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玩才健康 玩什么才恰当(民生三问·网络游戏防沉迷③)

2018-09-05信息快讯网

怎么玩才健康 玩什么才恰当(民生三问·网络游戏防沉迷③)-信息快讯网

核心阅读

网络游戏防沉迷,怎么做才能有效且长效?专家建议,家长不宜向孩子灌输“玩游戏是罪恶”的观念,而应该帮助孩子提升自制力。游戏公司除了设置“一键禁玩”及“限额消费”等功能,还应该制定方案,使青少年远离不良内容。社会给予引导、家长言传身教、游戏公司开发优质内容、相关部门承担监管责任,才能形成完整、有效的闭环。

游戏有魅力,孩子易沉迷。家长、社会和游戏公司,应该如何看待、对待游戏?防止青少年沉迷网游,各方能采取哪些措施?我们采访了游戏公司、相关学者和专家,探讨游戏成瘾的解决路径。

问 指导孩子玩网游时如何不影响亲子关系?

问:青少年使用网络有哪些特征?为什么会出现沉迷网游的情况?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现在的青少年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玩网络游戏是他们的基本娱乐方式。

从5岁到14岁,青少年在接触网络的过程中存在“三级跳”的规律:5岁左右,还没上学,但可能已经接触了网络,网络游戏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10岁左右,青少年不仅会通过网络进行搜索,也会参与社交、表达自己;14岁左右,网络已是生活中密不可分的工具,有些青少年的“网络数字化能力”甚至已超过父母。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往往是因为亲子关系存在四类问题:一是“不了解”,即父母不了解孩子在网上干什么;二是“差关系”,即父母在线上和线下都没有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三是“缺引导”,即父母放任孩子玩网络游戏;四是“坏示范”,即父母自身也沉迷。

问:对于孩子玩网络游戏,家长采取的应对方式有哪些?正确做法又是什么?

张海波:现代家庭中有两个常见场景:一是“网络争夺战”,家长把持网络的控制权,绝对不让孩子接触网络游戏;二是“电子保姆”,直接把手机、网络扔给孩子。实际上,过度控制和过度放纵,都不是真正的教育,而且都容易加重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沉迷。

至诺科技游戏制作人李涛:我认识一位家长,狠狠教训过他玩游戏的儿子,导致孩子现在一听“游戏”俩字就紧张,可别人玩的时候,孩子却还是忍不住偷看。

我认为,家长不宜向孩子灌输“玩游戏是罪恶的”这种观念。过于刚性的管理,反而会使青少年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游戏减压。父母应当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游戏,建立孩子对高品质网络游戏的审美。帮孩子挑选高品质的游戏,首先可以关注游戏年龄分级标准,其次可以通过家长自己简单试玩,再就是参考媒体、网友的评测与推荐。知己知彼,才能把握主动权。

北京师范大学“游戏研究与游戏化实践”课程讲师刘梦霏:游戏,本质上是一种由规则引导的意义体系。“遵循规则去解决问题,即可得到一些奖励和反馈”——这个原则,同样可以用到现实中。在孩子接触游戏之前,家长可以进行协商、引导,并订立规矩,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表现主动性和自制力。

慕尼黑大学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史博士高璇:对待网络游戏,家长应该做到下面几点:第一,建立清晰的规则。家长必须知道孩子在玩什么,并明确在哪玩、何时玩、玩多久。第二,做孩子的榜样,家长自己不能去当沉迷者。第三,为孩子提供和现实生活连接的机会。心理学认为,现实感是衡量心理状态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国外有些家长自发组织各种运动协会,家长轮流负责上课。这种做法,不仅创造了父母陪伴孩子的机会,也为孩子提供了现实中的社交圈子。目前,国内也有很多家长加以借鉴,比如组织孩子们去爬山、郊游等。第四,家长要高质量地陪伴孩子。高质量,要求高度关注、有所回应,但不过多干涉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度,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问 网游出品方在供给端如何把管控做到位?

问:在游戏设计上,游戏公司应该承担哪些责任,避免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刘梦霏:在游戏开发初期,游戏公司应该针对性地关怀青少年玩家,从视觉、文化、体验等角度考虑青少年的需求。此外,应该制定面向青少年玩家的相关预案,比如怎样让青少年远离不良玩家、不良语言和思想等。

游戏内容上,也可以通过一些规则来进行引导。如果玩家有色情、欺凌方面的表现,游戏机制上应该加以严厉惩罚。当青少年玩家正当地进行社交、完成合作时,可以在游戏数值等方面给予奖励;反之,如果在游戏中出现恶劣行为,就可以把玩家“发配”到特定空间,限制其游戏自由。要重新回归正常空间,则需要学习社区规范、通过答题测验等。

要引导游戏玩家,就应该运用游戏本身的规则和机制,尽量尊重玩家的话语体系、主观能动,避免霸道的家长式作风。

问: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游戏公司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总监郑中:2017年初,腾讯推出成长守护平台,家长可通过该平台绑定孩子的游戏账号,进行查询、提醒、设置时段、一键禁玩及限额消费等操作。截至今年7月,约878万个账号绑定成长守护平台。

成长守护平台分两个模式:2017年推出超级家长模式,其本质是监督查看的管控工具;今年将推出Weteam模式,一方面促家长以身作则,另一方面促孩子履行约定,获得激励。希望能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相互信任、正向激励、寓教于乐的亲子关系。

为了防止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非理性消费,腾讯推出了未成年人游戏消费提醒功能。如果用户在近30天的累计消费达到300元,腾讯将提醒其支付账户所有人。

目前,腾讯公司已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国弗吉尼亚功能游戏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国内外学术科研机构合作,探索利用网络游戏丰富教育模式的路径,为青少年构建健康积极、安全可靠的网络游戏空间。

问 怎样在趋利避害的原则下更好驾驭网游?

问:不少家长都知道戒网瘾机构,有的还把孩子送了过去。这类机构靠谱吗?

刘梦霏:许多戒网瘾机构的专业资质是比较可疑的。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一版《国际疾病分类》中,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但这并不代表那些戒网瘾机构就“先天”具有合法性。就连对于“网瘾”的界定,这些戒网瘾机构的标准都未必相互一致、足够权威。

有案例表明:把孩子送进某些戒网瘾机构,会对亲子关系造成永久性伤害。孩子回家后,对家长的信任会大打折扣,亲子关系可能会变得非常冷漠甚至剑拔弩张。

问:对于网络游戏,到底该怎么看、怎么做,才能长效地防控沉迷?

张海波:对于网络,应当秉持“趋利避害”的理念:既不能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也不能对风险听之任之。家长应该通过主动引导,让网络“为我所用”,使其成为娱乐、学习、日常生活的好帮手,成为表达自我、参与社交的途径。

刘梦霏:中国已经有几亿游戏玩家。既然玩家规模已经达到如此量级,那么要解决相关问题时,就需要充分调研,了解实际状况后再有针对性地找方案。

对于网络游戏,家长、学校及社会不能只看到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学校给予引导、家长言传身教、游戏公司开发优质内容及防沉迷机制、相关部门承担制定规则及监管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完整、有效的闭环。

这是雨夜中唯一驶往火车站的公交车 4个多小时里发生了什么?
“成人版PISA”出炉!公共学习设施高满意率低利用率,说明什么
开学前,资深班主任写给学生一封信:人生没有退路,别在游戏里穿梭人生!
这是什么操作:借了3万5最后债滚债“还”了一套房
文汇书评 | 佩雷克是被游戏耽误的小说家?《人生拼图版》的魔法你看懂了吗
【诚信建设万里行】网络“洗稿”盛行 轻松炮制爆文
提到非洲你会想起什么?丨图图是道
理论达人第46集:为什么说“党是领导一切的”
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7日至23日举行
10部门,4亮点,3“最”…… 2018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全剧透
八部门: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
上网课、做作业、打游戏……暑假“小四眼”明显增多,如何守护青少年“心灵的窗户”?
孩子迷网游 都有啥理由(民生调查·网络游戏防沉迷①)
习近平同中非合作论坛前任共同主席国和新任共同主席国元首共见记者
身子沉下去 问题抓上来——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首次参加国务院大督查见闻
时政新闻眼 | 这张圆桌上谈了什么?影响26亿人
这些企业家为什么不约而同看好非洲?
时政新闻眼 | 这张圆桌上谈了什么?影响26亿人
中国为什么要和非洲合作?习近平这5句话给你答案
当江南文化遇上现代都市,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新一轮网络餐饮服务监测情况公布:这14家外卖店铺有问题!你吃过吗
教师节网络行动 | 今天,我想对您说!
当司法乘上网络“加速器”——有感于北京互联网法院的成立
你负责享受网络便利,互联网法院负责保驾护航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新疆站启动
中文版悬疑剧《游戏》在沪上演,周野芒、贾景晖同台飙戏
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 专家解析青少年网络需求三阶段
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需社会共治
为青少年打造干净绿色的网络游戏
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游戏——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乱象与预防措施调查
©2014-2024 dbsqp.com