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走亲戚”,中非共建紧密命运共同体
在北京朝阳门桥东南角布置的迎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花坛。(图源:东方IC)
9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的主题为“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领导人将再次团聚,为中非友好合作画上新的标记。
近来,中非交往密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刚刚访问了非洲4国,而这已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第4次访问非洲。同样频密的还有非洲国家领导人到中国的访问。3月全国两会闭幕后的短短半个月内,就先后有喀麦隆、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3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访问中国。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又有科特迪瓦、南非等国领导人对华进行国事访问。走亲戚般的互访表明,在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非间希望进一步加强友好团结合作,通过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国际挑战。
本次峰会将通过《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反映出中非双方对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共同心声。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最早是由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访问南非、坦桑尼亚和刚果(布)等非洲三国时提出的。习近平主席还用“真、实、亲、诚”四字箴言指出了中非关系发展行稳致远需要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他指出,“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
正是秉承“真、实、亲、诚”的合作理念,中国在自身取得经济发展的成果的同时,不断加大对非合作力度,希望用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技术、资金和经验带动非洲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如在2015年12月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总额600亿美元的中非合作“十大计划”,推动中非间开展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金融合作、绿色发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减贫惠民合作、公共卫生合作、人文合作、和平与安全合作等十个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合作在贸易、投资、承包合作、发展援助、人文交流、金融及安全合作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了跨越性的大发展。中国不仅自2009年超越美国连续8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而且非洲还成为中国第三大海外投资市场和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截至2017年底,中国对非各类投资存量已经超过1000多亿美元,有3500多家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经营。
展望未来,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需要从政治与经济两方面做足功课。在政治层面,中非之间需要不断凝聚共识,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要加强中非对彼此政治发展道路及模式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相互学习借鉴;在经济层面,则需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共建“一带一路”。非洲当前的经济发展潜力仍需进一步开发,在资金、技术及人才等方面既需要“输血”,还需要“造血”能力的提高。因此,在中非工业化合作的过程中需注重对非洲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以及创造就业方面的支持;在中非金融合作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对非洲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在加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项目的支持。只有帮助非洲实现其减贫和发展的目标,中非命运共同体才能打造得更加坚不可摧。
(贺文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