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三维技术将文物“搬进”计算机

2018-08-20信息快讯网

目击三维技术将文物“搬进”计算机-信息快讯网

▲用三维技术制作出的部分罗汉木雕(白色为“灰模”,彩色为渲染好的“建模”)

手握“手持式三维扫描仪”,对着座椅上小朋友伸出的胳膊慢慢移动,在不同角度扫描,连线的计算机上就会实时先后显现出“绿色”的胳膊、“蓝色”的胳膊......这是记者近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室看到的一个镜头。该馆“文物修复季特展”的第三季推出了“孰制匠之——三维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展”,公众代表有幸现场体验文物的三维信息采集、模型处理、3D打印等环节,领略“科技+文物修复”的神奇魅力。

“电脑里显示的绿色,就是我们现在正在采集的数据,蓝色是已经产生的数据,紫色表示已经偏离了位置......”正在演示操作的三维修复师韩博介绍说。几名“幸运观众”纷纷上前体验运用三维技术采集自己的手、脸信息。

目击三维技术将文物“搬进”计算机-信息快讯网

▲文物修复师韩博手握手持式三维扫描仪,对着这位“捷足先登”的小朋友扫描“脸”。

7岁小学生马可抢先坐上座椅,伸出胳膊要“体验”。刚刚坐下,马可说:“我想拍脸”,随即眯上眼睛,摆出鬼脸,让技术人员给他“拍脸”......

目击三维技术将文物“搬进”计算机-信息快讯网

▲文物修复师韩博演示“手持式三维扫描仪”采集人体信息。

“其实,操作很简单,把手或胳膊悬在空中,握拳、伸手都可以,但要稳定住姿势,不能晃动。”韩博一边操作一边介绍,“用这个‘手持扫描仪’扫描人手和人脸,要保持一个工作距离。扫描过程中,尽量不要有太大的变动,人要缓慢移动......”

目击三维技术将文物“搬进”计算机-信息快讯网

▲一位幸运观众体验“手持式三维扫描仪”。

目击三维技术将文物“搬进”计算机-信息快讯网

▲一位幸运观众用“手持式三维扫描仪”采集女儿胳膊信息。


多种三维扫描仪“聚焦”文物显神奇


记者看到,文物修复室除“手持式三维扫描仪”外,有结构光三维扫描仪、激光式三维扫描仪,一台3D打印机正在工作。这是使用以光敏树脂为原材料的objet3D打印机,层层固化输出文物模型。韩博说,手持的扫描仪,便于操作,可以通过移动,快速获取三维模型,但精度相对低;而其它固定式扫描仪,精确度很高。

工作台上,摆放着两对打印出的树脂模型和复仿制品,它们是提梁卣和一件青铜器。韩博说,“这件提梁卣,它有很多独立的部件,完成它的扫描大概需要三小时左右。这和文物的图案、纹饰都有关系。”

目击三维技术将文物“搬进”计算机-信息快讯网

▲一件青铜器的树脂模型和复仿制品。

墙上展示有12组明代罗汉木雕的模型照片,白色的是灰模,彩色的是渲染好的建模。“灰模”(白色)是通过拍照方式把照片叠加建立起来的模型,而“建模”是通过结构光三维扫描仪扫描后获取的。有些文物需要两种方式结合来做。

文物修复师白璐告诉记者,手持式扫描仪、激光扫描仪和结构光扫描仪,它们建出来的都是灰模,因为输入到电脑里的是点的坐标,电脑将这些点叠合在一起形成三角面和文物的面,它是不带色彩的,电脑本身赋予它是灰色。

工作台上,一件明代罗汉木雕随着身下的自动圆盘在缓慢转动,两架照相仪正对着它拍摄。据了解,转盘转一圈需要三分钟,相机拍完一圈后,可以调整高度拍摄,也可让罗汉正反面躺下来拍。

目击三维技术将文物“搬进”计算机-信息快讯网

▲一件明代罗汉木雕随着自动转盘旋转,两台照相仪在拍摄。

白璐告诉记者,“这是一种建模的过程,这个自动转盘跟摄像机连在一起,转盘转动一周时,摄像机就会以每秒固定频率的方式拍照,可以收集三四百幅照片,电脑会将这些照片叠加处理后自动生成一个带彩色的文物模型。”

她说,“这个通过照相仪和图片叠压方式建的模型,本身就带有原来的色彩,甚至文物表面原有的病害和缺失,它是自带的,不需要保护和后期的贴图和渲染,能直接将文物本身的色彩、病害、缺失等信息,直接植入模型,更便于文物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这是应用更加广泛的一个建模方式。”

“对这些灰模如何进行施彩?”她说,“灰模施彩有两种方式,一是现有紫檀、黄花梨、石材、玉石、金、银素材包,这些素材包就会赋予这个模型,这样模型就会呈现出一个色泽。二是,文物一般要求精度更加高的颜色和表面信息,我们就先通过照片把文物信息拍摄下来,再把这些照片通过手动操作的方式,通过贴图方式贴在文物模型上,只不过,灰模所需的照片数量较少,角度、精确度、重合度没有那么大。

目击三维技术将文物“搬进”计算机-信息快讯网

▲7岁的马克在打印机前看得入迷。

记者问:“几百张照片叠加自动处理后,接下来是不是就能直接打印了?”白璐说,“还需要完善,比如说电脑自动处理,某些照不到角的,会有一些缺失,或者说在这个地方重叠会有一些问题,就要在电脑里手动调整后,然后才将完善的模型直接打印。”

三维工程师韩博,“东西打印出来的时间,要看精度,精度很高的可能需要一天时间。还涉及到材质和层厚,层高是一个关键因素,这么高的东西,它的材料是一层层堆叠起来的,可以分成10000层、5000层去打。


三维技术将文物“搬”到计算机


据文物修复师陈园介绍,三维扫描仪主要应用于记录文物的形状、表面纹饰等信息。而需要真实还原文物色彩的文物,则需要进行近景摄影测量,多数情况下需要将两者结合应用。建立文物三维模型后,用模型处理软件提取文物纹饰等信息,并采用逆向工程技术制作出文物缺失部分,可以对缺失部分进行虚拟复原。他说,“通过扫描文物建立三维模型,也可以提取铭文信息并制作数字拓片,这样也更利于保护文物”。

记者了解到,陕西历史博物馆自2011年引入三维扫描与3D打印技术至今,一直在尝试从文物实体修复到虚拟修复、从文物实体翻模到利用模型翻模等工作,致力于将三维扫描技术与传统修复工艺结合起来。运用三维技术,该馆目前已经对罗汉、鎏金铜蚕、龙纹空心砖、白瓷杯、青铜簋、提梁卣和明代罗汉木雕塑等文物,进行了信息提取、三维打印、虚拟修复和复仿制,并获取了四臂观音、龙纹空心砖、三足壶、宰兽簋盖铭文等数字拓片。

目击三维技术将文物“搬进”计算机-信息快讯网

▲用三维技术得到的三足壶数字拓片。

目击三维技术将文物“搬进”计算机-信息快讯网

▲文物修复师白璐(左)陪马可玩打印出的小雕塑。

本次该馆联合西安火伴艺术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意在向公众展示如何将文物“搬”到计算机中,展示文物三维信息采集、模型处理等内容,让公众能近距离了解三维技术,感受这一新兴技术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的应用。

“三维扫描技术”又称“实景复制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高精度立体扫描技术,也是集光、机、电、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它通过测量空间物体表面点的三维坐标值,得到物体表面的点云信息,并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直接处理的三维模型。它在文物保护中的意义在于,能将文物转换为计算机直接处理的数据模型,利用逆向工程制作出文物残缺部分,为文物修复工作提供依据,实现文物非接触式建模,而且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

目击三维技术将文物“搬进”计算机-信息快讯网

▲观众观瞧正工作的打印机。

博物馆文物保管部主任梁彦民介绍说:“我们把三维技术搬到文物修复室,给观众进行三维技术在文物保护修复上的应用展示,活动月底结束。”

文:报驻陕记者韩 宏

图:韩  宏

编辑制作:韩 宏

责任编辑:叶志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所学校不仅开设了VR、AR课程,还教三维建模、无人机……
宣布造出“世界最强大”超级计算机,美急迫渴望重回超算之巅
为报复合伙人,男子用计算机技术使公司停产终被抓
王韬为什么没有选择西式活字印刷技术?
七夕,听文物讲古人爱情故事
静态图文书秒变可移动电视,纸质书融合AR技术,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启全新阅读体验
这位普通IT技术员,花3年时间完胜FBI,扳倒“比特币第一疑案”门头沟案的始作俑者,堪比谍战大片
“光克隆”空间显示技术、空气中的电脑 ……本周五上海科博会亮点都在这里,带你先睹为快!
今天的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以扩大会议形式召开,600人聆听,事关卓越全球城市
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汪洋主持,韩正作报告
新高考3+3方案,信息技术今后是否会纳入高考加试科目,专家说法来了
只需2毫升外周血即可,新一代无创产前诊断技术有望诞生
动动手指,把博物馆“带”回家,沪上文物保护迈向“智慧化”
“微创”“无创”时代,腔镜技术进步应与规范化治疗并行
“微创”“无创”时代,肿瘤外科腔镜技术进步应与规范化治疗并行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走出去”的名片(一带一路5年间)
三维技术让文物修复如虎添翼
女博士7年不肯毕业,终一战成名!获理论计算机界至高荣誉,她破解了“量子计算最基础问题”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