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油画中读到一个个动人的中国故事
▲曹新林《父子俩》
今天,油画艺术还能以怎样的探索给出怎样的可能?尤其是如何在数字时代突围,讲好中国故事?8月25日起亮相中华艺术宫的“语言之在——第四届中国油画双年展(2018)”中,或许藏着答案。全山石、靳尚谊、妥木斯、俞晓夫、邱瑞敏、杨飞云、庞茂琨、周长江等32位老中青油画家的32幅新近力作汇集在这个展览,代表着当下中国油画的最高水准。
中国油画双年展由中国油画学会主办,这是第一次离开中国美术馆,移师上海举行。“我们希望从上海活跃的城市文化氛围中吸收活力,并将其反馈到油画创作中。”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展览以“语言之在”为主题,孜孜以求的是油画不同于其它绘画的语言特性。“我们所心心念念的油画的语言之性、语言之魅是怎样的,它最感人的地方是什么,这个展览将以绘画本身来显现和回答。”
▲靳尚谊《穿蓝裙子的女士》
32幅作品呈现32种油画语言
此次参展的32位油画家虽来自于不同年龄段,绘画风格与技术也各有差异,他们却大多选择了肖像画的方式,描绘时代变化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尤其是中国的人物,以此开拓油画的表现力度。
全山石和靳尚谊这两位油画大家分别带来的肖像画近作,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评论家殷双喜向记者举的两个例子。全山石此次带来的是《炉灶边》,描绘一位少数民族妇女形象。全山石的作品,大多是半身人物肖像,在对不同光线条件环境下不同民族人物的刻画中,传递人物的内心情绪。油画是可覆盖的艺术,其实是一种三度空间艺术,笔触即可传递力量。全山石数十年来始终注重油画的笔触、色彩的组合,创造出一种亲切、直接的“在场感”,这幅《炉灶边》也不例外。靳尚谊此次展出的是《穿蓝裙子的女士》,刻画的是一位有着日常装束、侧坐着的女士形象。这幅画通过清晰的轮廓线与近乎平涂的色彩,减弱立体感,压缩画面空间,形成不同色块的平面构成,这与靳尚谊早年最为人熟知的《塔吉克新娘》等写实到极致的作品相去甚远。靳尚谊最近十多年其实是有意一改早期的画风,深入探索油画的平面化,画法更接近工笔白描,意蕴也更接近东方式。“他们一个在继承中发展,一个在学习中转化,各自给出了很有价值的探索。”殷双喜说。
▲全山石《炉灶边》
有业内专家坦言,展览汇集的32幅作品呈现给观众的是32种不重样的油画语言。比如崔小冬的《白玫瑰》,画了一位头戴太阳帽、手执白玫瑰的女孩。画面整体的冷灰色调让人印象深刻,剪影和色域构成感简约大方。缝隙处的白以及那一块纯白构成的白玫瑰让整个画面活跃起来,黑色衬布反复着力的表现则丰富了画面的节奏。又如庞茂琨的三联画《子夜》,画的是自己对镜刷牙的情形。作为镜像方面的探讨,他记录下每天休息前自己在镜子前的情景,通过对自己的审视来表达人对于自我的追问。尽管表现的是极其日常的一幕,庞茂琨却凭借纯属的西方古典绘画语言,让画面呈现出对古典艺术审美气质的追寻与再现,充满精神意味,静穆且优雅。
▲张祖英《埃及纪事-尼罗河奔向远方》
呼唤更具温度的中国油画
油画诞生在西方,但早已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画种之一,不再代表着西方的审美方式。西方的油画处于后现代变革中,似乎渐渐被边缘化,而油画在中国,尤其改革开放40年以来得到不断的推进,可谓正活跃。
“今天的中国油画其实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许江向记者坦言。“一方面,我们现在的中国油画与西方最为经典的那些油画仍有差距,需要向美术史上的经典学习。另一方面,中国的油画应该形成中国的特色,体现中国的气派,贯穿中国的精神。比如水墨方法、诗性特征等中国传统中的东西是不是都可以活化为油画所用。此外,油画作为传统的艺术品种还需要面对数字时代的竞争,需要处理传统与当代的关系。”
▲杨飞云《云南布朗族少女》
在专家学者看来,要想解决今天油画面临的这一连串问题,离不开对于油画本体语言的研究。许江指出:“不同于国画的水性,油画是油性的,画起东西来栩栩如生,有独特的质感与温度,画中的人好像会呼吸,画中的金属好像敲得响。我们应该将油画的特点充分研究透,才谈得上发展,也才谈得上形成中国油画自身的特色。”殷双喜告诉记者:“展览主题提出的‘语言之在’,就是希望唤起油画家对于油画语言的关注。这讲的不是一般的技术与方法,而是背后的精益求精,让绘画语言变得更趋精湛与深厚,更好地传递某种精神以及对世界的认识。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感受,怎样将它们艺术地表达出来,充满审美意味,需要不断锤炼。”他认为,有了对于油画语言深度、广度的开拓以及对于人性的显现,人们才能从油画中读到一个个动人的中国故事。
作者:范昕
编辑制作: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