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把博物馆“带”回家,沪上文物保护迈向“智慧化”
“2020年底前,上海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内的展品,都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深度信息,只要动动手指,观众便能把博物馆‘带’回家。”这是日前召开的全市文物工作座谈会传出的消息。记者获悉,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沪上的文物保护正努力向“智慧化”转型,以多样化的方式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博物馆:从馆舍小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海全市的博物馆数量达127座,2017年全年共举办陈列展览767个,接待观众226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红色革命场馆参观量显著上升。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例,从去年11月份以来,该馆观众数同比增长150%,日最高参观人数达1.03万人次。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也引发了持续的排队潮,100天的展期共吸引观众38.4万人次。该展览在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评选中获国际合作奖。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也得到有效发挥,均等性、广覆盖的社会教育机制在沪上逐步建立。2017年度,全市博物馆共推出各类社会教育活动近2.3万个,其中暑期青少年教育活动1.4万余个,参与人数达31万人次。去年5月,沪上11家博物馆联手成立上海市博物馆教育联盟,在此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成立了长三角博物馆教育联盟,搭建起区域间合作交流新平台。
以前,怎样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是业界极为关注的话题;如今,如何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从馆舍小天地走向大千世界,与更多人发生联系,成为博物馆发展的重大命题。比如,延展博物馆服务空间,把展览办到人流密集的公共空间。去年5月,上海科技馆的“如何复活一只恐龙”展在上海环球港亮相,让大型科普类展览首次走进商业广场。机场博物馆的建设以及文化进地铁项目,也让博物馆文化走近市民的日常生活。
再比如,借助现代技术,让文物“说话”。“你看,扫一下二维码就跳出这顶轿子的详细介绍,太方便了!”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物华号百子大礼轿前,杨小姐激动不已。与以往展陈不同的是,该馆的基本陈列在重点展品旁边设置了二维码,观众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获取展品的详细信息,还能第一时间与朋友分享。记者获悉,这项技术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争取年内沪上市级博物馆内的重要展品都可以通过扫码阅读,真正做到让市民把博物馆“带”回家。明年逐步扩展到区级和非国有博物馆,到2020年底,沪上每家博物馆内的展品,都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深度信息。
不可移动文物:逐步提升开放利用率
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上海也形成了一些良好的经验做法。市文物局目前正在对全市国保单位和市保单位的保护标志牌进行全面更换。新款标志牌增设了英文翻译和二维码,通过现代技术,让更多的文物建筑可阅读、可亲近。而各个区也纷纷推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比如,静安区率先使用无人机和物联网、传感器等智能化手段,用于文物建筑的安全巡查和日常监管,有效地提高了文物保护科技水平。徐汇区持续推进文物建筑的开放利用,继张乐平故居、柯灵故居向公众开放后,夏衍故居、草婴书房、修道院公寓等一批人文地标也将于今年底正式对外开放。
专家指出,沪上文物建筑的开放程度目前看来仍处于总体偏低的水平。据统计,全市3435处不可移动文物,对社会开放的有1079处,占比不到三分之一。下一步,上海将在提升文物建筑的开放利用率上下工夫。比如,在不影响文物建筑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利用文物建筑进行参观游览、科研展陈、社区服务等活动。对于现状尚不具备开放条件的文物建筑,创造条件在有限的时段、有限的空间对公众开放。此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开放工作,成立志愿者队伍,提供义务讲解和免费服务。
作者:李婷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