篇章
【“一带一路”国家记者看中国】孟加拉国记者:这一倡议深得民心 各国积极响应
“斯特恩”评委奥古斯丁·杜梅不慎受伤,纪尧姆·莫尔科临时接任半决赛评委
“斯特恩”小提琴大赛正酣,选手们琴声诉心声:音乐是表达真我的通道
文汇深呼吸 | 古典音乐未来在中国,中国未来优秀交响乐在哪里
惊心动魄!比赛中琴弦乍断……斯特恩决赛名单最新出炉!
上海爱乐乐团发布新音乐季:以更多原创首演奏响中国强音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